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5)
- 2023(7760)
- 2022(5765)
- 2021(5355)
- 2020(4572)
- 2019(9940)
- 2018(9818)
- 2017(19147)
- 2016(10487)
- 2015(11701)
- 2014(11803)
- 2013(11360)
- 2012(10086)
- 2011(8253)
- 2010(8736)
- 2009(8452)
- 2008(8336)
- 2007(7235)
- 2006(6363)
- 2005(6043)
- 学科
- 济(36537)
- 经济(36484)
- 管理(34309)
- 业(33937)
- 财(26894)
- 企(26864)
- 企业(26864)
- 中国(17078)
- 方法(15279)
- 务(13548)
- 财务(13531)
- 财务管理(13451)
- 企业财务(12901)
- 制(12805)
- 数学(12707)
- 财政(12659)
- 数学方法(12577)
- 审计(12184)
- 农(11720)
- 险(10879)
- 保险(10788)
- 政(10175)
- 银(10037)
- 银行(10031)
- 业经(9708)
- 行(9317)
- 地方(8497)
- 体(8148)
- 制度(8068)
- 度(8068)
- 机构
- 学院(134790)
- 大学(134035)
- 济(56267)
- 经济(55072)
- 管理(52777)
- 理学(44643)
- 理学院(44277)
- 管理学(43589)
- 管理学院(43361)
- 研究(41204)
- 财(40814)
- 中国(38681)
- 京(28547)
- 财经(27923)
- 经(25308)
- 科学(22370)
- 江(21831)
- 财经大学(20565)
- 中心(20165)
- 所(20134)
- 农(17981)
- 经济学(17770)
- 北京(17423)
- 研究所(16968)
- 州(16810)
- 经济学院(16049)
- 业大(15526)
- 商学(15247)
- 商学院(15114)
- 院(14854)
- 基金
- 项目(84199)
- 科学(67259)
- 研究(63431)
- 基金(63091)
- 家(53497)
- 国家(53038)
- 科学基金(46939)
- 社会(42622)
- 社会科(40351)
- 社会科学(40337)
- 基金项目(33007)
- 省(31637)
- 自然(29170)
- 自然科(28512)
- 自然科学(28506)
- 教育(28482)
- 自然科学基金(28030)
- 编号(26043)
- 划(25838)
- 资助(25474)
- 成果(22094)
- 部(19022)
- 重点(18586)
- 国家社会(18101)
- 性(17912)
- 课题(17296)
- 教育部(17058)
- 制(16964)
- 创(16912)
- 人文(16878)
共检索到219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珊 袭梅琴 姚慧雨 于翔
本文以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财务数智化转型、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与企业费用粘性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以审计投入、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类型三个指标衡量的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与企业费用粘性间显著正相关;财务数智化转型与企业费用粘性间显著负相关;财务数智化转型显著削弱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与企业费用粘性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笑凡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2013—2020年的数据为例,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审计投入会增加,审计师收费也会增加,但审计师更倾向于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质量有一些不利影响,同时,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实施,也会加大审计师的执业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国际“四大”审计和国有产权性质分别减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收费的正向关系,在审计投入和审计意见方面无明显区别。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审计投入 审计收费 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瑛玫 焦婉茹 杨忠海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影响企业业绩,也给审计师带来风险和挑战。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审计师的审计投入越多,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但审计师越不倾向于发表非标审计意见。进一步研究验证了被审计单位的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在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决策中起到的传导作用;审计环境、主体和客体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中存在差异化影响;审计师应对数字化转型也可能采用风险规避决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代彬 闵诗尧 刘星
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评价A股纳入MSCI指数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考察A股纳入MSCI指数外生事件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国际化后标的企业审计师审计投入更少、审计收费更低,且上述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企业中;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作用效果主要是通过缓解标的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管理层语调乐观度这两条途径得以发挥,在管理层短视程度较高和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揭示,A股纳入MSCI指数后通过减少审计师审计投入和审计收费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和高管变更概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鹏 樊益中 李晓艳 任驿佳
不同的ESG评级机构对企业的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的评级结果存在分歧。利用2018—2021年A股上市公司ESG表现的数据,研究了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越大,审计师收取的异常审计费用越高,会计师事务所配置的审计团队越好。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大会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会使审计师采取增加审计投入并收取较高的异常审计费用的风险应对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企业的环境评级结果分歧和社会责任评级结果分歧,审计师更有可能针对企业的治理评级结果分歧采取风险应对行为。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而采取的风险应对行为可以提高审计质量。为此,审计师要加强对存在ESG评级结果分歧企业的风险评估,政府部门要制定并推广规范统一的ESG评级体系和ESG信息披露标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登津 闫晓茗
目前关于企业风险与审计师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事后风险的角度,对企业的事前风险关注度不高。本文以20032015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财务造假预测Mscore模型、Fscore模型和Cscore模型计算企业的事前财务造假风险,实证检验了企业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事前风险与非标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费用均显著正相关。此外,事前风险和事后的舞弊被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佐证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影响的有效性;相对于Mscore模型和Fscore模型,Cscore模型估计的事前风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登津 闫晓茗
目前关于企业风险与审计师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事后风险的角度,对企业的事前风险关注度不高。本文以2003~2015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财务造假预测Mscore模型、Fscore模型和Cscore模型计算企业的事前财务造假风险,实证检验了企业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事前风险与非标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费用均显著正相关。此外,事前风险和事后的舞弊被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佐证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影响的有效性;相对于Mscore模型和Fscore模型,Cscore模型估计的事前风险对审计师的行为的影响具有最好的解释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表明事前风险越高,审计师的行为越稳健,也将对审计师、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爱群 张宁 蔚泓翔
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会显著增加公司审计费用,并且相比于高管正常变更,强制变更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大。同时,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显著;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较高时,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显著;当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较低时,高管变更会显著增加审计费用。我国第三方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能够有效识别高管变更带来的潜在风险,并根据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产品市场势力因素,对审计工作投入与风险溢价加以调整来应对审计风险,最终反映在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变化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冠平 谢湘华
以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如何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旨在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内在机理提供证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审计师的风险决策,表现为审计费用显著降低。从影响渠道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影响内部控制质量、管理层代理动机和企业违约风险等机制,改变审计师的风险感知,进而影响审计师的风险决策。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缓解作用在低管理层年龄、低管理层持股和弱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组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芳 沈彦杰
审计师在采取风险应对策略时如何考虑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是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6年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影响审计师风险应对的效果和具体路径,实证检验发现:审计师针对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公司采取更多的风险应对策略,并且盈余管理在产品市场竞争影响审计师风险应对的路径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审计师在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时,既关注产品市场竞争所包含的经营风险,也考虑产品市场竞争引起的公司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这从审计师风险应对角度验证了产品市场竞争增加代理成本的假说,丰富了产品市场竞争与审计风险领域的文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粟立钟 赵元煦 范文昕
完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建立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ISC)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形成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基于2015—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ISC网上行权对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被ISC网上行权后,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收费更多,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概率更高。机制检验表明,ISC网上行权通过影响被行权企业的监管风险和诉讼风险引致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ISC网上行权提高了相关企业外部审计师变更的概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和盈余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ISC网上行权对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因此,政府应在立法层面上赋予ISC更多便利,以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粟立钟 张润达 鲁睿
股权激励在2016年以来的深化国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等政策文件中多次出现,与此同时,股权激励模式逐渐由股票期权主导向限制性股票主导转变。本文以2010~2017年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视角,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对于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外部审计师降低了审计投入和审计收费、出具了更多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股价下跌幅度对股权激励与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的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股权激励对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是由于股权激励降低了外部审计师感受到的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这些结论对A股公司、投资者、外部审计师和监管层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外部审计师 审计风险 业务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
审计师在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是否会考虑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2008—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与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存在并购商誉减值行为的公司,审计师会增加审计工作时长、收取更多审计费用且出具更多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以应对潜在的审计失败风险。机制检验中发现,上市公司计提并购商誉减值准备以后,公司业绩波动性显著增加,盈余质量显著降低,信息披露违规动机显著增强,使得审计师面临的审计工作复杂度和审计失败风险提高,进而导致上述风险应对行为发生。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审计师针对国有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会被显著弱化;相比国内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也会被显著弱化。本文研究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是审计师面临的重大审计风险事项,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强化审计师风险导向审计意识、完善审计师风险应对措施以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信
本文采用审计费用和审计投入来衡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基于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假设: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企业管理层进行高盈余管理不被发现的效用为b;企业管理层进行高盈余管理被发现后受到的处罚为c;企业管理层进行低盈余管理的效用为q;审计师行使职责的报酬或激励为w,如审计收费等,低盈余管理时,w=0;外部审计成本m;企业管理层进行高盈余管理且审计未发现的效用为d,若企业管理层进行低盈余管理,审计未发现效用为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积田 田博傲 上官相乐
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家公司给出的ESG评级存在分歧,这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冲击?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视角切入,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促使审计师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来应对风险;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提高经营风险、代理成本和声誉风险促进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非国有企业和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而言,ESG评级分歧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正向关系更加显著。本文弥补了国内ESG评级分歧相关研究的不足,也为审计师规避风险、保障审计监督质量提供了重要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