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8)
- 2023(16028)
- 2022(13552)
- 2021(12927)
- 2020(10767)
- 2019(25163)
- 2018(24274)
- 2017(47534)
- 2016(25202)
- 2015(28444)
- 2014(28231)
- 2013(28391)
- 2012(26160)
- 2011(23279)
- 2010(23280)
- 2009(21827)
- 2008(20957)
- 2007(18141)
- 2006(15800)
- 2005(14338)
- 学科
- 济(104637)
- 经济(104524)
- 管理(76689)
- 业(73936)
- 企(61989)
- 企业(61989)
- 方法(49547)
- 数学(43880)
- 数学方法(43545)
- 财(40244)
- 中国(35747)
- 融(30302)
- 金融(30301)
- 银(28646)
- 银行(28614)
- 行(27428)
- 农(26914)
- 制(24411)
- 务(23401)
- 财务(23337)
- 财务管理(23281)
- 企业财务(22327)
- 业经(22285)
- 地方(21504)
- 贸(21151)
- 贸易(21131)
- 易(20575)
- 学(19434)
- 农业(17775)
- 理论(16660)
- 机构
- 大学(356765)
- 学院(351744)
- 济(154724)
- 经济(151765)
- 管理(141038)
- 理学(121727)
- 理学院(120492)
- 研究(119882)
- 管理学(118862)
- 管理学院(118229)
- 中国(100064)
- 财(79580)
- 京(75463)
- 科学(68110)
- 财经(60741)
- 所(59071)
- 中心(55617)
- 经(55410)
- 研究所(53148)
- 农(50070)
- 经济学(49390)
- 江(49035)
- 北京(48718)
- 业大(46785)
- 财经大学(45454)
- 经济学院(44746)
- 范(43205)
- 院(42929)
- 师范(42879)
- 州(40185)
- 基金
- 项目(234715)
- 科学(185904)
- 研究(174868)
- 基金(174269)
- 家(149897)
- 国家(148711)
- 科学基金(128799)
- 社会(113698)
- 社会科(108103)
- 社会科学(108076)
- 基金项目(91698)
- 省(86959)
- 自然(81225)
- 自然科(79343)
- 自然科学(79327)
- 教育(78828)
- 自然科学基金(77954)
- 划(73617)
- 资助(72798)
- 编号(69913)
- 成果(57381)
- 部(53902)
- 重点(51815)
- 发(49314)
- 创(48756)
- 国家社会(48024)
- 教育部(47319)
- 课题(47027)
- 人文(45905)
- 创新(45526)
- 期刊
- 济(163701)
- 经济(163701)
- 研究(113844)
- 中国(67838)
- 财(64536)
- 管理(50712)
- 学报(50308)
- 融(48386)
- 金融(48386)
- 科学(47531)
- 农(44198)
- 大学(39186)
- 学学(36793)
- 教育(32889)
- 财经(31072)
- 农业(30036)
- 经济研究(28232)
- 技术(27376)
- 经(26472)
- 业经(23394)
- 问题(21048)
- 贸(18920)
- 理论(18738)
- 技术经济(17122)
- 国际(16728)
- 实践(16636)
- 践(16636)
- 世界(16400)
- 图书(16295)
- 业(15821)
共检索到533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红梅 韩庆兰
针对上市公司发布财务重述公告是否会影响企业债务筹资规模,以及财务重述公告对历史财务报告修正的幅度对债务筹资规模的影响问题,本文以2008~201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主板发布财务重述公告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配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财务重述企业债务筹资规模显著减少,财务重述项目数、相对重述调整金额与债务筹资额负相关。
关键词:
财务重述 债务融资 线性回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姝 谢晓嫣
本文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性运用的角度,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社会责任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对2008-2010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企业中政治关联的确广泛存在,政治关联能给企业带来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的融资便利,地方性政治关联与长期贷款的正向显著性比中央性政治关联更强;社会责任履行度越高越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贷款,并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政治联系。本研究为我国转轨经济时期民营企业寻求替代性机制来解决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实证证据。
关键词:
社会责任 政治关联 债务融资 民营企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瑶 黄曼行
以2004~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重述的视角透视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从中发现了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控制了内生性影响后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确实产生了积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及不同持股比例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作用有所差异,证券投资基金和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对于减少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法律监管尚不完善的环境下,持有较多股权的机构投资者更容易利用私有信息牟取利益,从而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珍义 陈曦 唐瀚瀚
以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财务重述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内部控制审计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即财务重述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会导致其债务资本成本显著增加。进一步检验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上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财务重述公司发布内部控制审计(鉴证)报告有利于减弱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债务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本研究结论为化解有关内控制度的"效益与成本"之争提供证据支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董珊珊 杜威 张天西
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考虑到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性,有必要对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动机进行分析。本文以199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增发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影响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因素。通过Logistic模型我们发现,与成熟市场的研究结论类似,在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开增发与定向增发)主要是为了利用市场高估状态的"机会之窗"行为,市场择时理论在不同样本间均得到一致支持;投资与成长理论得到部分支持;由于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不同的发行机制,上市公司大股东更倾向于利用定向增发方式侵蚀中小股东的利益,代理理论在定向增发样本中得到支持,而在公开增发中没有获得统...
关键词:
增发 公开增发 定向增发 动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玲 牛杰
本文以2007—2008年间发布补充、更正或补充更正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财务重述公告发布前后股票累积超额收益率变化进行实证研究,考察不同特征财务重述引起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我国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显著为负,但影响程度较小;进一步的经验证据表明,更正公告、传递坏消息的重述公告以及因会计问题和监管部门督促引起的重述公告的市场反应显著为负,且影响程度较大。本文认为,从制度规范、审计责任、证券市场和司法实践等方面强化监管,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敏男 孙谦
2010年推出的融资融券制度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卖空限制的放开,其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产生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文章选取股权激励计划这一公司治理的重要方式,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研究融资融券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结果表明,放开卖空限制后,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动机显著下降,而有效性并无明显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对股权激励的影响途径包括公司治理质量与股价信息含量。
关键词:
融资融券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勇 林洵子
市场时机选择是真实公司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我国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但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具有较多的人为控制和行政因素,上市公司在发行市场时机选择上的空间还相对较小。今后,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数量将越来越多,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行为越来越频繁,我国上市公司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也必将更为普遍。
关键词:
市场时机 资本结构 行为金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威风 刘启亮 罗乐
从财务重述视角研究了债务监督效应,发现财务重述后银行贷款利率会提高,贷款总额会减少,保护性条款会趋严,但财务重述前后的银行贷款期限差异并不显著。研究发现,财务重述性质对银行贷款政策没有影响,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会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获得更少的银行贷款总额,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的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会比制度环境好的地区的上市公司获得更少的银行贷款总额和更严格的贷款保护性条款;财务重述公司治理的改善不会影响银行对其的贷款政策。
关键词:
债务监督 财务重述 银行贷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世刚
笔者以2007年~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女性高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高管能显著降低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的概率,降低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降低内部融资偏好;在控制女性高管影响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增强了内部融资偏好。本研究为提高管理层的异质性、发挥女性的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杜威 董珊珊 张天西
本文从XBRL分类标准与财务信息元素结构视角出发,重新构造衡量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测度指标,以此更细致地刻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并探究影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行为主要受到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公司经营风险,股权集中度,行业竞争度以及产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而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没有得到有效的证据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静霞
本文对2006~2008年我国A股市场2548个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与银行债务融资成本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越高;操纵性应计项目为正要比操纵性应计项目为负的融资成本要高。另外,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息保障倍数等会计信息在银行信贷决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毅
财务报表重述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我国在2002-2003年补充更正高峰后,证监会颁布了相关规定,要求对财务报表的差错更正按照重大事项临时报告方式进行披露。本文以2009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发布的87份重述公告为研究对象,从市场波动方面考察了重述公告的效应。结果显示重述公告的发布产生了短期的市场负效应。
关键词:
财务重述 市场效应 资本市场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蒋琰
本文以我国深圳与上海证券市场连续四年具有配股资格和借款资格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采用预期收益增长模型计算权益融资成本,通过"利息支出/长短期债务总额平均值"计算债务融资成本,采用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虚拟变量和董事会超额控制系数作为衡量董事会独立性的指标,在控制了β系数、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杠杆率、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利息保障倍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比例等因素后,研究发现提高董事会独立性对降低上市公司权益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研究认为董事会独立性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红星 施继坤 张广宝
本文利用2007~2011年间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数据,分析产权性质和信息质量对公司债券初始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产权能够发挥隐性担保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路径降低投资者面临的违约风险,从而使公司债券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正面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能够向外界释放高信息质量的积极信号,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风险,从而使公司债券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但这种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却不显著,说明政府的隐性担保可能会使投资者忽视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必要关注,存在诱发道德风险的可能。这些发现有利于深入剖析我国公司债定价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而推动公司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审计师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权益保护与企业股权融资——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员工福利、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信息环境、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证据
分类转移与市场定价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变更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内部资本市场、外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融资——来自美国1980~2008年的经验证据
内部资本市场、外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融资——来自美国1980~2008年的经验证据
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的行业检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资本市场融资顺序新证: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