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5)
- 2023(16158)
- 2022(13181)
- 2021(12171)
- 2020(10177)
- 2019(23079)
- 2018(22337)
- 2017(42875)
- 2016(22432)
- 2015(25153)
- 2014(24796)
- 2013(24601)
- 2012(22710)
- 2011(20086)
- 2010(20153)
- 2009(18744)
- 2008(17608)
- 2007(14929)
- 2006(12921)
- 2005(11568)
- 学科
- 济(99562)
- 经济(99469)
- 管理(68648)
- 业(67749)
- 企(55225)
- 企业(55225)
- 方法(44102)
- 数学(39597)
- 数学方法(39200)
- 财(37118)
- 中国(34138)
- 融(28269)
- 金融(28268)
- 地方(27126)
- 农(26989)
- 银(26598)
- 银行(26587)
- 行(25605)
- 业经(22530)
- 制(21827)
- 务(20834)
- 财务(20782)
- 财务管理(20722)
- 企业财务(19882)
- 农业(18653)
- 贸(17455)
- 贸易(17440)
- 易(16879)
- 体(14946)
- 技术(14756)
- 机构
- 学院(306705)
- 大学(304621)
- 济(134064)
- 经济(131551)
- 管理(122256)
- 理学(105489)
- 理学院(104458)
- 管理学(102886)
- 管理学院(102317)
- 研究(98797)
- 中国(82529)
- 财(70284)
- 京(62076)
- 科学(55300)
- 财经(52845)
- 中心(48858)
- 经(48207)
- 所(46656)
- 江(45518)
- 农(43541)
- 经济学(42808)
- 研究所(41464)
- 业大(39636)
- 财经大学(39456)
- 北京(38797)
- 经济学院(38784)
- 范(38684)
- 师范(38316)
- 州(36735)
- 院(36032)
- 基金
- 项目(205816)
- 科学(164880)
- 研究(155008)
- 基金(151630)
- 家(129309)
- 国家(128180)
- 科学基金(112982)
- 社会(102312)
- 社会科(97424)
- 社会科学(97405)
- 省(80342)
- 基金项目(79742)
- 教育(71492)
- 自然(69992)
- 自然科(68470)
- 自然科学(68453)
- 自然科学基金(67238)
- 划(66532)
- 编号(62313)
- 资助(61970)
- 成果(49965)
- 发(48061)
- 部(46421)
- 重点(45882)
- 创(43911)
- 国家社会(43332)
- 课题(42547)
- 教育部(41187)
- 创新(41002)
- 人文(40625)
- 期刊
- 济(144262)
- 经济(144262)
- 研究(94714)
- 中国(62731)
- 财(58172)
- 管理(45126)
- 融(43842)
- 金融(43842)
- 学报(40028)
- 农(39872)
- 科学(38141)
- 大学(32583)
- 教育(30956)
- 学学(30559)
- 技术(27505)
- 财经(26784)
- 农业(26776)
- 经济研究(24616)
- 业经(24500)
- 经(22949)
- 问题(18667)
- 贸(15031)
- 统计(14999)
- 理论(14985)
- 技术经济(14728)
- 商业(14646)
- 财会(14559)
- 会计(14414)
- 策(13980)
- 图书(13550)
共检索到469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家山 易行健 杨碧云 张凌霜
提高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是金融助推共享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检验了财富差距扩大对居民金融排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富差距越大地区的居民面临金融排斥的比率也越高,财富差距对以投资类金融排斥和融资类金融排斥衡量的细分金融排斥指标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居民家庭面临金融排斥的概率随着财富分位数的上升而单调递减,财富差距扩大还会通过抑制金融知识和社会资本渠道提高居民家庭面临金融排斥的可能性。异质性分析表明,财富差距对贫穷、低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居民的金融排斥产生更为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财富差距对金融排斥的影响。本文相关研究基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视角,为提高居民金融可得性、降低金融排斥和促进共享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
关键词:
财富差距 金融排斥 金融知识 社会资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静
本文利用1960-2012年全球15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来说,金融发展越快,全球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而且金融发展通过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同时,金融发展在更大程度上拉大了总收入之间的不平等,全球经济增长对净收入的差距扩大抑制作用更强一些。(2)金融发展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收入差距影响也存在差异。高收入国家的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只有中高收入国家主要表现为缩小了收入差距,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证实。(3)对我国的主要启示:由于我国刚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为减少金融市...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海岚 闫伟男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特选取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中介效应检验、异质性检验等方法,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此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减轻金融抑制与金融排斥程度,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从而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金融抑制/金融排斥→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传导机制;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知识鸿沟”效应,并且不同区域的传导路径也存在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本文基于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外生的门槛变量,探讨在不同门槛值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尽管金融发展作为弱外生变量在整体上并没有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二者之间存在通货膨胀的门槛效果,当通胀率高于3·9%(或6·5%)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但在通胀率低于门槛值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在较低(高)通胀率的情况下,资本(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整体而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关系。
关键词:
门槛回归 通货膨胀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惠新华
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对探索改善收入不平等的途径十分重要。文章利用美国1967—2015年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金融发展的初步阶段,两者是正向相关关系。在金融发展的成熟阶段,两者是负向相关关系。同时模型也验证了受教育程度、工会密度、贸易依存度及女性劳动参与比例等控制变量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面对我国目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关注和改革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效地缓解收入不平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惠新华
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对探索改善收入不平等的途径十分重要。文章利用美国1967—2015年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金融发展的初步阶段,两者是正向相关关系。在金融发展的成熟阶段,两者是负向相关关系。同时模型也验证了受教育程度、工会密度、贸易依存度及女性劳动参与比例等控制变量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面对我国目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关注和改革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效地缓解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刚 李小凤
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经济集中不利于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文章基于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经济集中阻碍金融发展的假说是否适合中国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经济集中阻碍了我国的金融发展;分地区而言,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集中抑制金融发展的假说并没有得到验证,而在中部、西部、东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集中度明显阻碍了金融发展,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制订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降低经济集中度,致力于提高经济多样性,并以此促进金融发展和长期稳定
关键词:
经济集中 金融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刚 李小凤
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经济集中不利于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文章基于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经济集中阻碍金融发展的假说是否适合中国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经济集中阻碍了我国的金融发展;分地区而言,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集中抑制金融发展的假说并没有得到验证,而在中部、西部、东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集中度明显阻碍了金融发展,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制订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降低经济集中度,致力于提高经济多样性,并以此促进金融发展和长期稳定
关键词:
经济集中 金融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刚 李小凤
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经济集中不利于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文章基于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经济集中阻碍金融发展的假说是否适合中国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经济集中阻碍了我国的金融发展;分地区而言,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集中抑制金融发展的假说并没有得到验证,而在中部、西部、东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集中度明显阻碍了金融发展,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制订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降低经济集中度,致力于提高经济多样性,并以此促进金融发展和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同时要完善与健全法律制度、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运行机制,以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经济集中 金融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展凯 吴金迅 刘倩 米运生
本文使用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开发的“普惠金融与三农研究”调研数据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搜集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素养对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有助于缩小消费不平等,减缓收入不平等、缓解流动性约束、优化家庭资产配置、地位寻求是数字金融素养降低消费不平等的重要作用渠道;数字金融素养对改善低学历、中老龄人群和低收入、低资产、乡村地区家庭消费不平等状况的作用效果更大;数字金融素养不仅可以缩小消费机会的不平等,还能缓解消费能力的不平等。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为更好地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助力高质量发展,应当在持续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数字金融素养教育体系,强化对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减少因“数字鸿沟”而产生的“金融排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玲铮
文章在Clarke、Xu和Zou(2006)的分析框架上,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金融中介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持续扩大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金融中介发展与收入基尼系数呈现稳健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金融中介发展 收入不平等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再华 叶菁菁 郭新华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选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城乡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并验证了财富不平等扩大会抑制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金融素养是影响家庭借贷行为的重要因素。户主金融素养水平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家庭发生借贷的概率与家庭借贷规模。(2)金融素养对城乡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金融素养的提高对信贷约束较为严重的农村家庭借贷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3)财富不平等对家庭借贷行为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财富不平等的扩大减少了家庭借贷需求,降低了家庭发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再华 叶菁菁 郭新华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选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城乡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并验证了财富不平等扩大会抑制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金融素养是影响家庭借贷行为的重要因素。户主金融素养水平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家庭发生借贷的概率与家庭借贷规模。(2)金融素养对城乡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金融素养的提高对信贷约束较为严重的农村家庭借贷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3)财富不平等对家庭借贷行为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财富不平等的扩大减少了家庭借贷需求,降低了家庭发生借贷的概率和家庭负债规模。(4)随着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的扩大,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应该大力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教育,注重家庭收入分配合理性,从而推动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德才 谢海东 谌卫学
本文选取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三个股票指数,应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构建了股市的金融状况指数(FCI)。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股市负财富效应,且其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因此,加强股市改革,改善股市环境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股市 财富效应 非对称性 金融状况指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孔祥利 任梦圆 周烨南
笔者通过构建数理模型,从金融市场财富门槛的角度对我国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发现,一方面,在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现实背景下,形成了规避通货膨胀的财富门槛,财富门槛降低了低收入群体规避通货膨胀的效果,扩大了收入差距;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又在事实上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财富门槛,进一步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状态。利用我国1978年~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验证了金融市场对我国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正向影响作用。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收入不平等 财富门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实证检验
对中国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问题的实证检验
房产财富与金融财富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会影响住房财富效应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会影响住房财富效应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土地财政阻碍了区域技术创新吗?——基于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机会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基于60—80后三个群体的问卷结果与实证检验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再检验——基于教育不平等分解的视角
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文化距离会阻碍文化服务输出吗?——基于20062012年跨国数据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