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5)
2023(4876)
2022(3825)
2021(3249)
2020(2609)
2019(5782)
2018(5494)
2017(10411)
2016(5473)
2015(6310)
2014(6451)
2013(6754)
2012(6510)
2011(5834)
2010(6150)
2009(5900)
2008(5819)
2007(5126)
2006(4791)
2005(4420)
作者
(15981)
(13540)
(13481)
(13157)
(8725)
(6217)
(6090)
(5167)
(5024)
(4910)
(4842)
(4509)
(4415)
(4394)
(4253)
(4027)
(4008)
(3831)
(3727)
(3561)
(3509)
(3213)
(3195)
(3185)
(3163)
(3104)
(2778)
(2715)
(2692)
(2657)
学科
(50394)
经济(50365)
(21244)
管理(20964)
地方(15954)
(14903)
方法(12758)
(12455)
企业(12455)
财政(11896)
数学(11553)
地方经济(11549)
数学方法(11532)
中国(10434)
(9454)
(8072)
财务(8070)
财务管理(8031)
业经(7799)
企业财务(7697)
(7649)
(7537)
(6953)
(6803)
经济学(6391)
及其(5554)
环境(5545)
(5445)
(5166)
金融(5166)
机构
学院(87365)
大学(86812)
(51193)
经济(50447)
研究(33778)
(30360)
管理(30037)
中国(25960)
理学(25126)
理学院(24857)
管理学(24644)
管理学院(24475)
财经(20019)
经济学(18163)
(17965)
(17171)
科学(17075)
(17014)
经济学院(16027)
研究所(14817)
财经大学(14338)
中心(13908)
(13723)
(11603)
北京(11084)
社会(10675)
(10531)
科学院(10248)
经济研究(10072)
(9999)
基金
项目(48799)
科学(38482)
研究(37179)
基金(36080)
(30099)
国家(29867)
社会(27168)
社会科(25886)
社会科学(25879)
科学基金(25704)
(18258)
基金项目(18211)
教育(15660)
资助(15058)
(14129)
编号(13461)
自然(13382)
自然科(13043)
自然科学(13039)
自然科学基金(12776)
(12614)
经济(12521)
国家社会(12197)
(11854)
成果(11723)
(11050)
重点(10980)
发展(10507)
(10378)
(10326)
期刊
(66803)
经济(66803)
研究(35646)
(28647)
中国(17309)
经济研究(12893)
管理(12626)
财经(11858)
(10353)
学报(9897)
科学(9143)
(8844)
金融(8844)
(8243)
大学(8236)
问题(8176)
学学(8094)
技术(7355)
业经(7237)
(7173)
财政(7173)
技术经济(6471)
(5990)
会计(5890)
统计(5756)
世界(5660)
财会(5442)
经济问题(5275)
农业(5253)
经济学(5001)
共检索到150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洪东  
财富差异体现了不同的合同机会:富人更可能获得激励以支持更有效率的结果,而穷人没有机会获得有利条件,可能还被附加不利条款。结果,穷人被排除在从事高回报项目之外,或者被限制在承接小于最优规模的项目,或者从事次优激励结构的合同安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倩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降低财富不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进程中,作为数字不平等的重要表现形式,数字鸿沟对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文章基于2013、2015、2017和2019年CHFS数据构建家庭数字鸿沟指数并探讨数字鸿沟与财富不平等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鸿沟显著加剧了财富不平等;(2)在机制方面,数字鸿沟通过降低家庭金融信息获取度、信贷可得性和社会资本加剧财富不平等;(3)在异质性方面,数字鸿沟更易对高流动性约束、扩张型、家庭房产价值较低和金融市场参与程度较弱的家庭造成负面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注重金融信息获取度、信贷可得性和社会资本对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大力促进社交和公共学习平台发展,普及家庭金融素养教育并加快提升家庭通信的数字化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苏  
2015年10月12日,因为对"消费、贫穷与福利的分析",安格斯·迪顿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发表声明说,"对于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是人类福利的基础性部分。安格斯·迪顿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消费的多维度理解。他的研究深刻影响了实践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以及科学领域的探索者。由于找到了个人消费决策与整个经济的强有力关联性,安格斯·迪顿的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诚  杨澄宇  
个人储蓄和财产遗赠等行为对于个体财富分布的差距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一个多期的世代交叠模型,并引入代际间生产力联系、意外遗产和主动遗产动机等因素。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主动遗产动机会增加财富不平等程度并可以更好地拟合中国的实际数据,而只存在意外遗产的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财富分布差异。另一方面,本文重点关注遗产税对财富分布的影响,在基础模型中引入遗产税后发现,财富不平等程度降低,但过重的遗产税负会给高财富人群造成很大的福利损失。因此,本文提供两种方案进行政策模拟实验,包括降低遗产税率和提高遗产税起征点,使调整后的遗产税设置能更适应中国的现实情况并有效降低高财富群体的税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路兰  高齐圣  刘瑞超  
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演进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系统中财富不平等形成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零区域(zero range process,ZRP)作用下的财富网络演化模型。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财富发生凝聚时财富转移速率的临界值,该结论与微观模拟结果是一致的。其次,财富转移速率指数与个体社会关系强度指数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关系强度越大则财富转移速率越快,从而社会财富就越容易发生凝聚。最后,结合相关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小青  
文章研究了财富取值可能为负时,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基尼系数度量财富不平等。参考并区别于收入不平等的度量,论证了存在负值时基尼系数的调整及性质,并从总体财富分布的分段函数出发,推导得到了总体财富基尼系数的计算式,一并揭示了总体基尼系数和各群体基尼系数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易行健  李家山  张凌霜  
分配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持续扩张的财富不平等对经济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相关研究在财富不平等测度、驱动机制、经济效应与政策等方面不断拓展。本文从财富不平等典型事实出发,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技术进步、货币政策和房价从宏观层面驱动了财富不平等的持续扩大,而代际联系、创业、异质性偏好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则从微观层面解释了财富不平等的形成机制。严重的财富不平等不仅会抑制经济增长并诱发金融危机,而且在信贷市场不完善条件下,也会进一步阻碍人力资本积累和创业活动。基于"纯粹再分配"和"有效再分配"的相关文献针对缓解财富不平等的政策进行了研究。本文最后讨论了我国如何缓解财富差距以实现共同富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小青  
文章研究了财富取值可能为负时,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基尼系数度量财富不平等。参考并区别于收入不平等的度量,论证了存在负值时基尼系数的调整及性质,并从总体财富分布的分段函数出发,推导得到了总体财富基尼系数的计算式,一并揭示了总体基尼系数和各群体基尼系数的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晓娟  石智雷  
我国三孩政策近日出台,生育率持续走低引发社会极大关注。本文从社区的微观层面分析了财富不平等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一,绝对收入和绝对资产对居民生育意愿有着显著的正效应,相较于绝对收入,绝对资产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更大。其二,相对收入和相对资产对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会因为其在社区内部所处的相对优势位置而增强,而农村居民则不存在这种效应。其三,城市居民家庭绝对收入和资产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同时还受到社区收入和资产差距的影响,社区内部的财富资本分化对个体的生育意愿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但对农村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本研究为公共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助力人口发展与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路兰  高齐圣  刘瑞超  
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演进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系统中财富不平等形成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零区域(zero range process,ZRP)作用下的财富网络演化模型。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财富发生凝聚时财富转移速率的临界值,该结论与微观模拟结果是一致的。其次,财富转移速率指数与个体社会关系强度指数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关系强度越大则财富转移速率越快,从而社会财富就越容易发生凝聚。最后,结合相关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怡  钟楚楚  陈雅婷  范瑞雪  
本文利用中国(CHFS2013)和美国(SCF2013)的微观家户数据,通过实证比较中美居民的财富分配,以期认识中国居民财富不平等的水平以及中国居民财富不平等发生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1)从财富结构看: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财富分层结构,中国家户以房产为主要资产的特征并未改变,而美国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以及财富分层向富裕阶层过渡,财富持有由以房产财富为主转向以金融资产为主;中美的养老金财富对净财富不平等均具有均衡效应;中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者均对中国净财富不平等有均衡效应。(2)从财富分布看:美国家户净财富不平等和大多数分项财富不平等高于中国,且美国处于财富顶部群体所占财富份额远高于中国;两国都存在资产较低的家户负债负担过重的问题,该问题在美国更为突出。(3)从财富不平等的原因看:中国净财富不平等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结构性原因——城乡财富不平等,而美国个人和家庭层面的因素更为重要(特别是家庭结构和种族/民族);两国的共同之处在于,户主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对于预测中美的家庭净财富非常重要。最后,本文提出了缩小中国家户净财富不平等的政策建议及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先强   徐南辉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创新与顶层财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本文首先构建刻画顶层财富不平等的帕累托分布,其次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推导出创新对顶层财富不平等的影响。一方面,创新通过提高资本回报率增加了顶层财富份额;另一方面,创新的颠覆性效应对现有企业形成负面冲击,从而降低了顶层财富份额。实证上,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世界40个主要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创新对顶层财富不平等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该负向效应存在异质性,人均GDP越高的国家,该负向影响越弱。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创新对顶层财富不平等的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创新可以成为缓解顶层财富不平等的有效工具,这一发现对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雯  常嵘  
财富不平等的全球蔓延和持续恶化,使财富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借助丰富的史料和长期的宏微观数据,发达国家在财富不平等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而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同时面临着数据缺失和研究方法滞后的双重困境。本文着重从财富分布的测度、形成机制分析和政策效果评估三个方面,对国内外财富不平等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进行归纳和比较,以期为我国财富不平等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浩  李姝凡  
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再分配效应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文章采用奥尔多研究中心发布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及财富不平等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家庭财富不平等状况较收入不平等更为严重。通货膨胀拉大了居民的收入、财富差距。具体而言通胀每上升1%,人群收入基尼系数上升0.1%,财富基尼系数也随之上升;家庭财富抗通胀能力与其资产结构有关,富有家庭持有较多通胀保护资产,因而财富受通胀影响较小;除总资产因素外,家庭特征也会影响居民家庭应对通胀的能力。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家庭以及运用了财务杠杆的家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春华  龚维进  
本文通过整理1991-2017年世界4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并构造相应指标,采用PVAR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财富创造能力、货币资本流通以及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较之于非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群体有更强烈的通过提升财富创造能力来攫取非发达国家产品中较高价值量的动机。发达国家借助其通过强大的财富创造能力而生产出来的单位价值量低的产品,在国际商品交换过程中攫取非发达国家因财富创造能力普遍较低而生产出来的单位价值量较高的产品中的价值量,加剧了发达国家与非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不平等,而缓和了发达国家内部的不平等程度。更高的财富创造能力还是促使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的显著原因。此外,财富创造能力和货币资本流通之间具有内在的循环互动机制,发达国家高收入群体能够更为有效地通过盘活这一循环互动机制来显著提升其收入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