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2)
- 2023(9386)
- 2022(7846)
- 2021(7099)
- 2020(5533)
- 2019(12701)
- 2018(12360)
- 2017(22975)
- 2016(12478)
- 2015(14064)
- 2014(14312)
- 2013(14607)
- 2012(14160)
- 2011(12869)
- 2010(13462)
- 2009(12647)
- 2008(12685)
- 2007(11260)
- 2006(10473)
- 2005(9933)
- 学科
- 济(78763)
- 经济(78706)
- 管理(36790)
- 业(34564)
- 地方(27203)
- 企(26914)
- 企业(26914)
- 财(24294)
- 中国(22904)
- 方法(21094)
- 数学(18109)
- 数学方法(18021)
- 农(17714)
- 业经(16141)
- 地方经济(15954)
- 学(13794)
- 制(13219)
- 财政(12822)
- 农业(12202)
- 发(11558)
- 融(11521)
- 金融(11521)
- 银(11280)
- 银行(11270)
- 行(10893)
- 环境(10792)
- 政(10469)
- 务(10266)
- 财务(10250)
- 财务管理(10205)
- 机构
- 学院(187101)
- 大学(183341)
- 济(89143)
- 经济(87486)
- 研究(73704)
- 管理(65698)
- 中国(56968)
- 理学(54372)
- 理学院(53682)
- 管理学(52980)
- 管理学院(52631)
- 财(46347)
- 科学(42589)
- 京(40430)
- 所(38726)
- 江(36010)
- 研究所(34245)
- 财经(32231)
- 中心(31825)
- 农(29385)
- 经(28846)
- 经济学(28345)
- 院(26241)
- 北京(25769)
- 范(25526)
- 师范(25280)
- 省(25145)
- 经济学院(25084)
- 州(24779)
- 业大(23354)
- 基金
- 项目(111560)
- 科学(87382)
- 研究(84635)
- 基金(78324)
- 家(67131)
- 国家(66495)
- 科学基金(56428)
- 社会(55406)
- 社会科(52581)
- 社会科学(52570)
- 省(46100)
- 基金项目(40601)
- 教育(37061)
- 划(36501)
- 编号(33685)
- 自然(32993)
- 资助(32397)
- 自然科(32132)
- 自然科学(32125)
- 自然科学基金(31513)
- 发(31093)
- 成果(28225)
- 重点(26001)
- 发展(25778)
- 展(25364)
- 课题(25311)
- 部(24136)
- 国家社会(22807)
- 创(22580)
- 性(21779)
共检索到321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康
浙江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大半江山",且99%都是中小企业。2011年以来经济形势外患内忧,使得浙江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各级财政部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及时推出了一系列既解燃眉之急、更助推长远发展的"组合拳",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创业创新环境持续改善。减负解困2011年,通过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取消13个部门的3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出台3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3年免征政策和社会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义平
本文在描述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总结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般意义的基础上,认为西部开发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创建这种内生机制。论文还探讨了西部发展民营经济的初始条件和发展模式。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浙江经验 西部开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颜春友
浙江经济腾飞的奥秘在于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子 ,这就是———依靠市场取向与结构多元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取向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展 ,结构多元的层次和领域不断延伸 ,立足于在全国以至全球市场组织资源 ,从而构建起极富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区域增长模式。这一模式可简化为 :市场化 +投资主体多元化 +专业化特色产业区。依此路径和态势 ,未来浙江将成为世界轻型加工业尤其是日用工业的重要基地 ,成为东方的意大利。
关键词:
浙江 民营经济 发展模式 态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陆巍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占恒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实力提升、结构优化、活力增强、开放扩大、贡献提高以及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新特点。展望未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增强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浙江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转变,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发展,由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机遇挑战 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巍峰
<正>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和机制保障,多措并举打造民营和小微金融服务的浙江样板民营经济是浙江省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人民银行总行指导下,立足浙江民营经济大省实际,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契机,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和机制保障,多措并举打造民营和小微金融服务的浙江样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苏安
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宁夏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科学谋划,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找准经济"切入点",打好财政"组合拳",注入发展"新动力",综合运用各项财政政策措施,合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主动作为抓收支,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越是在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财政保障作用。面对经济下行对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浩浩长江,黄金水道。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既是广袤中华大地的生态绿肺,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水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的保护和开发,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018年习总书记考察长江时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坐拥长江最长岸线的中部省份财政部门,湖北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婧文 宋翊翔
本文选取1990年-2003年浙江省民营金融机构相关存贷款量和浙江省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根据金融发展理论,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多变量VAR模型中,对衡量民营金融中介发展的指标和浙江省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进行了Johansen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民营金融中介的发展壮大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一结论从实践上肯定了民营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而证实了加强发展民营金融中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民营金融 金融中介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钟炳良
浙江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总结浙江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并指出民营企业要进行二次创业,必须克服管理家族化、经营多元化、企业主素质不高等局限性,实行四个转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制度创新 转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汤美芳 倪沪平
文章从演化的视角对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尤其对企业分工、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及企业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依靠内源式发展、自我演进的发展模式,也就是一个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为基础,循序渐进、自我演进的发展过程。它既包含了亚当·斯密所论述的专业化分工的横向过程,也包含了哈耶克论述的包括社会、文化领域在内的纵向拓展过程。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寿春
在中西文化中 ,对于财富的理解有共同之处 ,也有很大的差别。浙江文化传统中的义利观是独特的。在浙江 ,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 ,在缴纳税收、安置就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所占份额不断增大。
关键词:
财富 浙江民营经济 思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詹新宇 苗真子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利用2003—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总体上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短期有效,但长期无效,甚至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指标回归发现,土地财政对共享、协调和开放这三个分指标具有正向边际效应,但对绿色和创新指标为负;从分地区看,土地财政在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皆显著为正,但这种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从不同土地出让方式上看,协议出让方式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负向效应,"招拍挂"出让方式下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则显著为正,并且两种出让方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在地区间、分指标间都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应逐步弱化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因地制宜实行区域间土地财政宏观调控,继续推进土地出让方式改革,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詹新宇 王素丽
经济新常态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利用2000-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生产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的总体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显著为正,消费性支出显著为负。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看,生产性支出、服务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边际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地区间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也有所不同。因此,为提升财政支出绩效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持生产性支出既有力度、压缩消费性支出规模的同时,加大对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服务性领域的财政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