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2)
2023(6572)
2022(5818)
2021(5579)
2020(4860)
2019(11475)
2018(11380)
2017(21727)
2016(12372)
2015(14447)
2014(15143)
2013(15132)
2012(14204)
2011(12700)
2010(13087)
2009(12154)
2008(12686)
2007(11714)
2006(9869)
2005(8862)
作者
(36673)
(30727)
(30487)
(29529)
(19402)
(14794)
(14285)
(12030)
(11305)
(11277)
(10281)
(10242)
(9939)
(9804)
(9742)
(9706)
(9496)
(9002)
(8830)
(8827)
(7732)
(7622)
(7467)
(7123)
(6980)
(6967)
(6907)
(6812)
(6316)
(6273)
学科
(49528)
经济(49477)
管理(38598)
(35260)
(28747)
企业(28747)
(27457)
方法(24887)
数学(21991)
数学方法(21797)
(14871)
中国(13919)
(13360)
财务(13339)
财务管理(13278)
财政(12789)
企业财务(12546)
(12161)
地方(11402)
(10768)
(10357)
业经(9541)
(9445)
贸易(9442)
农业(9318)
(9146)
理论(8852)
(8300)
银行(8277)
(8038)
机构
学院(179278)
大学(178193)
(70992)
经济(69267)
管理(65295)
研究(57723)
理学(55265)
理学院(54629)
管理学(53646)
管理学院(53305)
中国(45368)
(42817)
(37720)
科学(36498)
(31843)
(30925)
(29846)
财经(29742)
中心(27596)
研究所(27352)
业大(26716)
(26595)
农业(25098)
北京(23923)
(23246)
(23019)
师范(22782)
经济学(22180)
财经大学(21432)
(20691)
基金
项目(109017)
科学(82912)
研究(81190)
基金(75632)
(64958)
国家(64369)
科学基金(53930)
社会(48186)
社会科(45473)
社会科学(45456)
(44244)
基金项目(40239)
教育(38725)
(36363)
编号(35474)
自然(34284)
自然科(33409)
自然科学(33396)
自然科学基金(32778)
资助(31993)
成果(30013)
重点(24697)
课题(24528)
(24308)
(23218)
(22170)
(21737)
科研(21347)
大学(21187)
项目编号(21178)
期刊
(81690)
经济(81690)
研究(55120)
(40322)
中国(38249)
学报(28484)
(28060)
科学(23758)
管理(21259)
大学(21006)
教育(20950)
学学(19591)
农业(18250)
技术(16585)
(16018)
金融(16018)
财经(15225)
经济研究(13390)
业经(13366)
(12987)
财会(11389)
问题(11126)
会计(10436)
(10040)
(9606)
图书(9515)
技术经济(9424)
理论(9042)
(9027)
商业(8883)
共检索到276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金秀  何志浩  
在1994~2007年的14年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攀升。财政收入规模一再高幅跃升的决定因素主要是财政"超收"。持续十几年之久巨额财政"超收",带给我们的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财政"超收"现象的长期持续存在实际上是政府预算约束机制弱化这一长期命题存在的反映,是对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灵魂——法治性的违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预算的经验,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强化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加强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机制,改变政府预算约束弱化现状,强化预算约束机制,这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银梅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高额超收现象成为了一种常态。财政连年高额超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弊远大于利。财政超收现象属于官僚机构的预算行为范畴,根据官僚最大化理论修正模型,官僚会因追求自由裁量预算最大化而做出一些有利于自身的预算行为。本文利用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的修正模型对财政超收的主观因素进行剖析,并相应提出控制财政超收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海燕  王珊  
财政超收收入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广泛关注,财政超收有其客观的存在基础,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缩影。笔者针对该议题进行2003~2011年度相关数据的全面搜集,并对中央财政超收收入情况予以系统分析。本文的数据分析揭示:上述年度期间内,除2008年度、2009年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形势下滑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其他年度我国中央财政超收数额相当于预算安排数额的比重都达到10%以上。在数据描述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中央预算执行结果出现超收的原因,系统审视中央财政超收收入的制度安排及管理实践,并基于此给出改进该议题管理方面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研究所课题组  郝如玉  吴世雄  
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差距即财政超收收入数额逐渐增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财政超收收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有效使用超收收入,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对我国财政超收收入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研究了我国财政超收收入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了不可据此制定过高的财政收入计划增长率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应加强人大对财政超收收入的监督,以促进财政超收收入的合理有效使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其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尽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使之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如何全面调整企业与财政关系便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企业功能转换(一)计划经济运行模式下企业功能的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惠绒  鲍洋  梅东滨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财政科技经费绩效审计已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绩效审计的概念,概述了绩效审计国内外发展概况,继而剖析了当前财政科技经费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子英  王倩  
财政补贴是产业政策"工具箱"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研究大多认为中国财政补贴效率较低,但是补贴规模却在快速上升。本文尝试从企业缴税与财政补贴"列收列支"的角度揭开这一谜题,发现这种"虚增"的财政补贴同时导致规模扩大和效率低下。基于2008—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的微观企业数据,本文从多个维度构建税收超收指标后发现,税收超收与财政补贴之间存在明显的"列收列支"关系,政府对企业的税收超收显著提高了企业下一期获得的财政补贴;"列收列支"与地方政府激励正相关,即相对征税压力越大的地区,政府对企业税收超收再以财政补贴返还的效应越明显;"列收列支"还与地方政府动员能力相关,地方税务局管辖企业、国有企业和现金流充裕企业配合税收超收的积极性更高;"列收列支"导致财政补贴的绩效被低估,扣除超收税后财政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明显增强。本文结论对理解屡禁不止的"过头税"以及中国财政补贴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意味着现有关于补贴效率的文献研究存在严重的低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蕴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在我国财政收入能力稳步提高的同时,财政超预算收入由个别年度的偶然现象逐渐向常态化发展。现行预算管理体制下,超收资金的不规范使用可能对政府行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以及财政整体健全性产生消极影响。应从长短期结合角度推进政策完善和体制改革:短期,应着力通过规范财政收入管理,提高预算效率,减少超收。中长期,应重点推进构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分离制衡机制;建立与经济景气调节相适应、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中长期预算制度;统筹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树立长期国家预算观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辉  沈肇章  
以政治激励和新财政集权理论为基础,并运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财政超收。在晋升激励之下,地方政府会策略性地影响预算编制所依据的GDP计划增长率和官员政绩考核所依据的核心指标(即GDP实际增长率),因而GDP超计划增长为财政超收奠定了经济基础。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集权程度加强,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下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财政超收与中央攫取之手正相关。地方政府在发展高税行业带来税收超预算增长的情况下会调整年初预算而追求超支,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化程度与财政超收负相关。因此,在完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的同时,需要加强人大的监督职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跃卿  
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效率普遍不高,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支出因受到预算外支出的影响相对较高,财政分权的激励制度并没有显著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经济性公共品支出相对较高也是因为财政分权制度缺陷所形成的。因此,通过差别化的财政分权,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并且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结构,是提高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解决财政分权促进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在我国转型期的特定政治经济体制下,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方式。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早已超过财政收入,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土地财政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静波  郭祥玉  
新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农村生活根本改善的需要,有效规避农村寻租行为的需要。而我国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新农村财政体系建设应着力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加快农村财政监督体制建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本文基于巴罗提出的政府公共产品支出理论模型,分析和论证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指出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萌  
财政补贴通过对补贴对象、补贴数量、补贴范围、补贴环节等的设计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从而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普遍性的财政补贴和作用于市场失灵领域的财政补贴不会引起资源配置和国际贸易的扭曲,而针对特定企业、部门或行业的补贴容易引发不同企业间发展经济环境的不公平,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作用、对国际贸易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厘清财政补贴经济与法律之间存在的关系,目的是对财政补贴规制进行解释,在制订财政补贴的时候有效避免专向性,从而避免反补贴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