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9)
- 2023(13421)
- 2022(11248)
- 2021(10336)
- 2020(8312)
- 2019(18871)
- 2018(18107)
- 2017(34186)
- 2016(18759)
- 2015(20485)
- 2014(20227)
- 2013(19926)
- 2012(18858)
- 2011(16861)
- 2010(17152)
- 2009(15621)
- 2008(15704)
- 2007(13949)
- 2006(12614)
- 2005(11451)
- 学科
- 济(77365)
- 经济(77284)
- 管理(57557)
- 业(54999)
- 企(42505)
- 企业(42505)
- 财(32557)
- 方法(27065)
- 中国(26319)
- 农(24937)
- 数学(23908)
- 数学方法(23663)
- 地方(22857)
- 贸(20615)
- 贸易(20603)
- 易(20111)
- 业经(17996)
- 制(16694)
- 农业(16690)
- 务(16144)
- 财务(16117)
- 财务管理(16061)
- 企业财务(15301)
- 财政(14568)
- 银(14485)
- 银行(14445)
- 出(14278)
- 学(14240)
- 行(13830)
- 融(13557)
- 机构
- 学院(261446)
- 大学(257547)
- 济(112784)
- 经济(110570)
- 管理(97238)
- 研究(94990)
- 理学(82845)
- 理学院(81920)
- 管理学(80688)
- 管理学院(80214)
- 中国(73779)
- 财(59616)
- 科学(57303)
- 京(54696)
- 农(50045)
- 所(49034)
- 研究所(43881)
- 财经(42972)
- 中心(42917)
- 江(41686)
- 业大(39821)
- 农业(39178)
- 经(38963)
- 北京(34776)
- 经济学(34563)
- 院(34240)
- 范(33593)
- 师范(33157)
- 州(32599)
- 省(32476)
- 基金
- 项目(170262)
- 科学(133585)
- 研究(123118)
- 基金(122814)
- 家(108342)
- 国家(107371)
- 科学基金(90995)
- 社会(79814)
- 社会科(75882)
- 社会科学(75864)
- 省(67457)
- 基金项目(64135)
- 自然(57898)
- 自然科(56577)
- 自然科学(56559)
- 划(56550)
- 自然科学基金(55538)
- 教育(55302)
- 资助(50263)
- 编号(48707)
- 发(41998)
- 成果(39590)
- 重点(38620)
- 部(37288)
- 创(35690)
- 课题(34785)
- 发展(33457)
- 创新(33394)
- 国家社会(33291)
- 展(32916)
- 期刊
- 济(130821)
- 经济(130821)
- 研究(83434)
- 中国(57870)
- 财(49013)
- 农(46395)
- 学报(42680)
- 科学(37946)
- 管理(35931)
- 大学(32198)
- 农业(31404)
- 学学(30610)
- 融(29874)
- 金融(29874)
- 教育(26827)
- 业经(22604)
- 经济研究(22380)
- 财经(21296)
- 技术(20488)
- 经(18229)
- 问题(17445)
- 贸(16629)
- 业(16304)
- 国际(14635)
- 世界(12762)
- 版(12762)
- 技术经济(12602)
- 商业(12601)
- 科技(12169)
- 现代(11407)
共检索到415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秋生 鲍瑞雪
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旨在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但是该政策实施效果可能会受到企业财务条件等实施环境的制约。选取2008—2016年我国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转能力角度界定企业的财务条件,以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成本产生的税收优惠强度衡量政策实施效果,研究2013年首次扩大研发支出加计扣范围后财务条件对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支出加计扣除范围扩大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转能力越强,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就越好。这说明优化财务条件是提高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 赵子悦 吕鑫楠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于2015年11月2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的规定,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研发方式,进而享受不同的加计扣除优惠比例。文章主要从研发方式不同对企业收益大小影响的角度,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以及研发技术水平等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情形下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新政对企业研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为企业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降低企业研发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加计扣除 研发方式 优惠比例 技术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 赵子悦 吕鑫楠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于2015年11月2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的规定,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研发方式,进而享受不同的加计扣除优惠比例。文章主要从研发方式不同对企业收益大小影响的角度,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以及研发技术水平等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情形下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新政对企业研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为企业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降低企业研发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加计扣除 研发方式 优惠比例 技术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宇 薛涛涛 郑爱华
为贯彻国务院完善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的精神,2015年11月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本文通过分析该文件的具体内容,对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进行了思考,并对企业提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研发支出 加计扣除 税收优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霞
对于纳税人取得的财政性资金,且拨付文件明确将该笔资金用于研究开发项目的,企业是否有权自行选择将该笔收入作为征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假设选择作为征税收入处理并缴纳了企业所得税,那么,作为征税收入的财政性资金用于研发支出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笔者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对财政性资金用于研发支出如何扣除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一、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枫 刘景荣 孔祥军
研究开发(以下简称"研发")税收优惠对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有效作用已经取得共识。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需要一个对企业研发能够真正有效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结合中国现行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体系及广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一、现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闻一 吴海波 崔果 李栗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利器。文章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的政策总体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度更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更明显。该结论对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高企业政策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薛薇 王晓冬
为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梳理分析了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内容、所取得的突破与面临的新挑战,指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方式、特殊优惠对象、税收管理等方面有待完善,在借鉴国际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创新研发优惠方式,提高政策激励效果;对于科学研究投入给予特殊激励,支持企业优化研发投入结构;进一步完善管理与评估制度,提高企业享受优惠的确定性与准确性等方面完善我国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薇 李艳艳
研发税收优惠对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有效作用已经取得世界共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需要一个对企业研发能够真正有效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结合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情况、国外实践以及我国现行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对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研发支出 加计扣除 税收优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华夏 余跃洋 洪荭 郭春飞
为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激励效应,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不断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后,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导到实体经济,实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原因在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传导的时滞效应。本文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政策实施 影响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华夏 余跃洋 洪荭 郭春飞
为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激励效应,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不断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后,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导到实体经济,实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原因在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传导的时滞效应。本文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政策实施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启正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规定科研成果的费用若符合条件的可以进行加计扣除,这一法律规定对企业研发新技术新方法等提供了有力的助推。由于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技术开发合同,在《专利法》中规定了专利权属,在税法中对专利成果的费用提出了减免,这就使得企业专利开发税收加计扣除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同时,企业内部员工也是企业科研成果的研发主体,其研发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企业所得税加计减扣的不同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了以上几种具体情况下的专利开发支出加计扣除问题,以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圻 何钰 杨德伟
本文以141家至少连续三年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研发强度的深市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2006年修订后的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企业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我国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本文进一步建议政府应该扩大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范围,提高中小企业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比例。
关键词:
研发支出 加计扣除 实施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梁璐 刘晔 苏才立
本文以2016年开始实施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拓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加计扣除政策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了企业有息债务水平,特别是显著降低了企业长期债务水平。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支出和研发强度、降低企业购建资产和有形资产比率,来降低企业的总债务水平和长期债务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非税收耗损企业和现金流紧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税收耗损严重企业的长期债务水平的降低作用更显著,对现金流充裕企业的总债务水平和长期债务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更显著。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资本结构 非债务税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孝先 张博 刘金涛
构建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支出的挤入挤出效应分析模型,以大连市规上企业为样本对比分析三种财政政策对企业R&D内外部支出产生的不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内部和总支出的单项影响强度最大,对其他两项政策工具的综合影响强度有所削弱;对企业R&D外部支出的影响不显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支出的挤出效应最弱,当企业R&D总支出高时,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