- 年份
- 2024(8002)
- 2023(11849)
- 2022(9448)
- 2021(8840)
- 2020(6977)
- 2019(15686)
- 2018(15270)
- 2017(27877)
- 2016(15081)
- 2015(17667)
- 2014(17587)
- 2013(17365)
- 2012(16391)
- 2011(14806)
- 2010(14759)
- 2009(13900)
- 2008(13891)
- 2007(12092)
- 2006(11004)
- 2005(10498)
- 学科
- 济(86541)
- 经济(86470)
- 管理(45093)
- 业(39097)
- 企(30838)
- 企业(30838)
- 方法(28256)
- 财(28178)
- 中国(26554)
- 数学(25236)
- 数学方法(25121)
- 地方(21042)
- 农(19329)
- 学(17350)
- 业经(16536)
- 制(15534)
- 贸(13874)
- 贸易(13862)
- 易(13497)
- 财政(13216)
- 地方经济(13132)
- 务(12994)
- 财务(12976)
- 财务管理(12930)
- 农业(12490)
- 企业财务(12431)
- 融(12263)
- 金融(12261)
- 体(12242)
- 银(12215)
- 机构
- 大学(225303)
- 学院(221199)
- 济(110661)
- 经济(108967)
- 研究(87013)
- 管理(78058)
- 中国(68103)
- 理学(65974)
- 理学院(65179)
- 管理学(64310)
- 管理学院(63884)
- 财(56210)
- 京(47962)
- 科学(47555)
- 所(44022)
- 财经(41059)
- 研究所(39230)
- 中心(37577)
- 经(37523)
- 经济学(37423)
- 经济学院(33561)
- 农(32740)
- 江(32641)
- 北京(31176)
- 院(30663)
- 财经大学(30332)
- 范(29076)
- 师范(28825)
- 业大(26672)
- 科学院(25889)
- 基金
- 项目(138613)
- 科学(110072)
- 基金(103846)
- 研究(103325)
- 家(90057)
- 国家(89387)
- 科学基金(75968)
- 社会(71164)
- 社会科(67577)
- 社会科学(67563)
- 基金项目(52995)
- 省(49771)
- 教育(46394)
- 自然(44550)
- 自然科(43532)
- 自然科学(43522)
- 自然科学基金(42794)
- 资助(42550)
- 划(42273)
- 编号(38939)
- 成果(33540)
- 部(32582)
- 重点(31927)
- 国家社会(31829)
- 发(31460)
- 中国(29430)
- 教育部(28586)
- 创(27791)
- 课题(27754)
- 性(27641)
- 期刊
- 济(129466)
- 经济(129466)
- 研究(79633)
- 中国(49728)
- 财(47343)
- 学报(33343)
- 管理(31249)
- 科学(31010)
- 农(30741)
- 大学(26062)
- 学学(24334)
- 经济研究(23477)
- 融(23433)
- 金融(23433)
- 财经(22992)
- 教育(21488)
- 农业(21084)
- 经(20066)
- 技术(17588)
- 问题(17101)
- 业经(16210)
- 贸(16091)
- 世界(15095)
- 国际(14743)
- 技术经济(12175)
- 业(12068)
- 统计(10678)
- 经济问题(10385)
- 会计(10314)
- 版(9839)
共检索到364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威 吴能全
在1949年建国之后,国家决定实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以便在最高纲领与现实约束之间取得平衡。但是,短暂的执政实践迅速修正了国家先前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态度,并由此导致了50年代一场朝向全面公有化的产权变革。这次产权变革在方向上是朝向公有化的,在时序推进上是激进的,在变革倾向上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而所有这些,无不与1978年以来朝向民营化的渐进改革具有一种结构上的对称性。本文表明,50年代的激进公有化,是一个"财政能力—治理能力"处于"低水平均衡"中的传统国家在遭遇外部危机时的自然反应。
关键词:
财政交易 意识形态约束 公有化 产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春艳
一部具有开拓性的激进经济学专著——《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简评陈春艳纷繁复杂的西方经济学说和学派,根据它们对待资本主义制度的态度可以区分为自由派、保守派和激进派。前两种学派因为它们都是站在资本主义立场上,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尽管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可以“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光彬
笔者通过对我国财政改革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制和税制变化所形成的财局与政局之间的互动演化,是我国财政改革的最重要内因;财政困境的突破和矫正分利失衡是政府推进财政经济改革的直接动力;财政改革经历了从控税源到改税制的发展演进。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历史演进的逻辑对中国财政改革进行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财政逻辑和发展逻辑四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笔者认为保障中央政府的财政经济权威是改革不可动摇的政治逻辑,适应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是财政改革的经济逻辑,经济决定财政是财政改革的自身依存逻辑,财政经济矛盾的展开和克服的无限循环过程是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寿涛 李嘉玉
霍华德·谢尔曼是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一员主将,他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激进政治经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与制度主义、后凯恩斯主义等综合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在方法论、经济周期和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一直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倡导发展一门统一的政治经济学科学。这既包括一种非教条主义的跨学科分析方法——历史-关系分析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社会经济问题;也包括他本人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的具体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他重塑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硬果夹"理论以及对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坚守和研究。通过"硬果夹"理论,谢尔曼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资本主义内在的不稳定增长路径,构建了批判的资本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他通过对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进行研究,对民主的社会主义建设路径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怡
评《激进政治经济学派》刘小怡[刘小怡,华中师范大学法商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0]颜鹏飞教授所著《激进政治经济学派》一书,最近已由武汉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傅殷才教授主编的《当代民办十大经济学派丛书》中的一部,也是颜鹏飞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一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红杰
实践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实践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制度完善要求,着重研究制约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化解机制、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具体路径、更好实现公有产权的途径和机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以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功能耦合等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成为统一的整体。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贾点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国"土地财政"问题提供了深入研究的视角,运用地租理论可以解释当下我国"土地财政"的性质以及其历史作用。"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地租性"收入区别于"公共财政",兼具"广义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性质。"土地财政"的历史作用体现为通过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199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进一步证实,"土地财政"的变化对基础设施建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发展因素对"土地财政"也有明显正向提升作用,两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土地财政 马克思主义 地租理论 土地改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扬
作为奠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资本论》,具有与西欧历史环境和革命斗争相适应的革命逻辑和相应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研究《资本论》不仅要接受《资本论》文本具有的革命逻辑,还要根据变化了的历史环境和《资本论》的理论内涵,实现由革命向建设的认知逻辑转换、由斗争向发展的意识形态功能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以《资本论》的建设逻辑为指导,更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逻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 孟飞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理论文本,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生产为逻辑起点揭示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被学术界公认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针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不断完善的制度要求,应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和基本遵循,着眼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理论来研究如何优化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玉和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联盟成立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创刊,标志着激进政治经济学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派产生。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该学派主要以资本主义批判者的姿态彰显其独特的思想特征,激进学者较为客观地剖析了西方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并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21世纪以来,激进学者开始更加注重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多维视角,综合分析经济社会现实问题。此期间,激进学者们增多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注,虽然研究结论有待甄别和考量,但对开拓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关键词:
激进政治经济学派 思想 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洪曙 魏福成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决定了地区公共品供给水平和人们获得经济活动成果的比例,这会影响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绩效和产出。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了分别使得总产出、净产出、个体效用以及政府目标等最大化所要求的最优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水平,分析发现政府目标最大化所要求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水平,高于使得总产出和净产出所要求的最优财政能力水平。进一步地,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增强可以激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但对于人们的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则是先正向促进而后反向阻碍,因此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经济绩效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关键词:
政府财政能力 公共品 经济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朝华
1980年代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改革引发了大量关于改革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为经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推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宏观失衡和对这种失衡的迅速调整能力的缺乏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华盛顿共识不是改革的教条,各国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制定改革政策;改革要有一个较强的政治基础,避免政府干预中的寻租行为有利于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制定经济改革政策;改革不一定是危机的逻辑延伸,改革与否是各利益团体博弈的结果;在改革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改革政策推进的顺序安排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等。这些历史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
经济改革 历史经验 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家凤 易发云
异质性是是新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假定。我国各级政府之间在利益差别上均有异质性,使财政转移支付在政治利益驱动下的出现地区性偏差。这种偏差反映了政治决策机制与经济决策机制之间的不完全相容,仅靠传统的经济学分析也许会失之偏颇。因此,有必要利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偏离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财政 转移支付 公平 效率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菊子 宋小宁
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理论认为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旨在经济效率和财政均等化,这忽视了影响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因素。文章构建了中央政府以政治稳定为目标,通过向各省的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社会稳定的理论模型,利用1995—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发现,国家政治稳定因素在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效应显著,其中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因此,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缩小纵向和横向财政失衡上面,必须同时从经济效率和政治稳定的角度来探讨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中央政府 政治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健 李林
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工,研究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更加彰显"经济正义",同时户籍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国情。因此,在研究完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财政政策问题时,肯定不能照搬照套西方经济学,需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本文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进而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一是追求人类的经济正义;二是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三是重视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流动人口的新特征,得出在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实施的背景下,公共服务的目标应该更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流动人口 公共服务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