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2)
- 2023(14811)
- 2022(12471)
- 2021(11936)
- 2020(9917)
- 2019(22748)
- 2018(22462)
- 2017(43540)
- 2016(23673)
- 2015(26628)
- 2014(26729)
- 2013(26121)
- 2012(24143)
- 2011(21504)
- 2010(21284)
- 2009(19741)
- 2008(19780)
- 2007(17542)
- 2006(14948)
- 2005(13210)
- 学科
- 济(95412)
- 经济(95324)
- 管理(72978)
- 业(68077)
- 企(56120)
- 企业(56120)
- 方法(46075)
- 数学(41396)
- 数学方法(40871)
- 财(36214)
- 农(28142)
- 中国(25005)
- 业经(20240)
- 地方(20175)
- 贸(19747)
- 贸易(19741)
- 务(19689)
- 财务(19635)
- 财务管理(19574)
- 制(19548)
- 易(19241)
- 企业财务(18579)
- 农业(17804)
- 学(16598)
- 银(15301)
- 银行(15276)
- 理论(14565)
- 行(14434)
- 财政(14323)
- 策(14219)
- 机构
- 学院(329921)
- 大学(326822)
- 济(138978)
- 经济(136165)
- 管理(130718)
- 理学(113089)
- 理学院(111960)
- 管理学(110045)
- 管理学院(109438)
- 研究(105165)
- 中国(82388)
- 财(71502)
- 京(66224)
- 科学(62405)
- 财经(53698)
- 所(51963)
- 农(51721)
- 中心(50560)
- 江(49746)
- 经(48649)
- 业大(47057)
- 研究所(46626)
- 经济学(42613)
- 北京(41077)
- 范(40780)
- 农业(40648)
- 师范(40385)
- 财经大学(39650)
- 州(38962)
- 经济学院(38654)
- 基金
- 项目(219754)
- 科学(173898)
- 研究(162362)
- 基金(160038)
- 家(137664)
- 国家(136522)
- 科学基金(118562)
- 社会(103189)
- 社会科(97939)
- 社会科学(97914)
- 省(86616)
- 基金项目(84248)
- 自然(76486)
- 教育(76113)
- 自然科(74738)
- 自然科学(74717)
- 自然科学基金(73382)
- 划(72353)
- 编号(67018)
- 资助(66274)
- 成果(54034)
- 部(49436)
- 重点(49173)
- 发(47234)
- 创(46297)
- 课题(45933)
- 创新(43224)
- 教育部(42905)
- 科研(42565)
- 国家社会(42243)
共检索到485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晓兰 孙长鹏
在"双循环"战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背景下,"央财之争""汇率操纵"争议不断,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突出。本文通过扩展价格财政论与三元悖论,结合危机冲击等大事件与全样本多变量高频时序数据,运用分段与整体、线性与非线性实证回归,从当期均值、跨期累积与条件分布解析基础货币、政府债务与外汇占款对价格的决定作用。研究发现,1949年以来,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关系经历不同频次区制转换,具有竞争与协作、总量作用与结构影响并存的时间异质性,财政政策中长期持续推升价格,汇率政策重点推升中高价格,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深化体制改革和是否施行现代货币理论将形成新的政策路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尹雷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据此,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采用Markov-Switch方法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体制估计识别并进行数值模拟,以系统考察不同政策搭配下的经济波动性,最后借以探讨保障经济行稳致远的最优政策组合。经验估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遵循以主动型财政政策和被动型货币政策组合为主的宏观调控范式。进一步的数值模拟发现,充分考虑物价稳定的主动型货币政策和充分考虑债务稳定的被动型财政政策组合更易消化外生冲击导致的经济波动,而主动型财政政策和被动型货币政策组合熨平经济周期的效果最差。为此,本文认为未来政府宏观调控应从以主动型财政政策和被动型货币政策为主的协调配合范式逐步转向以主动型货币政策和被动型财政政策为主的协调配合范式,以全面提升宏观调控效率,并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心葵 李明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是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本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不可或缺的工具。当前我国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系列弊病。为此提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六项战略构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俊英 郭治薇
建国以来,计划、财政和银行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三大综合经济部门,一直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近几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这方面更是作出了不少努力。但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却难如人意。本文将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造成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不利的原因和改进的办法
关键词: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职能,银行职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晔
随着市场架构的完善和宏观经济调控重心的位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怎样配合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在实证分析我国近年来“两大政策”配合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实现二者协调配合的机制。一、我国改革实践中“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随着我国财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晔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目前已进入相对过剩、适度增长的发展新阶段。随着市场架构的完善和宏观经济调控重心的位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怎样配合又成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在实证分析我国近年来“两大政策”配合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本文基于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协调配合基本原理的深刻剖析,把制约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因素划分为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两大类型,并着重分析了当前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和具体举措。作者认为,在运用这两项经济政策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调结构、货币政策控总量的基本特点,同时强调,在中央财政大数额投资计划带动地方政府出台数十亿刺激经济方案的情形下,不宜采用太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极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与产能过剩并存局面的再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盛明 杨良初 卢晓峻 张文红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现状分析与战略构想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探讨两大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平 周富祥 田江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米建国 宋光茂 张承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两大政策工具,加强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减轻周期波动,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拟在实证分析二者配合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
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于海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增减信贷规模、增减社会现金供应及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小惠
1998年以来,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增加投入、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重大决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志友 刘银凤 王家华
论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刘志友刘银凤王家华近几年来,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逐年扩大,由1981年的40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2486亿元,国债政策在调节社会资金供求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增强,如何正确协调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已成为重要的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沫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我国在宏观调控政策选择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制定实施并驾齐驱,应对频繁变动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两者的协调配合受到政府的重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金融和财政制度的约束、中央政策和地方执行的偏差,两大政策在配合导向上缺少前瞻性、在操作上存在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合作用效果。(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中央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青 刘美清
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刘青刘美清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否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国家只能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地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