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534)
- 2022(2126)
- 2021(2077)
- 2020(1932)
- 2019(4384)
- 2018(4269)
- 2017(8129)
- 2016(4812)
- 2015(5387)
- 2014(5566)
- 2013(5786)
- 2012(5507)
- 2011(4832)
- 2010(5029)
- 2009(4833)
- 2008(5365)
- 2007(4876)
- 2006(4308)
- 2005(4007)
- 2004(3634)
- 学科
- 财(22783)
- 管理(21018)
- 业(18354)
- 企(17634)
- 企业(17634)
- 济(16538)
- 经济(16511)
- 财政(11965)
- 务(10328)
- 财务(10312)
- 财务管理(10266)
- 企业财务(9885)
- 政(9495)
- 制(7810)
- 中国(6832)
- 方法(6302)
- 体(6027)
- 体制(5516)
- 理论(5376)
- 学(5177)
- 策(4784)
- 度(4428)
- 制度(4427)
- 数学(4240)
- 数学方法(4194)
- 农(4070)
- 银(4005)
- 银行(4004)
- 税(3970)
- 业经(3957)
- 机构
- 大学(71805)
- 学院(68637)
- 济(27584)
- 经济(27011)
- 财(26238)
- 管理(23787)
- 研究(22384)
- 理学(19709)
- 理学院(19480)
- 管理学(19266)
- 管理学院(19127)
- 中国(18411)
- 财经(16062)
- 京(14880)
- 经(14409)
- 科学(12115)
- 所(11919)
- 江(11650)
- 财经大学(11512)
- 范(10389)
- 师范(10360)
- 研究所(9890)
- 北京(9826)
- 中心(9204)
- 财政(9128)
- 经济学(9025)
- 州(8939)
- 师范大学(8390)
- 政(8139)
- 经济学院(8001)
- 基金
- 项目(34152)
- 研究(27636)
- 科学(26644)
- 基金(25012)
- 家(20329)
- 国家(20120)
- 社会(17682)
- 科学基金(17454)
- 社会科(16731)
- 社会科学(16724)
- 教育(13220)
- 基金项目(12858)
- 成果(12062)
- 省(12040)
- 编号(11600)
- 资助(10361)
- 划(10214)
- 自然(10023)
- 自然科(9794)
- 自然科学(9793)
- 自然科学基金(9633)
- 性(8971)
- 部(8455)
- 项目编号(7977)
- 课题(7926)
- 教育部(7789)
- 阶(7598)
- 段(7586)
- 重点(7581)
- 阶段(7576)
共检索到121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丽 史春玲
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动辞职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财务重述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会计信息质量对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表明财务重述传递了履职风险提高的信号。根据辞职原因可信与否,将主动辞职进一步分为可信辞职和可疑辞职,发现财务重述与独立董事可疑辞职相关,而与独立董事可信辞职不相关。横截面分析发现,上述结论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有违规处罚经历企业和弱媒体监督企业。充分考虑独立董事的个人特征后还发现,年轻、男性、兼职数量多、薪酬水平低、任期长和海外背景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和可疑辞职的可能性更大,而具有学术背景和金融背景独立董事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主动辞职和可疑辞职的可能性较小。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辞职 财务重述 辞职原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香兵 郜家阳 陈义坤
独立董事作为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者,主动辞职行为会引起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2016-2021年发布独立董事辞职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康美药业案判决前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及审计师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康美案判决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日前后三天引起的市场反应显著下降了3.9%;在判决公布后,具有信息优势、年轻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更为显著,高、低薪酬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地,审计师会关注独立董事辞职行为及引起的市场反应,进而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研究表明康美案判决对独立董事及资本市场产生溢出效应,为加强独立董事履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直接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非 刘林丹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强制性独立董事辞职潮引发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强制性辞职引起的证券市场反应显著为负。独立董事、上市公司和地区等特征不同时证券市场反应会有所不同:与国企上市公司相比,民企上市公司的证券市场反应更明显;与金融与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相比,非金融与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证券市场反应更明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戴亦一 陈冠霖 潘健平
本文以2006-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辞职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作为公司治理缺陷的代理变量,考察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是否能够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研究发现:(1)独立董事提前辞职行为的确具有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作用,即相比独立董事未辞职和正常辞职的公司,独立董事提前辞职的公司下年度出现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的概率会显著增加;(2)细分样本后发现,政治关系会显著影响这种信号作用,即政治关系强的企业其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更可能预示公司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本文不仅为监管机构建立独立董事追溯处罚机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持,而且为学术界争议已久的...
关键词:
独立董事辞职 政治关系 公司治理缺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晓飞 辛宇 滕飞
现有文献广泛探讨了政治关联建立后的经济后果,但对政治关联丧失的经济后果关注不足。本文以"中组部18号文"作为制度变迁的背景环境,通过手工搜集2013年10月19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A股上市公司的官员独立董事辞职样本,考察了官员独立董事因"中组部18号文"或相关文件规定而强制辞职的市场反应,以检验公司丧失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政治关联的丧失对非国有企业的股价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冲击,而且这种负面冲击在治理环境越差的地区表现得越强烈,可见,非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在面临外部制度变迁冲击时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值得企业经营者思考并反省政商互动的边界。同时,在总体样本以及国有企业或非国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性玉 彭宇
上市公司质量好坏的信息对投资者而言是不对称的,但独立董事的辞职行为会或多或少地揭示公司的运营状况。本文通过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独立董事辞职行为传递上市公司经营质量信号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如果独立董事的薪酬状况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其辞职行为会形成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质量好坏的分离均衡和准分离均衡。同时,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其辞职行为对公司股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独立董事薪酬的高低是影响股价异常波动的主要因素。但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对这一事件的反应会逐渐趋于平淡,遗忘期约在20个交易日左右。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辞职 信号传递 市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生 曾亚敏
本文研究独立董事辞职行为对外部投资者而言是否具有信息含量。研究结果发现:(1)在短时窗内,投资者对非规定性独立董事辞职(即不是因为届满或按照监管规定而必须的辞职)公告的反应消极;(2)在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发生后250个交易日内的长时窗,公司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值;(3)在那些没有对独立董事表示感谢的公司公告中,上述效应更为明显。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独立董事辞职行为及相关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辞职 信息含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振寰 薄志敏
文章以201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独立董事辞职和下一年度公司违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没有发生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司相比,发生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司下一年度违规的可能性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独立董事辞职会加剧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而影响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将独立董事辞职原因划分为主动辞职和被动辞职,研究发现:相比于被动辞职,独立董事主动辞职时,带来的市场负面效应更大,下一年度发生违规行为概率更高。异质性检验表明,分析师关注程度较低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小的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独立董事辞职 公司违规 财务困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尚兆燕 扈唤
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往往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而内控有重大缺陷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会增加。因此,考察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信号传递作用对加强市场监管有重要意义。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独立董事辞职的数据表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与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公司当年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这说明独立董事的主动辞职行为确实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信号;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信号的强弱会因辞职独立董事的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更为强烈的信号,公司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会更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醋卫华
本文以中组部发布[2013]18号文件作为一起外生事件,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市场对独立董事辞职公告的反应显著为负,说明独立董事在中国公司治理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与独立性相比,保持与管理层之间良好的沟通对于独立董事发挥作用至关重要;(3)独立董事担任薪酬委员会委员有助于更好地履行职能;(4)具有地方政治联系的"官员独董"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而具有中央政治联系的"官员独董"不仅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反而凭借特殊的身份获得了更高的津贴。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辞职 市场反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莉 李子桂 李思佳
康美药业一审判决中独立董事承担巨额连带赔偿责任,引发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潮。那么对于承接存在独董辞职的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审计师来讲,是否会关注这一信号,这一信号又是否会影响审计师的专业判断?本文以存在上述辞职情形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和审计意见三个维度检验独立董事辞职与审计师专业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异常辞职促使审计师更为关注客户重大错报风险,并将其反映在审计定价及审计意见判断上,辞职行为并未显著影响审计延迟。本文丰富了审计定价与独立董事的相关文献,揭示了独立董事辞职影响审计师专业判断的具体路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雪松 马畅
利用2007年-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数据,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显著下降,不同背景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下降幅度并不相同。学历较高、具有政府官员或企业高管背景的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下降幅度较大;年龄较大、具有学者背景或非会计类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下降幅度较小。研究结论表明,不同背景独立董事在影响企业价值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辞职 企业价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焰 秦义虎
以2006—2009年媒体负面报道过的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了媒体监督对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独立董事声誉机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本文发现,媒体负面报道量和独立董事的辞职概率显著正相关,而且影响力越大的媒体对独立董事辞职概率的影响越大。这说明媒体报道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媒体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证明,媒体报道之后,越重视自己声誉的独立董事辞职的概率越大,说明就独立董事这一群体而言,声誉机制可以发挥很好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
媒体监督 声誉机制 独立董事辞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维涛 叶小杰
本文以独立董事辞职公告为切入点,实证检验市场化程度、独立董事独立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如果独立董事的任职时间早于现任董事长,则辞职公告的市场反应较差;独立董事的任期越短,则辞职公告的市场反应越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独立董事独立性与辞职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弱,这表明,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与市场化程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替代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倩华 罗党论 陈晖丽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感知的视角,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实际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资源"背景后,代理问题较大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与代理问题较小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了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治理监督"的作用。而同时,具有"政治关系"资源和"非政治关系"资源的独立董事辞职,市场反应都显著为负,说明了独立董事发挥了"资源支持"的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最需要的是具有地方政治关系和企业实际管理经历的独立董事。本文结论能为证监会的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监督 资源支持 市场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