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9)
- 2023(12947)
- 2022(11109)
- 2021(10463)
- 2020(8754)
- 2019(19961)
- 2018(19629)
- 2017(37640)
- 2016(20814)
- 2015(23135)
- 2014(22906)
- 2013(22760)
- 2012(20692)
- 2011(18246)
- 2010(17967)
- 2009(16248)
- 2008(15846)
- 2007(13349)
- 2006(11354)
- 2005(9507)
- 学科
- 济(76082)
- 经济(75991)
- 管理(62647)
- 业(58223)
- 企(48532)
- 企业(48532)
- 方法(37637)
- 数学(32932)
- 数学方法(32602)
- 财(32032)
- 农(21522)
- 中国(20583)
- 学(18291)
- 业经(17225)
- 务(16759)
- 财务(16701)
- 财务管理(16652)
- 地方(16311)
- 企业财务(15817)
- 制(14751)
- 贸(14473)
- 贸易(14469)
- 农业(14343)
- 易(14052)
- 财政(13269)
- 技术(12718)
- 理论(12626)
- 环境(12562)
- 和(12273)
- 银(11059)
- 机构
- 大学(287645)
- 学院(285750)
- 管理(115025)
- 济(108667)
- 经济(106381)
- 理学(101302)
- 理学院(100189)
- 管理学(98401)
- 管理学院(97925)
- 研究(94531)
- 中国(68101)
- 科学(63248)
- 京(60561)
- 财(55520)
- 农(53010)
- 业大(48898)
- 所(48403)
- 研究所(44545)
- 中心(42270)
- 农业(42100)
- 财经(41783)
- 江(39806)
- 经(38074)
- 北京(37728)
- 范(36034)
- 师范(35576)
- 院(34393)
- 州(32042)
- 经济学(31890)
- 财经大学(31121)
- 基金
- 项目(206956)
- 科学(160736)
- 基金(149959)
- 研究(144939)
- 家(133315)
- 国家(132220)
- 科学基金(112453)
- 社会(90351)
- 社会科(85613)
- 社会科学(85588)
- 省(81192)
- 基金项目(81123)
- 自然(76070)
- 自然科(74268)
- 自然科学(74244)
- 自然科学基金(72893)
- 划(68852)
- 教育(65564)
- 资助(61001)
- 编号(58081)
- 重点(46223)
- 成果(45622)
- 部(44504)
- 创(43234)
- 发(43054)
- 科研(40548)
- 创新(40311)
- 计划(39582)
- 课题(39320)
- 大学(37835)
- 期刊
- 济(111698)
- 经济(111698)
- 研究(80556)
- 学报(54012)
- 中国(50388)
- 农(46865)
- 科学(45873)
- 财(45109)
- 大学(39544)
- 管理(38883)
- 学学(37715)
- 农业(32561)
- 教育(27075)
- 技术(21780)
- 融(19829)
- 金融(19829)
- 财经(19677)
- 业经(18895)
- 经济研究(18692)
- 经(16585)
- 业(16395)
- 科技(15535)
- 版(15086)
- 问题(14752)
- 业大(14623)
- 图书(14048)
- 理论(13679)
- 技术经济(13093)
- 实践(12706)
- 践(12706)
共检索到399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身份经济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中间位置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再讨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早有研究显示中国客观上达到中间群体标准的人中普遍存在主观上身份不认同的现象,并且这种不认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之前的研究并未拓展到就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之上,挖掘并融合现有理论视角,并依托2 060份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显示,中间群体主观身份认同下移情况明显,财富积累状况对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一影响要大于收入对其的影响。除直接影响外,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还会通过压力感知间接实现,即压力感知存在中介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财富积累正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划分各个社会群体的重要指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苗一梅
充分掌握人脉信息美国大亨洛克菲勒在其全盛时期曾感慨地说:"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样可以买得到的话,我会为这种能力多付一些钱。"完整的人际关系包含三个阶段,发掘人脉、经营交情、出现贵人。事实上,在人脉的建立上,如果只是倾向于等待人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王武德同志的著作《创建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探索与实践》最近出版,这是一本在总结河北省石家庄市近年来村级财富积累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后形成的专著,也是作者20年来探索村级财富积累实践的结晶,是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治理的优秀成果。自古以来,村级就是中国社会的最基层治理单位,绝大部分乡村治理职能实际上是由村级组织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明伟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虚拟资本带来的价值化积累迅速扩大,并超过使用价值形式的积累。该文主要通过阐述虚拟资本积累财富的社会属性解释其实现机制,并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来进一步解释虚拟资本积累所带来的财富结构效应。表明在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虚拟经济规模与实体经济规模之间保持协调的重要性。
关键词:
虚拟资本 财富效应 价值化积累
[期刊] 求索
[作者]
潘文轩
根据居民财富积累公式,利用WID数据从财富来源贡献度、财富源头结构两个层面对中国与参照国的居民财富积累来源结构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从财富来源贡献度看,各国形成了储蓄为主型、财产增值为主型、相对平衡型三种积累结构,中国属于相对平衡型。从财富源头结构看,劳动收入是各国居民积累财富的主要源头;相比参照国,中国居民财富源头结构表现出财产增值占比较高、资本收入占比较低等特点。引申分析表明,储蓄率对财富积累的速度与结构有重要影响,资本作用于财富积累的形式关系到财富积累质量,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的资产贬值是财富积累不稳定的主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苗长虹
本文阐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区实现财富积累的八大战略:创新环境培育战略、创新主体结网战略、全球通道构建战略、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家精神中心形成战略、区域品牌化与营销战略、区域资源升级战略、产业集群化与模块化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丰付
文章利用211份浙商调查和访谈问卷,从公平、信任、社会责任和财富观等方面检验了企业家文化价值取向与企业家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文章发现,较多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获得周围人信任度高、对合作伙伴信任的企业家以及具有公平感和利他主义精神的企业家,其企业更容易发展壮大,宗教信仰和财富观对浙商财富积累未发现影响。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浙商 公平 信任 财富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巩勋洲 尹振涛
文章从消费者行为出发,以生命周期假说为分析前提,研究消费者在老龄化的过程中如何积累财富,并对这些消费者行为加总进一步研究社会财富的积累,分析财富增加和劳动力数量下降这一特征事实下的经济增长路径。在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判断人口老龄化是否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不能仅从劳动力供给数量上分析,应综合考虑资本、劳动力等因素的变化。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人口老龄化未必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诚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完善分配制度方面提出了新的表述,指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其中“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关键在于“规范”和“积累”,旨在通过加强制度规范促使居民和企业的财富实现合理积累。传统意义上的财富主要包括房地产、土地和资本,其中资本具有资金、股权以及养老金等多种形态。在新时代,
关键词:
数据资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雨 彭嫦燕 尹志超
本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知识通过优化家庭资产组合显著促进了家庭财富积累,这表现为具有较高金融知识水平的家庭会将资产更多地配置到金融资产上,尤其是风险金融资产上;同时会降低其在非金融资产上的配置,但会提高生产经营性资产的配置。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低资产家庭财富积累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农村地区、高年龄组和低教育水平家庭财富积累的边际影响更大。此外,基于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4和2015年最新季度数据的分析发现,金融知识会显著促进家庭财富增长,这进一步证实了金融知识对财富积累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金融知识 财富积累 资产结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振宇 贺建林
从重商主义财富论、国富论到劳动价值论、市场价值论、能量价值论,它们理论中关于衡量世界财富的标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笔者认为太阳能值财富理论在真正意义上找到了衡量世界财富的尺度。由于美国能值货币比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美国在与大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每年获得的超额利润达3904亿美元。美国是通过资源出口国的贡献来支撑其生产率的增长与其高消费格局的。2006年全年我国大陆能值财富流失超过5.35×1024sej,能值-货币价值为8425.2亿美元。为了减少我国外贸能值财富的流失和外汇储备的缩水,笔者提出了四点对策。
关键词:
国民财富 财富战略 太阳能值 外贸得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山秀
“家庭理财”就是家庭资产的合理配置(通俗的表达方式就是“精打细算”),对家庭经济(主要指家庭收入和支出)进行计划和管理,增强家庭经济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小到日常开销、增添家电设备、外出旅游;大到债券或股票投资、买车、购屋、储备子女的教育经费,直至安排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等等都属于“家庭理财”的范围,良好的“家庭理财”能显著地提升家庭资产的质量并让家庭资产持续增值。那么,如何进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骏民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发达国家,以股票、债券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为代表的虚拟资产规模不断膨胀,交易量不断扩大,各种虚拟资产的交易已经成为当今经济
关键词:
财富与风险 虚拟经济 价值化积累 书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