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6)
- 2023(5274)
- 2022(4354)
- 2021(3854)
- 2020(3171)
- 2019(6878)
- 2018(6623)
- 2017(12653)
- 2016(6804)
- 2015(7860)
- 2014(8009)
- 2013(8272)
- 2012(8097)
- 2011(7350)
- 2010(7881)
- 2009(7616)
- 2008(7593)
- 2007(6947)
- 2006(6473)
- 2005(6013)
- 学科
- 济(54568)
- 经济(54537)
- 管理(25824)
- 财(22038)
- 业(17759)
- 地方(16643)
- 企(15343)
- 企业(15343)
- 方法(14188)
- 财政(12585)
- 中国(12175)
- 数学(12131)
- 数学方法(12089)
- 地方经济(11727)
- 政(10202)
- 学(9684)
- 制(9283)
- 业经(8860)
- 务(8544)
- 财务(8535)
- 财务管理(8495)
- 企业财务(8130)
- 农(7932)
- 体(7742)
- 经济学(7136)
- 策(6772)
- 及其(6647)
- 融(6117)
- 金融(6116)
- 理论(6052)
- 机构
- 大学(111760)
- 学院(110560)
- 济(58138)
- 经济(57144)
- 研究(40540)
- 管理(37901)
- 财(35315)
- 理学(31160)
- 中国(30848)
- 理学院(30800)
- 管理学(30512)
- 管理学院(30276)
- 财经(23702)
- 京(22524)
- 经(21155)
- 科学(20926)
- 所(20679)
- 经济学(20262)
- 江(18011)
- 经济学院(17825)
- 研究所(17821)
- 财经大学(16878)
- 中心(16662)
- 范(14789)
- 师范(14746)
- 北京(14681)
- 州(13913)
- 院(13549)
- 社会(12835)
- 省(12576)
- 基金
- 项目(59203)
- 研究(46984)
- 科学(46136)
- 基金(42845)
- 家(35389)
- 国家(35076)
- 社会(32994)
- 社会科(31314)
- 社会科学(31303)
- 科学基金(29860)
- 省(22107)
- 基金项目(21513)
- 教育(20369)
- 编号(18462)
- 资助(17639)
- 划(17489)
- 成果(17367)
- 自然(14919)
- 自然科(14528)
- 自然科学(14525)
- 国家社会(14480)
- 自然科学基金(14239)
- 发(13791)
- 部(13476)
- 济(13414)
- 经济(13299)
- 重点(13271)
- 性(13098)
- 课题(13083)
- 社科(12438)
共检索到191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崇明
财政与“公共经济论”邱崇明如何认识财政的本质,如何正确评价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论,这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下财政理论所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公共经济论”是一种财政模式,而非财政本质的理论财政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财政理论的基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玉刚 俞忠英
本文研究权威主导型策略性市场化改革与财政公共化转型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通过一个基于我国改革实践的动态分析框架,笔者得出:政府供给范围的"越位"与"缺位"作为经济转轨中前期的一种策略性选择具有一定的"条件合理性"。而这一条件就是权威主导型改革承诺的动态可信性。"职责同构"的"权威+官僚体系"执政模式有利于保障可信性问题,但不利于最优公共政策的竞争性发现和弹性调整。强化权威推动型的二次改革,从政府派生型"无形之手"到市场自发型"无形之手",并完善横向的党内民主和竞争机制,理顺纵向的政府内分工机制,才能真正顺利实现经济市场化转轨与财政公共化转型的协同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继民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传统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都是公共财政对外全额投资或参与部分投资的结果,只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主导性和调控性的公共财政才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公有制 经济主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上进行了积极努力的探索,并已取得明显成绩。然而,目前我国仍面临国际社会、自身能源和环境污染等诸多压力,使得我国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我国公共财政支持、推进"低碳经济"应实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区域协调四大原则,同时还应从预算科目设置、财政投资、转移支付、政府采购、收费与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制度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公共财政 节能减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关键词:
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市场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继芳
在亚当·斯密创立财政学以来的几个世纪里,公共财政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引起了西方财政学研究思路的转变——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产生。然而,这种发展和转变也引起了"公共财政"和"公共经济"使用上的一些混乱。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应用还没有深入到财政领域、公共财政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智楠
通过教育投入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及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对不同教育经费来源的经济成长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总量及以第三产业占比为表征的经济成长质量发挥显著提升作用,但对以制造业升级为表征的经济成长质量呈现负面但不显著的效果。相较之下,民办教育投资仅对经济数量增长显著,而社会捐赠教育则对这三项经济成长指标均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这三种教育经费来源的经济成长效应还体现出东中西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教育财政滞后效应明显。另外,教育财政经费的增加显著促进了民办教育投资的增长,却也明显导致社会捐赠教育的相对弱化。基于此,未来应该继续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与占比,同时调整教育财政的投入方向,增加与中高端制造业与先进服务业的对接,落实鼓励民办教育的各项政策并合理引导教育的社会捐赠。
关键词:
教育财政 社会投资 产业结构 制造业升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健身 方淑芬
一、当前财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家财政收入制度几经改革仍不完善,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被触动。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不能不成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炜光
三、西方各国在克服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展了国家职能 公共财政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在工业革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而且社会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运行不稳等问题,尚未对市场经济制度构成否定性威胁。这就决定了此时的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德伟
一、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形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在配置,即市场配置(它的作用特征是自发的);另一种是外在配置,即政府配置。所以,要体现“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范畴这个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渭兵
我国将在近几年内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但如何理解 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界却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认为建立在社会劳动价值论 基础之上的财政理论,更符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科学内涵。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姚小林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财政,本质上属于民意财政、民主财政和民生财政,具有防范、控制和化解公共危机的应急功能。但是,我国不仅缺乏统一的公共财政立法,更缺乏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的专门立法。为此,要树立民生至上、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公共财政应急观念,加强公共财政基本法律框架建设;通过修改《预算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细化各级各类公共权力主体的财政应急权责,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财政应急立法体系。
关键词:
法治 公共财政 突发事件 应急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