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2)
2023(8992)
2022(7454)
2021(6782)
2020(5529)
2019(11953)
2018(11535)
2017(21818)
2016(11270)
2015(12382)
2014(12052)
2013(11774)
2012(10710)
2011(9386)
2010(9573)
2009(9200)
2008(8742)
2007(7409)
2006(6681)
2005(5930)
作者
(29219)
(24660)
(24219)
(23440)
(15562)
(11461)
(11007)
(9267)
(9198)
(8604)
(8385)
(7903)
(7684)
(7669)
(7656)
(7423)
(7290)
(7046)
(6905)
(6788)
(6192)
(5813)
(5699)
(5665)
(5637)
(5433)
(5129)
(5069)
(4874)
(4854)
学科
(63705)
经济(63660)
管理(37681)
(30279)
(26484)
(26265)
企业(26265)
方法(18627)
地方(17904)
数学(16012)
数学方法(15910)
中国(15190)
(12753)
(12703)
财政(12700)
财务(12692)
财务管理(12646)
地方经济(12129)
企业财务(12058)
业经(12040)
(11969)
(11018)
(10201)
(9130)
环境(8082)
理论(8007)
(7797)
金融(7796)
(7794)
银行(7786)
机构
学院(156867)
大学(154058)
(74685)
经济(73435)
管理(57004)
研究(53139)
理学(48667)
理学院(48176)
管理学(47505)
管理学院(47205)
(42519)
中国(40419)
财经(29930)
(29819)
科学(28931)
(26996)
(25813)
经济学(25089)
中心(23527)
(23447)
研究所(22613)
经济学院(22350)
财经大学(21787)
(19785)
师范(19645)
(18796)
北京(18453)
(18318)
(17900)
业大(17062)
基金
项目(97989)
科学(77923)
研究(76029)
基金(71401)
(60192)
国家(59703)
科学基金(52130)
社会(51612)
社会科(49035)
社会科学(49023)
(38440)
基金项目(36772)
教育(34505)
(30757)
编号(30630)
自然(29981)
自然科(29280)
自然科学(29274)
自然科学基金(28711)
资助(28358)
成果(25360)
(22307)
重点(22166)
国家社会(22024)
(21618)
课题(20989)
(20661)
(20271)
人文(19704)
教育部(19542)
期刊
(91980)
经济(91980)
研究(54681)
(38679)
中国(29259)
管理(22179)
学报(19501)
科学(17708)
经济研究(17483)
(16771)
财经(16182)
大学(15282)
学学(14514)
(14267)
金融(14267)
(14095)
教育(13960)
业经(13367)
技术(12746)
农业(11305)
问题(10875)
财会(9178)
会计(8817)
(8762)
技术经济(8589)
(7881)
财政(7881)
商业(7775)
世界(7507)
统计(7483)
共检索到246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谢群松  何进日  
本文试图从财务经济学的角度 ,构建一个解读“负商誉悖论”的一般框架 ,以整合会计理论界关于外购负商誉的一些重要观点 ,并展示其争议的焦点及其分歧的实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数学的方法严格分析了在不同假设条件下外购负商誉出现的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共荣  王小波  
除外部宏观因素外,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大程度源自利益相关者的非理性行为,尤其是管理者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时的各种认知偏差。其对企业决策有重要影响,会使决策偏离最优,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损害企业价值。因此,应防范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凌锐  
商誉不同于专利技术、特许经营权等,是一种非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不仅其经济实质难以确认,而且会计确认也较困难。因此,商誉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很难达到共识。笔者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理论上对商誉的实质进行探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水澎  戴泽伟  
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而言,历史财务信息的存在是一个悖论。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资源配置决策的时候,自身存在着不少逻辑上的冲突。本文在指出这些冲突的基础上,从契约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历史财务信息在支持资源配置决策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传统的观点相反,本文认为,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人力资本的特质性将会更加重要,基于此,历史财务信息将会提供更多的关于企业未来现金流流量、金额、不确定性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为资源配置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祖谊  
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计划、管理和控制的预算会计,形式上表现为投入—产出预算,本质是资源配置核算。对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记录、计算和反馈的财务会计,形式上表现为成本—收益核算,本质是交换价值核算。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会计目标、会计阶段、会计内容和会计形式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统一的经济活动过程、内在一致的核算目标、相同的初始投入,又使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不完全信息和认知偏差导致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存在静态耦合与错位;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连续变化,又使二者之间存在短期动态耦合与错位;经济条件不断变化还使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动态耦合与错位。本文认为,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在现有两大会计体系之间建立耦合函数,实现二者的间接融合;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以利润函数(或效益函数)为基本会计等式,重构会计体系,实现二者的直接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成龙  
文章从现代财务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企业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企业风险的类型与内容进行分类和分析,揭示了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如重视度不足、机制不完善和方向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包括转变管理观念、加强机制构建、实施多元化策略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冬荣  雷新途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外在条件和目标非兼容的内在因素,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理财者常处在理财目标冲突状态中。理财目标的冲突是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财务约束是对理财目标的“硬”协调,其约束功效受约束成本限制。财务激励是对理财目标“软”协调的一种机制,其实质是在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理财者之间建立起均衡契约,对企业理财目标进行良性协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方红星  
1.企业财务基础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属性。 财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源于企业财务基础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属性。“finance”一词的原始含义是融通和管理资金,针对主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分支:为政府征集和管理资金的“公共财务”,或称“财政”;为微观主体(企业、非经营性机构、家庭及其他微观主体)筹集、调度和分配资金的微观财务管理,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针对经营性企业的企业财务;研究资金融通市场、机构与工具的金融学。三者互相联结、彼此影响,共同构筑了社会的资金运动方面。我们的研究定位于企业财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兴强  
一、引言商誉(Goodwil)概念发轫于中世纪,但是直到19世纪末才引起会计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具有魅力的主题。会计界围绕着商誉展开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商誉的性质;②是否以及如何确认自创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杜兴强  
一、引言商誉(Goodwil)概念发轫于中世纪,但是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会计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极具魅力的主题之一。会计界围绕着商誉展开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商誉的性质;②是否以及如何确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南星恒  柴济坤  曲培烊  
本文以高新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财务报告为目的部分商誉价值评估为例,从剩余收益的视角评估以财务报告为目的商誉价值。文章构建了适用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商誉价值评估的修正的剩余收益模型,并给出了详尽的评估过程。结果表明,用修正的剩余收益模型评估商誉价值,可以使评估过程较为精简且评估分析重点突出,进而节省评估资源、提高评估效率。因此建议评估人员在商誉价值评估中使用修正的剩余收益模型,特别是在以财务报告为目的商誉价值评估中使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昭方  瞿曲  罗访文  
有关“负商誉悖论”的研究有多种观点,它们在不同的并购方式下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依据被并企业所有者与合并企业的产权关系,可将企业并购方式分为吸收合并和权益联合合并两种,在权益联合合并方式下,合并净收益的分享比例、交易费用的承担比例对负商誉产生的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素珍  张菁芮  
对于财务舞弊的研究,多数学者们集中于冰山理论、舞弊三角理论等视角。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以框架效应、损失厌恶、锚定效应为理论基础,对辅仁药业财务舞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次,文章对辅仁药业管理者的价值观、企业自身财务危机、行业环境和外部监督的影响做了具体探究。最后,文章从市场层面、公司层面、外部监督和法律法规等层面提出对策,以规范公司生产经营行为,为利益相关方投融资决策、市场监管等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超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视角对财务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财务技术方法并不是影响公司财务治理的关键因素,财务治理主体间的权利博弈及制度产权安排才是产生及解决问题的根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福凯  张明波  
企业技术研发的费用化和资本化账务处理的前提,在于正确地执行会计的技术确认程序。研究发现,我国企业与欧美企业的主要差距在于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技术既是社会的产品和商品,也是企业的生产要素和资产。但我国经常混淆科学与技术、知识与智力的区别。技术是技巧和术用的合称。技术经济学是描述技术的生产销售及其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技术资本配置和技术供求均衡对社会财富贡献等问题的一门学问。增加我国的人均技术拥有量,是提升工业和农业生产效率的财务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