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6)
2023(8119)
2022(6710)
2021(6084)
2020(4950)
2019(10855)
2018(10316)
2017(19339)
2016(10657)
2015(11900)
2014(11669)
2013(11402)
2012(10436)
2011(9057)
2010(9408)
2009(9016)
2008(9343)
2007(8349)
2006(7412)
2005(6974)
作者
(28361)
(23866)
(23496)
(22738)
(15145)
(11316)
(10696)
(8933)
(8816)
(8554)
(8042)
(7992)
(7811)
(7716)
(7635)
(7157)
(7026)
(6836)
(6741)
(6725)
(5962)
(5755)
(5662)
(5475)
(5428)
(5374)
(5293)
(5284)
(4662)
(4639)
学科
管理(42699)
(37013)
(36940)
经济(36852)
(33134)
企业(33134)
(28145)
(16187)
(13823)
财务(13804)
财务管理(13759)
财政(13406)
企业财务(13144)
方法(13016)
中国(12948)
(11906)
(11608)
(10764)
数学(10683)
数学方法(10567)
业经(10311)
体制(10047)
(8489)
银行(8482)
(7932)
(7681)
制度(7677)
(7601)
金融(7599)
(7595)
机构
大学(148991)
学院(147270)
(62484)
经济(61189)
管理(55868)
研究(50042)
理学(47270)
理学院(46811)
管理学(46282)
管理学院(45996)
(42787)
中国(38999)
(30757)
财经(29177)
(26325)
科学(26282)
(24098)
(23428)
中心(22706)
财经大学(21422)
研究所(20827)
经济学(20213)
北京(19429)
(19323)
(18159)
经济学院(18114)
(17838)
师范(17704)
(17526)
业大(17431)
基金
项目(93659)
科学(74696)
研究(73107)
基金(69234)
(59801)
国家(58861)
科学基金(50677)
社会(48880)
社会科(46217)
社会科学(46201)
基金项目(35518)
(35355)
教育(33637)
自然(29657)
(29352)
编号(29017)
自然科(28917)
自然科学(28908)
自然科学基金(28396)
资助(27210)
成果(25923)
(25335)
(22025)
重点(21310)
国家社会(21120)
课题(20636)
(20540)
(19973)
教育部(19672)
(19081)
期刊
(75050)
经济(75050)
研究(50866)
(40322)
中国(35528)
管理(22994)
学报(20753)
科学(19076)
(18986)
大学(17336)
教育(17008)
学学(16280)
财经(15895)
(15655)
金融(15655)
(13564)
农业(12169)
经济研究(11839)
技术(11374)
会计(10481)
业经(10435)
财会(10211)
问题(9463)
(8517)
财政(8517)
(8118)
(7604)
(7554)
世界(7045)
通讯(6871)
共检索到239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龙小燕  
1.经济领域的财政治理机制。在经济领域中,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把握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优化经济结构等重要关系,都离不开财政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如把握好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服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造经济"升级版",尤其是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阶段,更是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就必须在财政分配中掌握好"稳增长、优结构、促改革、护生态、防风险、惠民生"的"统筹全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全套政策要领。资源配置中要发挥市场总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燚  
十八届三中全会"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论述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对财政过度政策化、工具化的理解思维,也是对之前将"财政学"等价于公共经济学的一次矫正。对这一论述的解读,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解答,因此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笔者以为需要回到对"国家"这一概念的梳理与界定上。与中文"国家"一词相对应的英文词汇有Country、nation和State。其中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福昌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是对财政目标定位的一个重大调整,也是对财政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财政何以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是由财政业务的属性和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首先,财政业务侧重价值形态管理和结构性、针对性调节特征,决定了财政既可以覆盖全部同时又便于统筹协调,具有国家治理中其他宏观调控部门或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进而能够有效担当国家治理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丛树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持续、高质量发展,在以下十个方面改革中取得重大进展:完成预算法修订,为财政法治奠定坚实基础;重构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调整税制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实施“营改增”,推动“供给侧”改革;调整个人所得税制,推进公平分配;明确央地支出责任,规范转移支付;实行债务余额管理,探索地方政府发债机制;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构建高效统一的征管体系;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建立“三全”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派驻监管局,改进和强化财政监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傅志华  李成威  陈龙  申学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公共风险六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并论证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论述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财政“人民性”和“国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理财”和“管理国家风险”的本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信华  袁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为解决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的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统一管理政府的国内外债务,统筹安排国债的举借、使用和归还。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在全会上的讲话也都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努力开源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路  郭庆旺  
本文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角度,梳理新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并将其概括为"计划经济财政学"、"市场经济财政学"和"国家治理财政学",从而经历了从强调"国家",到忽视"国家",到再度强调"国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本文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背景下,国家与财政的关系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应当从国家自主性角度重新认识国家在财政学理论中的地位,以及从满足国家治理需要的角度探讨我国的财政职能定位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路  郭庆旺  
本文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角度,梳理新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并将其概括为"计划经济财政学"、"市场经济财政学"和"国家治理财政学",从而经历了从强调"国家",到忽视"国家",到再度强调"国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本文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背景下,国家与财政的关系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应当从国家自主性角度重新认识国家在财政学理论中的地位,以及从满足国家治理需要的角度探讨我国的财政职能定位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祖佩  
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村庄运行机制嵌入乡、村关系和村级治理的具体情境中。文章以"乡镇政府行动类型——村庄利益密集度——村庄社会团结度"为分析框架,在呈现不同类型村庄中目标管理责任制机制的差异化基础上,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政府权力的非正式运作以及村级任务推进方式等方面,归纳出目标管理责任制在村庄运行的一般逻辑。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村庄运行过程实质是国家权力传导至村庄社会并在与村庄社会互动中彰显自身的过程。而对目标管理责任制村庄运行机制的类型化呈现和总结,为审视现代国家权力的实现基础提供了依据。藉此,文章最后在国家权力的村庄实现基础方面作了延展式讨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珺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经院")主办的"国家治理与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研讨会于2014年10月25-26日在北京举行。京内外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16人做了主题发言。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共上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中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明确提出"国家治理"。在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就更加需要成熟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他指出,这些年,我们坚持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新时代财政工作的一条主线,接续推进落实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预算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政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他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主要推进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和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三个领域的改革。他提到,改革贵在务实,重在落实;落实是否到位,决定了改革的成效。财政部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明慧  曾艳芳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是我国一些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力相对较低;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增长缺乏后劲。根本原因之一是农产品成本相对较高。通过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这也是世贸组织的规则所允许的。近几年来,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广深  王金秀  
本文阐述了我国经济已经具备以工哺农的经济特征,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结构特点,然后提出优化财政支出政策,推进以工哺农目标实现的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