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6)
2023(3705)
2022(3187)
2021(3290)
2020(2905)
2019(6825)
2018(6558)
2017(12712)
2016(7296)
2015(8522)
2014(8479)
2013(8703)
2012(7730)
2011(6314)
2010(6566)
2009(6297)
2008(7078)
2007(6481)
2006(5835)
2005(5398)
作者
(18431)
(15317)
(15274)
(14467)
(9913)
(7055)
(6996)
(5895)
(5640)
(5555)
(5105)
(5090)
(5033)
(5030)
(4773)
(4572)
(4543)
(4456)
(4449)
(4418)
(3703)
(3694)
(3667)
(3548)
(3514)
(3496)
(3359)
(3309)
(3027)
(2982)
学科
管理(44410)
(38017)
(37395)
企业(37395)
(31829)
(21864)
经济(21818)
(19248)
财务(19227)
财务管理(19171)
企业财务(18465)
方法(12823)
财政(12392)
(10674)
数学(10152)
数学方法(10123)
(9831)
(7807)
(7424)
体制(6879)
人事(6104)
人事管理(6103)
(6072)
制度(6071)
业经(6034)
中国(5798)
(5789)
经营(5603)
(5503)
银行(5502)
机构
大学(95421)
学院(94944)
管理(44979)
理学(37092)
(36911)
理学院(36812)
管理学(36598)
管理学院(36390)
经济(35975)
(33006)
中国(24349)
研究(23440)
财经(20983)
(19502)
(18954)
(15736)
财经大学(15448)
商学(13154)
商学院(13062)
北京(12329)
(12285)
中心(12130)
科学(11976)
公司(11766)
(11467)
会计(11458)
经济管理(10318)
(10311)
财政(10003)
经济学(9903)
基金
项目(52375)
科学(41850)
基金(39874)
研究(39169)
(32874)
国家(32577)
科学基金(30007)
社会(25134)
社会科(23883)
社会科学(23874)
基金项目(21751)
自然(20211)
自然科(19784)
自然科学(19781)
自然科学基金(19482)
(19024)
教育(18501)
资助(16857)
编号(16152)
(15576)
成果(14154)
(12572)
(11517)
教育部(11480)
人文(11478)
项目编号(11339)
重点(10861)
(10711)
(10580)
大学(10497)
期刊
(45913)
经济(45913)
(37118)
研究(31455)
中国(22269)
管理(20951)
(12229)
金融(12229)
财会(12182)
会计(12139)
财经(11796)
学报(10317)
科学(10183)
(9864)
大学(8852)
通讯(8550)
会通(8526)
学学(8319)
(7566)
财政(7566)
技术(7392)
(7325)
经济研究(6869)
(6818)
教育(6102)
业经(5888)
(5707)
经济管理(5002)
现代(4986)
问题(4923)
共检索到161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玉苗  胡媛媛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财务负责人的"旋转门"现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存在财务负责人"旋转门"现象的上市公司减少了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同时显著提升了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行为趋于隐蔽化。当"旋转门"中的财务负责人曾担任过本公司签字注册会计师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隐蔽化的倾向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旋转门"现象并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选取配对样本后,主要结论仍然成立。结论表明,财务负责人的"旋转门"现象会显著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必要引起会计师事务所、外部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茂竹  张雯  代江蕾  
分析了盈余管理对董事长变更、CFO变更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对盈余管理与董事长变更、CFO变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CFO越容易变更,董事长却越不容易变更,而负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CFO越不容易变更,董事长却越容易变更;两权分离度越高,董事长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而两权分离度对CFO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兵  陈运佳  孙小杰  
近年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6至201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操控性应计利润(DA)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检验了内部审计负责人个人特征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年龄与公司的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且这样的相关关系只体现在公司的DA大于0时,说明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年龄越大,越有可能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同时,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学历在DA大于0时与公司的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说明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学历越高,越有可能抑制上市公司向上操纵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没有发现内部审计负责人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董志霖  
根据近几届中美两国政府高级官僚的任职信息发现,"旋转门"现象在中美普遍存在,但美国旋转门双向转任现象较中国频繁,且围绕在政府、利益集团、游说公司之间。而中国是在党政机关的主导下,发生在党政与国有企业之间。由此,中美两国对待旋转门现象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政治态度和治理倾向。文章通过政治制度的发展条件和政府规制情况的对比,找出中美两国在治理旋转门现象中的共同趋势,并基于中国官僚制度的特征,提出了今后中国治理旋转门现象的发展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光荣  李建标  
自20世纪80年代,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财务连锁董事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实证数据表明:财务连锁董事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执行财务连锁董事;财务连锁董事的职业背景影响其盈余管理抑制作用,高校背景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其他职业背景的财务连锁董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邝颂文  刘运国  曾昭坤  
如何对会计人员尤其是企业内部委派制会计人员的绩效进行管理,在实务中存在一定难度,理论上的研究也不足。本文研究案例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而形成的对其下属单位委派财务人员绩效的评价模式,尝试从案例中吸取该企业会计委派制的优点,并运用平衡计分卡模式改进会计委派制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为国有企业集团的会计委派制度考核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邝颂文  刘运国  曾昭坤  
如何对会计人员尤其是企业内部委派制会计人员的绩效进行管理,在实务中存在一定难度,理论上的研究也不足。本文研究案例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而形成的对其下属单位委派财务人员绩效的评价模式,尝试从案例中吸取该企业会计委派制的优点,并运用平衡计分卡模式改进会计委派制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为国有企业集团的会计委派制度考核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邱昱芳  贾宁  吴少凡  
本文依据证监会2008年12月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的受教育程度、专业资格认证、工作经验和知识更新等方面的专项调查结果,研究了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能力对其所在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负责人的行业工作经验和知识更新程度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的正效应,然而其受教育程度和专业资格认证却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没有显著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了对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物业管理企业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行业,而多数的物业管理企业是由国有企业的后勤部门演变而来的,因此,财务负责人也多为国有企业的人员。对于财务负责人来说,面临着新型行业财务管理、核算的挑战,面临着企业由过去的补贴型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的挑战,诸多因素会使财务负责人压力增高,难以适应环境。文章就财务负责人人际关系现状、种类以及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做出了简单的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锡皓  吴朝晖  李广  
本文以我国2008年财政部和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为制度背景,考察相对业绩评价机制设计如何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与其他公司相比,那些恰好达到或轻微超过上年行业平均总资产报酬率的国有上市公司,其向上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并且这类公司明显偏好使用操控性应计以及销售操控的盈余管理方式,而较少使用酌量性费用操控、生产性操控的盈余管理方式。此外,研究还显示,那些以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为目标业绩的可疑公司,互补使用(而不是替代使用)操控性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远慧  王佳丽  韩琳  艾雨琪  
文章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会计弹性、竞争性特征、规模特征、盈利特征、负债特征、成长特征、营运特征7个角度,系统考察公司特征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类、建筑业、传播与文化业、批发零售业、采掘业、信息技术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个行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会计弹性小、行业竞争性高、规模小、盈利性低、债务水平低、成长性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操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静  包育红  
从理论和制度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因,认为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和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诱导作用。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确定,从监管的角度,从外部审计的角度进行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宇建  
本文采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发现了我国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或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净资产收益率 (ROE)维持在略高于 0、6%与 1 0 %的区间上的证据 ;进一步分析了总资产收益率 (ROA)的分布 ,发现其与ROE的分布存在系统性差异 ,说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可能操纵了净资产 ;提供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随着配股政策的演进而改变的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良杰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其实现手段,指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实现手段已从传统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转向真实盈余管理,并且从企业的透明度、激励和监督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