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9)
2023(11075)
2022(9112)
2021(8407)
2020(6854)
2019(15496)
2018(14990)
2017(27886)
2016(15039)
2015(16100)
2014(15787)
2013(15501)
2012(14326)
2011(12717)
2010(12896)
2009(11979)
2008(11773)
2007(10075)
2006(9262)
2005(8290)
作者
(43453)
(36525)
(36193)
(34725)
(23168)
(17446)
(16294)
(14043)
(13752)
(12689)
(12610)
(11921)
(11765)
(11580)
(11524)
(11128)
(10717)
(10529)
(10478)
(10184)
(9213)
(8998)
(8735)
(8425)
(8368)
(8216)
(7827)
(7575)
(7271)
(7164)
学科
(78874)
经济(78794)
管理(45572)
(38787)
(31160)
企业(31160)
(28376)
方法(25688)
数学(23301)
数学方法(23166)
地方(20800)
中国(18833)
(17986)
(17826)
业经(15379)
(14521)
(13942)
财政(13556)
(13027)
财务(13020)
财务管理(12971)
地方经济(12909)
(12702)
银行(12671)
企业财务(12425)
(12289)
金融(12287)
(12103)
农业(11864)
体制(11095)
机构
大学(209498)
学院(209395)
(99663)
经济(97983)
研究(78787)
管理(76458)
理学(65883)
理学院(65091)
管理学(64150)
管理学院(63763)
中国(60756)
(51934)
科学(46927)
(43117)
(40641)
(40599)
财经(37503)
研究所(36509)
中心(34507)
(34156)
业大(32589)
经济学(32273)
(32022)
农业(31708)
经济学院(28901)
(27925)
财经大学(27551)
北京(26999)
(26027)
(25592)
基金
项目(139274)
科学(109629)
基金(103593)
研究(96632)
(92686)
国家(91917)
科学基金(78031)
社会(66091)
社会科(62870)
社会科学(62855)
基金项目(55503)
(53242)
自然(50212)
自然科(49049)
自然科学(49031)
自然科学基金(48154)
(44690)
教育(42819)
资助(40630)
编号(35609)
重点(31668)
(30793)
(30442)
国家社会(28919)
(28814)
成果(27916)
创新(27162)
科研(26781)
教育部(26401)
人文(25573)
期刊
(116196)
经济(116196)
研究(69913)
(43975)
中国(42954)
学报(36030)
(35895)
科学(31638)
管理(27933)
大学(27144)
学学(26312)
农业(23612)
(22450)
金融(22450)
经济研究(20956)
财经(20044)
(17352)
业经(16167)
技术(15221)
问题(15135)
教育(14521)
(12559)
技术经济(11316)
(10967)
世界(10550)
(10350)
统计(10179)
商业(9749)
国际(9353)
经济问题(9345)
共检索到327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强   韦锋   漆雁斌  
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但“经济-粮食”空间偏差(即关系不协调),不仅会延缓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步伐,而且会阻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利用2000—2020年我国1864个县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粮食”空间偏差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经济-粮食”空间偏差,即导致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程度加深。机制分析发现,“经济-粮食”空间偏差的加剧是因为财政分权程度和非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市场活力的下降。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地区,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中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粮食”空间偏差的影响最大;在不受粮食生产责任约束下,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政策效应以经济增长为主。因此,优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实施模式,扭转县级政府“离粮”发展倾向;建立粮食安全与晋升激励的衔接机制,修正县级官员“趋经济、离粮食”的导向;完善利益补偿机制,纾解产粮大县财政压力;构建改革县的财权监督机制,严控财政资源支出方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美喆  
将"省直管县"改革的制度冲击作为财政分权的指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配置的扭曲大于矫正作用,制约了要素在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从不同形式的分权效应来看,事权下放相对于财权下放更显著影响资源空间错配;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正向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体现为中西部地区和高错配地区的影响效应显著,而东部地区和低错配地区不显著;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作用力度持续增强。据此,从创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实施多元化的考核目标、强化自下而上的考核力量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改善资源空间错配的局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本文基于2000-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使用交错双重差分方法估计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能显著促进县域粮食生产。省直管县财政改革通过提升县级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引导粮农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化肥施用量等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和强化省级政府粮食注意力分配机制,促进县域粮食生产。异质性分析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粮食增产效应在非强县扩权试点县、经济欠发达县、财政弱县、粮食主产区县域以及产粮大县更为明显。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实施时间越长,其粮食增产效应越明显。本文拓展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成效的研究,为新阶段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方向。应适度增强省级财政统筹调控能力,逐步优化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实施范围与实施方式,合理划分省级和县级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提升县级政府粮食安全保障的财政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一花  李齐云  
县级财政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夯实国家治理基础的重要保障。县级财政分权的经济影响与分权指标和体制设定密切相关。文章对财政分权指标进行了深度评述并构建了七项分权指标,在此基础上实证估计了财政分权和"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支持了制度内分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因此,规范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行为和赋予县级政府制度内财力自主权,将"省直管县"纳入新一轮财税改革总体规划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鹏  刘燕妮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评价维度及22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将加权总因子转换为可持续发展绩效,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对我国31个省域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出四个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华东主要省份农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较好,华中、华南及华北地区发展绩效次之,东北、西南部分省份排名第三,西北部分省份发展绩效较差。四类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的差异产生于农业系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协同耦合的差异。本文从四个子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永杰  郭婧  
本文以我国1997-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处置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以及财政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但也显著抑制了县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分权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财政解困中的积极作用,以"撤乡并镇"为主要措施的政府精简机构改革则加剧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财政解困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捷  赵静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07年县级数据,实证分析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地区经济和财力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既促进了县级地区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这些地区的财力增长;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上述促进效应程度存在差异。因此,"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不宜采用同一模式,而应充分考虑地区特征与差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柯元  蔡芳宏  
江西省萍乡市作为一个地级市,下辖莲花、芦溪、上栗三县,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后,市财政直接与安源区、湘东区及开发区财政发生关系。考虑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直接影响到市级财政财力及财政支出投向,萍乡市政府针对城区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征求各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卫星  
安徽省从2004年开始,对57个县(市)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从无为县来看,改革5年多来,正负效应皆显。改革增加了县级可用财力,加快了资金周转,扩大了县级财政自主权,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瀚尧  王乔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出现了部分县(市)加速边缘化、地级市对县的财政调节能力依旧、"撤县设区"风潮普遍和市级对县级服务意识严重弱化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单线推进、省级职能部门管理幅度有限、改革迟滞太久所导致。当前,应从限制市级对县级财政调控权力、扩大省财政管理幅度、全面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和简政放权等方面入手,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加以深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连志  
一、自治区经济及财政发展概况(一)总体情况。广西经济、财政发展状况良好,为在全区推行自治区财政直管县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十一五"发展情况来看,据初步核算,广西2010年比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1.2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1.13番,财政收入翻1.37番,工业增加值翻1.58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翻1.74番,服务业增加值翻1.02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2.14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1.23番,进出口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骁  冯俏彬  
2003年以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铺开。据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推行了不同程度的财政"省直管县"。出于改革策略与路径方面的考虑,大部分省(特别是辖县众多、省情差异较大的省)并没有直接全面实施改革,而是以"扩权强县"的名义,通过选择一部分县进行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吕凯波  
全国范围内纷纷展开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被寄予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希望,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如何呢?本文用河南省2002年—2010年的县级面板数据探讨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公共教育供给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为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省直管县式财政分权改革扭曲了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使得地方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支出不足。不过,省直管县式分权改革仍可能通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中间变量间接作用于地方公共教育支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玮  刘建波  
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中国13个省份的地级市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间财政差异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显著缩小了县域间财政差异;在改革县比例较高和经济实力更强的地级市中,改革对县域财政差距缩小的效果更明显,但改革效应边际递减。机制分析证实了落后县域经济的赶超作用及政府间竞争与地级市政府协调等渠道的改革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上级政府适度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缩小地区间的财政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