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3)
- 2023(7432)
- 2022(5834)
- 2021(5451)
- 2020(4690)
- 2019(10494)
- 2018(10462)
- 2017(19614)
- 2016(10790)
- 2015(11836)
- 2014(11848)
- 2013(11725)
- 2012(10407)
- 2011(8605)
- 2010(9095)
- 2009(8857)
- 2008(9443)
- 2007(8210)
- 2006(7423)
- 2005(7009)
- 学科
- 业(71334)
- 企(69097)
- 企业(69097)
- 管理(54339)
- 济(47988)
- 经济(47911)
- 财(34069)
- 业经(23976)
- 务(20547)
- 财务(20544)
- 财务管理(20501)
- 企业财务(19460)
- 方法(19239)
- 农(19011)
- 制(16391)
- 技术(14256)
- 策(14218)
- 农业(14032)
- 体(13834)
- 财政(13084)
- 体制(12829)
- 数学(12101)
- 数学方法(12056)
- 企业经济(11839)
- 中国(11748)
- 划(11150)
- 理论(11017)
- 经营(10788)
- 政(10652)
- 和(10409)
- 机构
- 学院(150979)
- 大学(143003)
- 济(68253)
- 经济(67216)
- 管理(64510)
- 理学(54570)
- 理学院(54188)
- 管理学(53831)
- 管理学院(53536)
- 财(43756)
- 研究(43614)
- 中国(38396)
- 财经(29754)
- 京(29143)
- 经(26867)
- 江(25186)
- 农(22766)
- 科学(22436)
- 所(21448)
- 财经大学(21321)
- 经济学(20037)
- 商学(19792)
- 商学院(19629)
- 中心(19555)
- 州(18797)
- 北京(18385)
- 研究所(18195)
- 经济学院(18105)
- 业大(17886)
- 经济管理(17706)
- 基金
- 项目(88147)
- 科学(71522)
- 研究(70253)
- 基金(64563)
- 家(53174)
- 国家(52561)
- 科学基金(48200)
- 社会(46398)
- 社会科(44020)
- 社会科学(44008)
- 省(36254)
- 基金项目(34131)
- 教育(31593)
- 自然(29047)
- 编号(28510)
- 自然科(28421)
- 自然科学(28415)
- 自然科学基金(27993)
- 划(27518)
- 业(27074)
- 资助(25325)
- 创(22641)
- 成果(22568)
- 制(20780)
- 创新(20057)
- 部(19848)
- 性(19617)
- 课题(19304)
- 重点(19149)
- 国家社会(19117)
共检索到245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达成
财政与企业改革李达成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拟从辽宁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就财政如何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积极参与企业改革、配合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提出一些看法。一、辽宁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国祥 狄运中
国有企业改革与财政政策的调整戴国祥狄运中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是我国微观经济运行的主体,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国有企业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一、在市场化改革中国有企业与财政关系的变化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改革中国有企业、政府、财政三者自身及其相互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是研究这一问题的背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国有国营。国有企业分别由部门(条条)和地方(块块)按计划以行政的方式组织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是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条条"、"块块"制订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晖 倪桂萍
财政约束硬化是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经济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对财政约束硬化在大部分转轨国家都没有做到。尽管产权学论者和外部环境论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都不说明政府为什么对硬化国有企业财政约束“知而不能为之”的原因。本文通过建立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者间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政府对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软”或“硬”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财政对国有企业的预算是“硬”还是“软”内生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方式选择,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因此,转轨国家应该考虑国有企业自身竞争能力情况,在改革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财政手段,保证转轨过程中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从而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竞争能力 软预算约束 经济转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骏廷
一、小企业改革要做到几个结合第一,小企业改革要与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职工民主选聘结合起来。第二,小企业改革要与保证职工充分就业结合起来。宁夏自治区小型企业占全部企业户数的80%以上,小企业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我们一方面要制定一些优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河南省财科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改革课题组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改革正向着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社会负担重、政企不分、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赖少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莲淑
国家财政与企业改革和企业发展金莲淑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企业改革是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工作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重塑企业内部机制和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就财政工作来讲,必须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积极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正华
正确处理企业与金融及财政的关系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崔正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由于现实和历史的原因,企业改革起步中所遇到的困难很多,问题和矛盾也很突出。这些困难和矛盾的化解,不仅取决于企业改革本身的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森 孙红霞
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在改革的起因、内容及最初结果等方面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国有企业改革最终进行得比较彻底,而财政分权改革却走了"回头路",这体现为中央财政集中度的提高。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对这一现象的成因给出理论解释并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国企改革 中央财政集中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晖 倪桂萍
财政约束硬化是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经济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财政约束硬化在大部分转轨国家都没有做到。尽管产权学论者和外部环境论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都不说明政府为什么对硬化国有企业财政约束“知而不能为之”的原因。文章通过建立了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者间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政府对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软”或“硬”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财政对国有企业的预算是“硬”还是“软”内生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方式选择,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因此,转轨国家应该考虑国有企业自身竞争能力情况,在改革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财政手段,保证转轨过程中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从而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竞争能力 软预算约束 经济转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弯海川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新疆各类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财政是宏观经济的调控部门,支持企业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是财政工作的重要职能。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保证企业、经济、财政的协调发展,是新时期财政工作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越 纪翔阁 宁博 陈怡萍
本文立足于中国分地区试点设立清算与破产审判庭的现实场景,从地方财政压力与企业税负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破产审判改革对于企业减税降负的潜在影响。结果发现,破产审判改革显著降低了地区内的企业税负。机制检验显示,破产审判改革主要通过为地方财政“节流”和“开源”两个途径减轻财政压力,减小地方政府的征税激励,进而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进一步地,从改革成效来看,当地方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来自中央机关单位或更熟知当地情况时,破产审判改革的减税效应更为明显。此外,当地方司法环境较差或僵尸企业较多时,破产审判改革的效果更好。本文不仅有助于市场各方更加全面地洞悉破产审判改革的经济价值,同时还为持续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减税降负政策落实,进而激发地区经济活力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济广
在财政科技支出方式中,税收优惠和给予企业的直接拨款对企业研发的激励效果和资助效果不佳,应减少其数量并予调整。多使用非拨款性直接资助方式特别是实施"弹性贷款"制度,可以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
科技 财政 投入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海燕
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中心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相对落后的环节。特别是1987—1988年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始终未能推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未能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有新的进展。而在对全盘私有化的批判中,由于理论界限不清,实际界定混淆,妨碍了所有制改革问题上的理论探索,为国有企业改革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