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2)
- 2023(17131)
- 2022(14902)
- 2021(14123)
- 2020(11928)
- 2019(27572)
- 2018(27168)
- 2017(52164)
- 2016(28316)
- 2015(31624)
- 2014(31315)
- 2013(30418)
- 2012(27987)
- 2011(24442)
- 2010(24827)
- 2009(22767)
- 2008(21960)
- 2007(18720)
- 2006(16309)
- 2005(14249)
- 学科
- 济(107556)
- 经济(107413)
- 管理(84631)
- 业(76419)
- 企(65527)
- 企业(65527)
- 方法(52588)
- 数学(45819)
- 数学方法(45257)
- 财(40722)
- 中国(29460)
- 农(28368)
- 制(25295)
- 业经(24037)
- 学(23014)
- 地方(22753)
- 务(22115)
- 财务(22041)
- 财务管理(21956)
- 企业财务(20968)
- 农业(18448)
- 银(18136)
- 银行(18083)
- 体(18080)
- 理论(18010)
- 融(17615)
- 金融(17613)
- 贸(17513)
- 贸易(17499)
- 行(17145)
- 机构
- 大学(383760)
- 学院(380582)
- 管理(151257)
- 济(150253)
- 经济(147044)
- 理学(131509)
- 理学院(130140)
- 管理学(127807)
- 管理学院(127119)
- 研究(125401)
- 中国(95634)
- 京(81181)
- 财(79965)
- 科学(77398)
- 所(62222)
- 农(60841)
- 财经(60421)
- 中心(57916)
- 业大(56497)
- 江(56318)
- 研究所(55942)
- 经(55164)
- 北京(50698)
- 范(48828)
- 师范(48293)
- 农业(47405)
- 院(46356)
- 经济学(45980)
- 财经大学(45269)
- 州(44624)
- 基金
- 项目(264754)
- 科学(207949)
- 基金(193089)
- 研究(192861)
- 家(168628)
- 国家(167247)
- 科学基金(144093)
- 社会(121659)
- 社会科(115195)
- 社会科学(115159)
- 省(102671)
- 基金项目(102013)
- 自然(94426)
- 自然科(92222)
- 自然科学(92195)
- 自然科学基金(90541)
- 教育(89592)
- 划(86604)
- 资助(80069)
- 编号(77971)
- 成果(63618)
- 重点(59330)
- 部(59016)
- 创(55012)
- 发(54922)
- 课题(53647)
- 创新(51407)
- 科研(51130)
- 教育部(51090)
- 国家社会(50207)
- 期刊
- 济(160020)
- 经济(160020)
- 研究(115651)
- 中国(78394)
- 财(66634)
- 学报(61911)
- 科学(55102)
- 管理(54477)
- 农(53730)
- 大学(47786)
- 学学(45033)
- 教育(43247)
- 农业(36731)
- 融(34344)
- 金融(34344)
- 技术(32086)
- 财经(29907)
- 经济研究(26478)
- 经(25455)
- 业经(24976)
- 问题(20366)
- 版(18559)
- 业(18451)
- 理论(18254)
- 图书(18212)
- 财会(18045)
- 会计(17372)
- 科技(17369)
- 技术经济(17080)
- 实践(16576)
共检索到562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莹 黄轲
财政治理和审计治理皆为政府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为契机,研究了财政治理和审计治理两种政府治理方式对地方政府财政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提高了县级政府财政违规金额,但该影响会在5年内逐渐衰减直至消失。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在短期内引起的审计监管放松是县级政府财政违规金额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审计监管环境趋严和审计技术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约束其财政违规行为;缺乏证据支持财政激励是改革影响县级政府财政违规行为的渠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也会提高地级市政府财政违规金额,但其影响机制主要是不参与县级税收分成和丧失财政截留机会而产生的财政激励。因此,建议平衡政府间财政分权关系,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独立性,重视财政体制改革和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政策协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宁静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改革对县级政府支出结构的因果处置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职能扭曲效应,强化了县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支出行为偏差:改革导致县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增加了4.312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66.2%;导致教育支出比重和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061和0.588个百分点,较2002年减少了3.7%和12.7...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的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但不能期望仅此改革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省直管县改革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府转型构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持续动力。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重建分税制财政体制亦需摆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 财税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吕凯波
全国范围内纷纷展开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被寄予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希望,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如何呢?本文用河南省2002年—2010年的县级面板数据探讨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公共教育供给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为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省直管县式财政分权改革扭曲了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使得地方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支出不足。不过,省直管县式分权改革仍可能通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中间变量间接作用于地方公共教育支出。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分权 公共教育支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明昂 尹俊烨 罗宇
在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聚焦共同富裕的发展背景下,如何通过更好的财政机制有效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报酬提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县域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以“省直管县”改革为准实验,研究财政分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显著降低了县域内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引致的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扭曲了地方政府税收征管和财政支出行为,进而导致企业避税增加和融资约束加剧,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龙 方金金
从理论上讲,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既可以提高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比例,也可以通过省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县级政府财力,但财政上的"省直管县"改革能否真正强化县级政府的税收竞争尚需要进一步实证检验。本文使用中国省级与县级财政经济统计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税收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使得县域工业企业实际有效税率显著降低约0.45个百分点,而且从动态角度看,该项改革的效应具有持续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连志
一、自治区经济及财政发展概况(一)总体情况。广西经济、财政发展状况良好,为在全区推行自治区财政直管县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十一五"发展情况来看,据初步核算,广西2010年比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1.2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1.13番,财政收入翻1.37番,工业增加值翻1.58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翻1.74番,服务业增加值翻1.02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2.14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1.23番,进出口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一花 李齐云
县级财政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夯实国家治理基础的重要保障。县级财政分权的经济影响与分权指标和体制设定密切相关。文章对财政分权指标进行了深度评述并构建了七项分权指标,在此基础上实证估计了财政分权和"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支持了制度内分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因此,规范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行为和赋予县级政府制度内财力自主权,将"省直管县"纳入新一轮财税改革总体规划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玮 刘建波
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中国13个省份的地级市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间财政差异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显著缩小了县域间财政差异;在改革县比例较高和经济实力更强的地级市中,改革对县域财政差距缩小的效果更明显,但改革效应边际递减。机制分析证实了落后县域经济的赶超作用及政府间竞争与地级市政府协调等渠道的改革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上级政府适度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缩小地区间的财政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凯波 何秋仙
省对下财政管理制度安排是决定省以下财政分权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和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三个角度考察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进程与省对下财政分权的关系。结果表明省直管县改革能够促进省对下财政收入分权度和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高且对收入分权度的影响要大于对支出分权度的影响,改革与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的关系则受中央与省级财政关系的影响,在财政利益净流出地区省直管县改革降低市县政府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而在财政利益净流入地区改革使得市县政府更加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因此,实施全面管理型的省直管县改革有助于纠正非对称财政分权给市县基层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建福 宗晓华 叶萌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增强县级政府财政自主权,提高县级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基于湖南省2006~2013年的县级面板数据,采用DID和DID-PSM方法评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县级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降低了县级财政的教育支出比例,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在有效控制选择偏差后,改革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果。通过对制度和政策的分析发现,这与湖南省特殊的激励机制设计等有密切的关系。未来深化改革时,需进一步加强对县级财政的监管力度,在保证转移支付分配机制公平的同时,依据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挂钩奖励,在省内民族地区保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朱云飞
2009年6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从河北情况看,2005年实施"扩权强县"改革,省政府对22个扩权县(市)实行财政直管。2009年又对43个产粮大县实行与扩权县相同的省财政直接管理模式。目前,直管县数量增加到92个,占全省县(市)的68%,直管范围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与中央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总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柯元 蔡芳宏
江西省萍乡市作为一个地级市,下辖莲花、芦溪、上栗三县,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后,市财政直接与安源区、湘东区及开发区财政发生关系。考虑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直接影响到市级财政财力及财政支出投向,萍乡市政府针对城区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征求各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卫星
安徽省从2004年开始,对57个县(市)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从无为县来看,改革5年多来,正负效应皆显。改革增加了县级可用财力,加快了资金周转,扩大了县级财政自主权,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瀚尧 王乔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出现了部分县(市)加速边缘化、地级市对县的财政调节能力依旧、"撤县设区"风潮普遍和市级对县级服务意识严重弱化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单线推进、省级职能部门管理幅度有限、改革迟滞太久所导致。当前,应从限制市级对县级财政调控权力、扩大省财政管理幅度、全面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和简政放权等方面入手,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加以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