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4)
- 2023(2883)
- 2022(2396)
- 2021(2484)
- 2020(2240)
- 2019(4910)
- 2018(4674)
- 2017(9207)
- 2016(5040)
- 2015(5531)
- 2014(5419)
- 2013(5389)
- 2012(5066)
- 2011(3938)
- 2010(4172)
- 2009(3785)
- 2008(4330)
- 2007(3678)
- 2006(3079)
- 2005(2803)
- 学科
- 财(26470)
- 管理(23915)
- 业(21953)
- 企(21351)
- 企业(21351)
- 济(15480)
- 经济(15453)
- 务(14304)
- 财务(14302)
- 财务管理(14255)
- 企业财务(13842)
- 财政(11963)
- 制(9637)
- 政(9500)
- 方法(9065)
- 数学(8243)
- 数学方法(8212)
- 体(7479)
- 体制(7137)
- 银(5527)
- 银行(5526)
- 行(5100)
- 融(4687)
- 金融(4687)
- 制度(4648)
- 度(4648)
- 中国(4601)
- 税(4515)
- 税收(4171)
- 收(4129)
- 机构
- 大学(62207)
- 学院(62032)
- 财(26958)
- 济(25510)
- 经济(25042)
- 管理(24802)
- 理学(21069)
- 理学院(20934)
- 管理学(20744)
- 管理学院(20633)
- 中国(17024)
- 研究(16999)
- 财经(16833)
- 经(15367)
- 财经大学(12514)
- 京(11804)
- 江(9338)
- 财政(9104)
- 会计(8797)
- 所(8589)
- 科学(8424)
- 融(8371)
- 金融(8209)
- 中心(8199)
- 商学(8188)
- 商学院(8144)
- 经济学(8140)
- 政(8038)
- 北京(7684)
- 经济学院(7401)
- 基金
- 项目(35577)
- 科学(28247)
- 基金(27633)
- 研究(26277)
- 家(23005)
- 国家(22812)
- 科学基金(20603)
- 社会(17682)
- 社会科(16939)
- 社会科学(16932)
- 基金项目(14711)
- 自然(13212)
- 自然科(12967)
- 自然科学(12964)
- 自然科学基金(12767)
- 省(12647)
- 教育(11862)
- 资助(11679)
- 划(10294)
- 编号(10208)
- 成果(9210)
- 性(8696)
- 部(8663)
- 制(8066)
- 教育部(7973)
- 人文(7801)
- 国家社会(7532)
- 重点(7510)
- 项目编号(7509)
- 大学(7276)
共检索到102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孔宁宁 肖曦
文章基于我国处于高度变革转型经济以及上市公司大量国有控股的特殊制度环境背景,考察股权性质对财务舞弊与上市公司高管声誉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上市企业高管声誉受财务舞弊影响的程度总体上低于民营上市企业,当财务舞弊为非信息披露类或受到监管部门口头处罚类等性质不严重的状况下尤其如此。研究结论对推动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和高管选聘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声誉激励机制对财务舞弊的治理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财务舞弊 高管声誉 股权性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缪映
股权分置改革后财务舞弊压力、机会和藉口三因素随之发生新变化,特别是财务舞弊手法不断翻新,因此,我们必须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两方面做出相应的财务舞弊约束对策,如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监管;加强对大股东的监管;完善上市公司"一点三线"监管体制;建立财务舞弊者补偿措施;制定会计行业伦理准则;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伦理道德素质等。
关键词:
财务舞弊 风险因子 舞弊手法 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经理人员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已不能完全解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大股东控制了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获取私人收益,财务报告舞弊是隐瞒大股东行为的手段。本文以截至到2005年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与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性,从股权制衡与培育大股东诚信义务方面提出了治理大股东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财务报告舞弊 股权制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存兴 张芙蓉 王大江
通过选取因财务报告违规而被处理处罚的公司为样本并进行配对,运用逻辑回归法建立模型对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度与财务舞弊关系进行识别。结果发现,法人股比例和国有股比例在判别是否舞弊时起到重要作用,模型识别的准确率达80.7%。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财务舞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庆杰 余春宏
当前,关于财务报告中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已相当丰富,对于会计信息虚假披露原因的分析已涉及到公司自身特征、国家的制度因素等多个方面。但对于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因素方面(这里是指会计信息舞弊的主体,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人和始作俑者)的研究相当缺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刘中燕 胡瑞
女性高管已经对企业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资本市场2000年至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女性高管及其不同类型与财务舞弊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女性高管显著抑制了财务舞弊行为;区分女性高管类型后,发现女性CFO对于财务舞弊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女性CEO则促使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女性其他高管对财务舞弊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将研究区间划分为企业会计准则2006实施前后两个阶段,发现上述效应主要存在于企业会计准则2006实施后阶段。文章的研究结论揭示,在中国鼓励发挥女性高管积极作用的同时,应制定女性高管的分类监管政策并完善女性高管履职的外部制度。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娟 常国华
以1998—2006年间深、沪两市被证监会实施ST或*ST的公司为样本,依据样本公司两年后摘帽情况将这些公司分为摘帽与未摘帽两组,实证研究两组公司在ST或*ST前后四年内股权结构的变化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差异对高管变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摘帽公司在被ST或*ST当年及以后两年内,其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未摘帽公司。与未摘帽公司相比,摘帽公司国有股的比例与股权集中度变化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摘帽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与高管变更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财务困境 股权结构 高管变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英明 徐晨
文章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社会责任视角分析了高管团队特征对财务舞弊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社会责任的调节下,高管团队特征对财务舞弊风险的影响呈现门槛效应。随着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升,高管同姓关系、专业背景对财务舞弊风险的影响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加剧效应转变为抑制效应;当社会责任意识低于最低门槛值时,高管团队男性占比、学历水平越高越会助长财务舞弊风险,但随着社会责任越过第一道门槛阈值,这种助长效应不复存在;高管年龄和任期均会加剧财务舞弊风险,但随着社会责任意识水平的提高,加剧财务舞弊风险的边际效应依次递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翠
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4年间发生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团队特征同质性、异质性与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女性比例与财务舞弊显著负相关;具有财经类专业背景的高管团队更具备进行财务舞弊的能力基础;高管团队任职期限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学历背景与财务舞弊行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高管团队特征 同质性 异质性 财务舞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跃
股权并购投资作为企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选取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投资并购对企业未来绩效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股权投资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未来绩效,提高了企业的成长性。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股权投资并购后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提高了企业未来的绩效表现。同时考察高管财务金融背景发现,当高管团队中财务背景成员占比较高时,股权并购投资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文平 戴梦欣 冯英英
现有高管薪酬粘性的研究主要基于管理者特征,鲜有研究财务特征与高管薪酬粘性的关系。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财务宽裕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以及股权制衡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务宽裕对高管薪酬粘性具有正向影响,会加剧公司高管薪酬的粘性;股权制衡度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方式,弱化了财务宽裕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相比于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度在民营企业中更能抑制财务宽裕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文章结论拓展了高管薪酬粘性影响因素及财务宽裕经济后果的研究,为企业限制高管机会主义行为、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志颖 吴先聪 果建竹
为了分析我国当期制度环境下私募股权参与IPO的行为动机及经济后果,本文选取IPO前股权持有期为私募股权参与IPO行为动机的代理变量,考察了不同私募股权特征对IPO前持有期的影响,研究发现,私募股权声誉越高,IPO前的持有期越长,国有背景会延长IPO前的持有期,但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结论表明,持有期对被投资公司IPO后市场业绩呈正向影响,但正向影响随着私募股权锁定期的结束有所减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安世强 杨敏捷 李月婷
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务舞弊风险在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现金短缺企业和低内控质量企业的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上述研究结论深化了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影响的作用机制,此外,基于财务舞弊风险视角,监管机构与外部审计师可以更高效地配置监管资源与审计资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秀乐 赵青
文章以2005—2009年间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会计舞弊的77家A股上市公司及按年、行业、规模选择配对的77家没有被证监会认定为会计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高管股权激励与会计舞弊的关系。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会计舞弊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会计舞弊 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天伟 朱梓菡
本文利用2011年发生财务舞弊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量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基础,实证分析了产权性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非国有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财务舞弊;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没有显著影响;产权性质并不能对上市公司控制有效性水平与财务舞弊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产权 内部控制 财务 舞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