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8)
- 2023(15477)
- 2022(13343)
- 2021(12488)
- 2020(10203)
- 2019(23447)
- 2018(23271)
- 2017(44381)
- 2016(24252)
- 2015(27370)
- 2014(27537)
- 2013(27398)
- 2012(25431)
- 2011(22848)
- 2010(23269)
- 2009(21073)
- 2008(20830)
- 2007(18413)
- 2006(16378)
- 2005(14652)
- 学科
- 济(103136)
- 经济(103031)
- 管理(72305)
- 业(69809)
- 企(57491)
- 企业(57491)
- 方法(39770)
- 数学(33422)
- 财(33154)
- 数学方法(33061)
- 中国(31381)
- 地方(30036)
- 农(28835)
- 业经(24905)
- 学(21319)
- 制(20010)
- 农业(19382)
- 贸(18075)
- 贸易(18057)
- 易(17359)
- 务(17206)
- 财务(17135)
- 财务管理(17077)
- 技术(16657)
- 银(16533)
- 银行(16485)
- 和(16462)
- 理论(16383)
- 企业财务(16213)
- 环境(16132)
- 机构
- 学院(340954)
- 大学(340404)
- 济(136689)
- 管理(134375)
- 经济(133612)
- 研究(120038)
- 理学(114922)
- 理学院(113573)
- 管理学(111841)
- 管理学院(111201)
- 中国(89725)
- 京(74240)
- 科学(73862)
- 财(68169)
- 所(61032)
- 研究所(54953)
- 农(54563)
- 中心(53254)
- 江(52121)
- 财经(50635)
- 业大(49025)
- 北京(47798)
- 范(46804)
- 师范(46400)
- 经(45765)
- 院(44117)
- 州(42417)
- 农业(42153)
- 经济学(39712)
- 师范大学(37367)
- 基金
- 项目(227624)
- 科学(178213)
- 研究(169402)
- 基金(162225)
- 家(140799)
- 国家(139572)
- 科学基金(119382)
- 社会(105021)
- 社会科(99523)
- 社会科学(99499)
- 省(89843)
- 基金项目(86364)
- 自然(76620)
- 教育(76595)
- 划(75256)
- 自然科(74739)
- 自然科学(74723)
- 自然科学基金(73344)
- 编号(70036)
- 资助(66445)
- 成果(57542)
- 发(52722)
- 重点(51139)
- 部(49247)
- 课题(49061)
- 创(47400)
- 创新(44092)
- 项目编号(42898)
- 科研(42766)
- 国家社会(42318)
- 期刊
- 济(159827)
- 经济(159827)
- 研究(107266)
- 中国(72231)
- 财(54252)
- 管理(51522)
- 学报(51514)
- 农(50182)
- 科学(48651)
- 教育(41700)
- 大学(38963)
- 学学(36380)
- 农业(34808)
- 融(32047)
- 金融(32047)
- 技术(29892)
- 业经(27292)
- 经济研究(24965)
- 财经(24460)
- 经(20932)
- 问题(20645)
- 图书(19137)
- 业(18359)
- 科技(16872)
- 技术经济(16620)
- 理论(16390)
- 现代(16281)
- 商业(15765)
- 贸(15458)
- 资源(15079)
共检索到526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婧 龚珏 鲍世然 京容萱
财政资金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在疫情时代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非常关键,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大湾区典型战略新兴企业财政资金补贴和经济效益情况,为后疫情时代政府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春红 武岩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四大湾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打造的世界级城市群,其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2021年底总人口约为861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1.67万亿美元,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当前,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正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协同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霞 古钰
近年来,广东省与港澳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广东省制造业正面临高速换档期,亟须注入新动能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港澳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竞争力逐年下降、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研究粤港澳各地产业特色,明确其分工定位对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提升港澳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当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别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港澳地区无论是人均GDP还是服务业占比均高于珠三角9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牵引作用;珠三角9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仅依靠传统制造业已不能维持区域内经济高速增长。再以区位熵为指标对粤港澳三地各产业竞争力进行衡量比较以明确各地的分工角色,并对未来加强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分工 制造业 服务业 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霍祎黎 宋玉祥 刘亭杉
21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长为以广州、深港为两大发展极核,以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域副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面临产业关联不强、城市间深度融合不够、第三梯队城市定位不清晰和人口及外贸红利逐渐消退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明确第三梯队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联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激发新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霍祎黎 宋玉祥 刘亭杉
21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长为以广州、深港为两大发展极核,以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域副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面临产业关联不强、城市间深度融合不够、第三梯队城市定位不清晰和人口及外贸红利逐渐消退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明确第三梯队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联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激发新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司长强 黄奕
2010年国家着手重点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三地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有着密切的往来和相同的文化根基,粤港澳三地在经济、文化等层面的相互交融,有力的推动了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优势、发展策略以及文化产业的繁荣给大湾区带来的深层价值。
关键词:
粤港澳 文化产业 环境 策略 价值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广东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未来应加快沿海城市带发展,以港深为核、珠江为轴、沿海为带,形成"T"字型空间结构,发展包括五大城市圈等23座城市,构成"一核一轴一带五圈"的空间结构。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以开放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内经济辐射功能与对外国际化水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广东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未来应加快沿海城市带发展,以港深为核、珠江为轴、沿海为带,形成"T"字型空间结构,发展包括五大城市圈等23座城市,构成"一核一轴一带五圈"的空间结构。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以开放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内经济辐射功能与对外国际化水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富荣 殷倩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中国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其发展具有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港澳繁荣稳定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重要意义。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在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背景、战略意义、发展原则及发展侧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畅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独特的制度环境、有利的地理条件、较高的市场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在国家更高层次扩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大局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应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和金融枢纽两个支撑点的过程中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改革发展。本文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区域规划和金融环境,并分析了银行业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商业银行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金山 文丰安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化与国家战略互动的引领性平台,是未来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全球治理的空间载体和经济增长极群落。以智能制造全球生产权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粤港澳大湾区要率先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要湾区内部各地区产业链有效连接。全球化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全球化"融智"和全球化"融资",通过全球化"融智"实现全球化"融资",吸引全球的高端要素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要探索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等条件下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云贤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金融业发展成就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运行环境不断改善,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013~2016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以年均12.2%的增速发展。到2016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达6127.05亿元,是2012年的1.77倍。2016年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平均每
关键词:
粤港澳 NRA 离岸人民币 金融业增加值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劳铖强
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在本质出发,在空间、动力、引擎和方向四个层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认为重点需要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新格局;提升创新水平,形成新动力;促进协调发展,形成新核心;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新方向。
关键词:
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 珠三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裴光
推动大湾区金融改革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三地经济金融的多元性和互补性,发挥各自所长、突出优势互补,构建竞合有序、协调发展的金融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央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决策。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6670多万,区域生产总值达1.4万亿美元,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2019年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标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广东银行业 保险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
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已经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新潮流,能否实现"双转型",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愿景。大力推动"双转型",有效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动能、培育新主体、构建新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全球工业革命策源地、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全球数字经济生成地和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