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7)
2023(13196)
2022(11145)
2021(10554)
2020(8546)
2019(19865)
2018(19365)
2017(36418)
2016(19867)
2015(22589)
2014(22336)
2013(22226)
2012(21225)
2011(19412)
2010(19886)
2009(18413)
2008(18674)
2007(16354)
2006(14835)
2005(13817)
作者
(55527)
(45954)
(45945)
(43961)
(29740)
(21904)
(20830)
(17825)
(17696)
(16890)
(15870)
(15362)
(15057)
(14991)
(14946)
(14046)
(13697)
(13314)
(13289)
(13272)
(11895)
(11376)
(11116)
(10682)
(10407)
(10385)
(10370)
(10328)
(9309)
(9270)
学科
(84940)
经济(84848)
管理(57300)
(53687)
(41943)
企业(41943)
中国(32028)
(30822)
方法(28938)
(26008)
数学(24898)
数学方法(24614)
地方(23150)
业经(19158)
(19010)
(18659)
贸易(18641)
(18051)
农业(16781)
(16429)
银行(16414)
(15850)
(15292)
(15258)
金融(15257)
(14669)
财务(14631)
财务管理(14581)
(14143)
财政(14118)
机构
学院(277755)
大学(276684)
(123642)
经济(121140)
研究(105415)
管理(101564)
理学(84729)
理学院(83720)
中国(83650)
管理学(82580)
管理学院(82031)
(64393)
(60999)
科学(58903)
(53581)
研究所(47527)
中心(47075)
财经(46368)
(44353)
(43160)
(42078)
北京(40204)
(38834)
师范(38515)
经济学(38507)
(37518)
(34844)
业大(34466)
经济学院(34368)
财经大学(33755)
基金
项目(170519)
科学(134537)
研究(132290)
基金(122205)
(105329)
国家(104391)
科学基金(88584)
社会(84392)
社会科(80046)
社会科学(80030)
(65186)
基金项目(62249)
教育(61069)
(55340)
编号(54473)
自然(52705)
自然科(51483)
自然科学(51472)
资助(51079)
自然科学基金(50562)
成果(47166)
(42212)
课题(39405)
(39169)
重点(38997)
(35728)
国家社会(35439)
发展(34908)
(34693)
(34331)
期刊
(149253)
经济(149253)
研究(98264)
中国(69144)
(52547)
(41308)
管理(40591)
教育(39527)
学报(37287)
科学(36530)
(33414)
金融(33414)
大学(29439)
农业(28240)
学学(26833)
经济研究(25327)
技术(24582)
财经(23953)
业经(23540)
(20780)
问题(19059)
(17951)
国际(16114)
世界(16014)
(15810)
图书(14387)
技术经济(13303)
(13267)
论坛(13267)
会计(12833)
共检索到463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一)从2003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每年都要完成一本中国财政政策报告。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先后推出了论题为《中国: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财政政策新思路》、《走向"共赢"的中国多级财政》和《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勾画"路线图"》等4本中国财政政策报告。倘若说上述的这些报告多少具有一点特色,并且,这种特色值得我们坚守下去的话,那就是,它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和改革主题,始终围绕着每一年度的党和国家着力推进的"财政大事"而展开。我们以为,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蔡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主编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6/2007: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勾画"路线图"》,于2007年5月3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首发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全立副院长、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国家税务总局解学智副局长出席首发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报告的主题——中国公共财政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肯定了《报告》对推进中国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报告》提出的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给予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财贸所)近日推出了《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7/2008:财政与民生》(高培勇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这是一部研究财政与民生关系、探讨新时期民生改善问题的力作。该政策报告以财政与民生为主题,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树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完成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4/2005》(以下简称《报告》),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报告首发式暨财政政策取向座谈会于12月30日在京举行(有关此次会议的新闻稿可见《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要点整理如下。《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2004年的报告论题《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财政政策新思路》,萌生于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浪之中。我们以为,在当前的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固然要牵涉多种因素,动用多种力量,在十分广阔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加以谋划。不过,相对而言,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悦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由"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整体思想可以深入领会习近平完整的新战略思想,具体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如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战略、生态扶贫战略和民生导向战略等,既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思想来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也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基础——多学科视角探索具体经济活动乃至改革过程。基于此,2016年5月11日,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大连哲学研究基地和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蔡琛  
财政预算作为政府活动范围和方向的集中体现,它的方方面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政府的大政方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每年的财政预算报告则是解读政府财政工作的最好窗口之一。在2008年"两会"上,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提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康  
2007年上半年,我国财政运行态势令人满意,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财政支出有了可靠的支撑,本文在对2007年的财政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2008年财政政策的功能定律,并提出了有关财政政策的一些具体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楼继伟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祝贺中国财政学会2015年年会顺利召开,大会对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感谢大家选举我担任会长。近年来,中国财政学会不断开拓进取,在理论研究、学术交流、财政宣传、组织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财政科研事业进步和财政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财政部党组对前任会长谢旭人同志以及全国从事财政理论政策研究和各级财政学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财经形势面临严峻挑战,财税体制改革任务繁重。在此背景下,财政系统和中国财政学会必须深入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对于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基本价值,已在全球达成共识。作为一种中国式表达,"民生"也是与之并列的基本价值。尽管在国际语境中没有"民生"这个词,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事实上已经表达了关于民生价值的全球共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民生财政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财政理念的转折性变化:从以财富的生产为逻辑起点,转向以财富的支配使用为逻辑起点。这改变了自古典经济学以来形成的注重财富生产,而忽视财富使用的传统观念。民生财政的职能超越了经济领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民生财政"的提出,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及时的。然而,如何建设"民生财政",则是一个目前尚在探索的问题,它有着许多问题需要解答。本文拟就若干最基本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现行的"民生财政"定义并不准确"什么是民生财政"?这一问题迄今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永华  鲍曙光  
民生财政是当前财政的热点话题,但理论界对于民生财政的研究仍然很不系统。本文认为,民生财政是中国特色语境下的财政运行模式表达方式,民生财政体制的构建要与当前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相联系。民生财政体制改革要注重制度化,致力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深层次问题,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带动全面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韩瑜  
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支持是必然的。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已对民生领域进行了倾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支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培兆  
社会主义再初级也总归是社会主义。中国建立民生财政的时机和条件已成熟。民生财政是不断增长的经济进入百姓家、让国民直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最佳途径,也是扩大内需最便捷的高速公路。福利好了,后顾之忧消减,生活用度和质量也会提升。因此不必再以GDP的增长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第一指标,而应当转向民生问题解决得多少、解决得好坏来评价他们。民生财政,为民造福;官僚财政,为官造腐。从总体看,国家民生财政支出序列大致可为:一是国防,以强兵卫国安邦;二是科技,以利器胜天立地;三是教育,以育才兴国光华;四是医疗,以健民安居乐业;五是政府,以高薪廉洁奉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文  
2012年10月28日,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在京举办"姜维壮教授90寿辰暨财政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部科研所、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姜维壮教授指导的历届毕业生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走廊观看了姜维壮教授学术著作、论文成果等展览,来到庆典签到墒写下对姜维壮教授90寿辰的良好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