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1)
- 2023(10941)
- 2022(9207)
- 2021(8750)
- 2020(7612)
- 2019(17402)
- 2018(16843)
- 2017(32024)
- 2016(17377)
- 2015(19631)
- 2014(19150)
- 2013(18793)
- 2012(17026)
- 2011(14622)
- 2010(14302)
- 2009(12825)
- 2008(12701)
- 2007(10828)
- 2006(9207)
- 2005(7895)
- 学科
- 管理(62294)
- 济(61768)
- 经济(61694)
- 业(54658)
- 企(48521)
- 企业(48521)
- 财(34423)
- 方法(33642)
- 数学(29528)
- 数学方法(29137)
- 务(19387)
- 财务(19342)
- 财务管理(19283)
- 企业财务(18420)
- 中国(16272)
- 农(15639)
- 制(14903)
- 财政(13602)
- 学(13571)
- 业经(13519)
- 地方(11165)
- 政(10974)
- 理论(10834)
- 策(10830)
- 银(10444)
- 银行(10415)
- 体(10290)
- 农业(10244)
- 划(10071)
- 和(9994)
- 机构
- 大学(228538)
- 学院(226778)
- 管理(92866)
- 济(89382)
- 经济(87511)
- 理学(79313)
- 理学院(78506)
- 管理学(77117)
- 管理学院(76680)
- 研究(71995)
- 中国(57694)
- 财(52510)
- 京(47264)
- 科学(45671)
- 财经(37768)
- 农(37357)
- 所(35666)
- 中心(35333)
- 江(34728)
- 经(34543)
- 业大(34331)
- 研究所(32192)
- 农业(29547)
- 北京(28663)
- 财经大学(28378)
- 经济学(27478)
- 院(27044)
- 范(26719)
- 州(26626)
- 师范(26291)
- 基金
- 项目(159583)
- 科学(126294)
- 基金(118702)
- 研究(111838)
- 家(105081)
- 国家(104288)
- 科学基金(90333)
- 社会(71370)
- 社会科(67846)
- 社会科学(67824)
- 基金项目(63033)
- 省(61423)
- 自然(61250)
- 自然科(59885)
- 自然科学(59866)
- 自然科学基金(58793)
- 划(52670)
- 教育(52156)
- 资助(48820)
- 编号(43324)
- 重点(36377)
- 部(35730)
- 成果(33985)
- 创(33679)
- 发(32588)
- 科研(32232)
- 创新(31591)
- 教育部(30698)
- 国家社会(30343)
- 计划(30309)
共检索到338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双重视角,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财务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财务独立董事比例的上升,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均显著降低,从而起到抑制作用。将财务独立董事进一步分为学术型和实务型两种,研究发现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学术型财务独立董事,而实务型财务独立董事对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财务独立董事的薪酬和本地任职均对真实盈余管理起着抑制作用,但对应计盈余管理并不敏感;财务独立董事的兼职数量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均不显著。建议政府和上市公司能够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双重视角制定相关治理政策,以提升盈余管理质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明华 方芳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董事会治理和财务治理对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高质量的董事会治理能显著抑制管理层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独立董事独立性和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财务治理通过有效的财务控制能显著降低管理层向上的应计盈余管理,通过财务激励和财务监督机制能显著降低其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此外,在抑制管理层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面,董事会治理与财务治理存在替代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毕家睿
本文以2007年至2016年203家在A股上市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央企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EVA考核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而加入独立董事规模、独立董事薪酬和财务背景独立董事的地理临近性作为调节变量做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EVA考核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加入调节变量后,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规模越大、薪酬越高反而会减弱EVA考核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独立董事的合谋效应。同时,当地财务背景独立董事会增强EVA考核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独立董事的监督效应。本文拓展了EVA考核实施效果的研究,对EVA考核体系的建立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童娜琼 岑维 谢思东
当地独立董事比外地独立董事更了解当地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起到监督管理层决策的作用;但也可能因为地域关系,当地独立董事和管理层更加亲密,从而未能发挥监督作用。本文利用2008~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聘用当地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有财务背景的当地独立董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国企和大股东控制权较高的公司中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本文认为监管机构和广大中小股东应鼓励公司聘任有财务背景的当地独立董事,以抑制盈余管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关键词:
当地独立董事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均林 何瑞铧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财务独立董事完全本地化对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分项指标)以及综合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研究发现,与非完全本地化的财务独立董事相比,完全本地化的财务独立董事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性没有显著差异,但对真实盈余管理和综合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尤其是对真实盈余管理中销售操控和费用操控的抑制性较强。还发现,当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存在时,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主要表现为互补关系,但也存在少量替代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晓旭
本文选取2006年沪深120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盈余管理程度和董事会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小;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由于我国的某些强制性规定而呈现不确定关系;未领取薪金董事人数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并无明显相关关系;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的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盈余管理行为;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时,上市公司更容易也更倾向于盈余管理;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董事会特征 上市公司 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文章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期望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善盈余信息质量,提升法治水平提供政策性建议。研究发现,财务独立董事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起到抑制作用;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投资者保护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却存在着类似抛物线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和财务独立董事在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上存在互补效应,而在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上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海红
以沪深两市2007~2014年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非流动资产处置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特征及个人特征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了实现扭亏或大清洗的目标,存在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独立董事规模和开会次数能抑制基于扭亏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对于大清洗动机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具有学术背景和政府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能有效地抑制基于大清洗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明竹
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问题,这是由于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如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制、股权分置改革、一股独大、国有股所有权定位缺失、内部人控制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盈余管理又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在监管中要更强调和体现针对性。本文以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独立董事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制度现状不容乐观,许多本应发挥作用的机制并未发挥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特征 盈余管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姣
本文从审计质量和独立董事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二者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上交所以及深交所2015年初到2020年主板上市公司数量为主要样本,进行相关实证分析,研究三者之前的变量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第二,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第三,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对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产生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芳 冯丽丽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青睐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提供了新的证据,应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国资委及证券监管部门的注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毅 阮青松
以限薪令为制度背景,运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了薪酬管制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薪酬管制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因此严格的薪酬管制会诱发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地方企业,薪酬管制对中央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毅 阮青松
以限薪令为制度背景,运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了薪酬管制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薪酬管制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因此严格的薪酬管制会诱发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地方企业,薪酬管制对中央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波
文章以"沪深300"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特征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独立董事的年龄、职业背景能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其学历、性别、任职时间和海外经历虽有影响,但相对次要。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为我国独立董事遴选标准的制定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独立董事制度 人力资本特征 盈余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文平 张一楠 王园园
本文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财务背景分为财务工作经历和财务教育背景,实证检验了高管财务背景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财务工作经历对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区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后发现,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高管财务背景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