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55)
2023(18314)
2022(15471)
2021(14586)
2020(12134)
2019(28072)
2018(27483)
2017(53541)
2016(28336)
2015(32128)
2014(31837)
2013(31433)
2012(28883)
2011(25500)
2010(25866)
2009(23949)
2008(22842)
2007(20018)
2006(17638)
2005(15212)
作者
(78998)
(66214)
(65228)
(62382)
(41778)
(31630)
(29766)
(25837)
(25030)
(23331)
(22421)
(22140)
(20669)
(20357)
(20284)
(20205)
(19421)
(19367)
(18949)
(18740)
(16170)
(16114)
(16027)
(15182)
(14924)
(14762)
(14462)
(14408)
(13272)
(12999)
学科
(115115)
经济(114982)
(90384)
管理(84618)
(68476)
企业(68476)
方法(53516)
(50006)
数学(47465)
数学方法(46897)
(41235)
中国(34929)
农业(33290)
(29240)
金融(29238)
(28587)
业经(28572)
银行(28552)
(27299)
(26961)
地方(25375)
(23894)
财务(23819)
财务管理(23753)
企业财务(22720)
(21409)
(19924)
贸易(19907)
(19381)
理论(18443)
机构
学院(395380)
大学(393985)
(163013)
管理(160220)
经济(159672)
理学(139422)
理学院(138049)
管理学(135702)
管理学院(135001)
研究(126654)
中国(103295)
(81764)
(81384)
科学(76111)
(73611)
财经(62786)
(61811)
中心(61547)
业大(60739)
(57468)
(57383)
农业(56322)
研究所(55826)
北京(50755)
经济学(49509)
(49163)
师范(48731)
财经大学(46762)
(46406)
(45443)
基金
项目(272129)
科学(214994)
研究(201530)
基金(199081)
(172217)
国家(170537)
科学基金(147931)
社会(128665)
社会科(121849)
社会科学(121811)
(105763)
基金项目(105604)
自然(95040)
自然科(92794)
自然科学(92772)
教育(91675)
自然科学基金(91110)
(87780)
编号(82750)
资助(82000)
成果(66353)
(60784)
重点(60094)
(57648)
(56574)
课题(55444)
国家社会(53301)
创新(52728)
教育部(52625)
科研(52033)
期刊
(175135)
经济(175135)
研究(116236)
中国(74855)
(72483)
(66048)
学报(59958)
科学(55393)
管理(54657)
(49729)
金融(49729)
农业(48788)
大学(47381)
学学(45038)
教育(37820)
技术(33340)
业经(32520)
财经(30660)
经济研究(26853)
(26052)
问题(23784)
(23186)
(19935)
理论(19457)
技术经济(18661)
科技(17954)
图书(17862)
实践(17742)
(17742)
统计(17674)
共检索到582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阳  祝娜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的农户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财富分层与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内在联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财富阶层的农户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存在显著差异。与穷人相比,富人更有可能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数量也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贫富差距可以通过投资风险态度和金融信息关注度的渠道影响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研究结论在使用不同标准定义贫富差距后仍然稳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忠意  赵鹏  周雅玲  
笔者运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户主观幸福感的决定因素及幸福效应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统计特征和收入是影响农户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此外,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一方面对家庭储蓄参与概率影响为负,对商业保险参与概率的影响为正,但与股票的关系不显著;另一方面对于储蓄持有比重的影响为负,对商业保险持有比重的影响不显著,而与股票的持有比重也显著为负。进一步机制作用检验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能够与风险偏好和创业行为产生交互作用,以此影响农户家庭金融资产参与概率和持有比重。其学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先进  谢家智  张明  
金融借贷对消费的真实财富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其虚拟财富效应却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本文阐述了金融借贷虚拟财富产生过程及其影响消费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对金融借贷虚拟财富水平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借贷对农村不同消费群体的虚拟财富效应。结果发现,虚拟财富对不同农村消费群体均产生了积极的助推效应,随着分位点由低向高移动,虚拟财富效应呈现梯次递增分布;与收入、资产等真实财富相比,虚拟财富的引致作用更为突出。本文拓展了金融借贷财富效应的研究边界,为分析消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丽鹤  袁燕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和2013年两轮的微观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财富分层对农户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与穷人相比,相对比较富有的家庭更容易获得民间借款。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于穷人没有额外的资本用以扩展社会网络,进而降低了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可能。由此推论,非正规信贷市场亦存在信贷约束问题,民间融资并不能缓解贫困农户融资难的困境。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内生性问题、采用多层阀值标准定义贫富后仍然稳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丽鹤  袁燕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和2013年两轮的微观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财富分层对农户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与穷人相比,相对比较富有的家庭更容易获得民间借款。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于穷人没有额外的资本用以扩展社会网络,进而降低了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的可能。由此推论,非正规信贷市场亦存在信贷约束问题,民间融资并不能缓解贫困农户融资难的困境。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内生性问题、采用多层阀值标准定义贫富后仍然稳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甘宇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农户的家庭财富水平和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总的融资能力。家庭社会资本存量高的农户,不但可以凭借其"关系"从正规金融机构中融资,也可以通过非正规渠道满足其融资需求。"关系"少的农户,非常容易陷入融资约束。另外,女性、青壮年和身体健康的家庭主事者在非正规渠道融资中有显著的优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治国  李成友  李红  
笔者根据2005年~2013年全国15个省区1500个样本农户的跟踪调研数据,基于面板部分可观测BiproBit模型和引入哑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出农户的信贷配给程度及其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到信贷配给的农户占53.1%,其中受到完全配给的农户占41.3%,受到部分配给的农户占11.8%;完全信贷配给对家庭金融资产具有显著影响,它使农户家庭手持现金增加1521元,使农户家庭手持现金与储蓄的比值上升了5.61%。基于以上实证结论,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正规金融组织、非正规金融组织及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有机协同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建立产权担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12省市的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下,高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解析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的农户分层信贷渠道选择行为。本文研究发现,家庭特征、经济特征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高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基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的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凯  温思美  
文章首先引入农村邮政储蓄存款,修正了农村储蓄存款总量,并运用农村住户调查的农户现金收支资料,改进了农户手持现金总量的测算方法;其次,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农户金融资产的总量、结构与增长速度,并做了省际间及地区间的对比研究,还初步分析了地区差异水平与成因;再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测算了影响农户金融资产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程度;最后,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调整农村金融产品品种、优化农村金融发展外部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谢家智  涂先进  叶盛  
以消费心理学和消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金融借贷过程的心理财富产生及其影响家庭消费的机理;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量化分析金融借贷的心理财富水平,运用有序Probit半参数估计实证检验心理财富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借贷产生心理财富,对消费具有促进效应,且对生存型消费影响效应要高于其他类型消费;而且心理财富对消费的作用要高于真实财富。建议大力开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降低融资成本和门槛,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消费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朱喜  史清华  
文章从动态视角重新考察了财富与创业的关系,并基于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富对创业的影响并非简单的单调关系。当农户资产处于0-98.70分位数区间(0<资产<26.84万元)时,农户资产越多越倾向于创业,这与静态模型的预测相同;但当资产处于98.70分位数之后的区间(资产≥26.84万元)时,样本自选择偏差的存在使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即资产越多,创业概率越低,支持了动态模型的理论预测。文章还使用"人情收入"作为资产的工具变量来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发现此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詹晶  王旭英  叶静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数据,构建Fractional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使用移动支付对金融资产多样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通过增强农户对金融知识的关注和认知程度、提升农户的风险偏好、提高收入水平和缩小数字鸿沟,显著促进了农户金融资产多样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户的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会影响移动支付对农户金融资产多样化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多样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移动支付平台建设,促进支付方式数字化转型,培养农户移动支付使用习惯,并防控金融资产多样化带来的风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吴蓓蓓  
基于来自江苏、湖南和江西三省份的调查数据,利用ivprobit和2SLS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的财富水平、异质性社会资本和非正规借贷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从借贷可得性还是金额来看,财富较少的农户都更容易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面临借贷约束;表现为强关系的非正式社会资本会进一步放大上述效应,而以地位寻求为目标的正式社会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则作用有限。为此,政府要明确非正规借贷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与作用,促进正规信贷与非正规借贷的协调发展;鼓励财富水平较少的农户通过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组织以进一步拓展自身的非正式社会资本外延;不断提升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开发更多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