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2)
2023(1723)
2022(848)
2021(519)
2020(290)
2019(538)
2018(467)
2017(865)
2016(520)
2015(468)
2014(472)
2013(490)
2012(401)
2011(260)
2010(227)
2009(290)
2008(431)
2007(345)
2006(271)
2005(221)
作者
(1649)
(1391)
(1390)
(1201)
(828)
(646)
(619)
(503)
(482)
(445)
(443)
(439)
(398)
(389)
(385)
(379)
(378)
(376)
(369)
(355)
(340)
(325)
(304)
(290)
(284)
(280)
(275)
(258)
(254)
(254)
学科
(6526)
(6418)
企业(6418)
管理(6341)
(5387)
(4492)
财务(4492)
财务管理(4490)
企业财务(4293)
(4259)
经济(4256)
业经(3624)
产业(3076)
信息(3054)
总论(3051)
信息产业(3049)
技术(969)
(939)
财政(932)
中国(898)
技术管理(837)
(833)
(737)
银行(737)
(685)
(660)
农业(652)
(607)
金融(607)
(602)
机构
学院(9020)
大学(8032)
(3932)
经济(3890)
管理(3832)
理学(3360)
理学院(3344)
管理学(3324)
管理学院(3309)
(3131)
财经(2102)
研究(1919)
(1858)
中国(1793)
财经大学(1472)
商学(1414)
会计(1398)
(1393)
(1387)
商学院(1385)
公司(1282)
经济学(1259)
经济学院(1198)
经济管理(1109)
(1057)
会计学(1032)
会计学院(1003)
有限(950)
中心(944)
科学(936)
基金
项目(6017)
科学(5003)
研究(4839)
基金(4391)
社会(3694)
(3610)
社会科(3581)
社会科学(3578)
国家(3570)
科学基金(3484)
(2606)
基金项目(2097)
编号(1959)
(1833)
国家社会(1777)
(1775)
自然(1712)
教育(1703)
自然科(1680)
自然科学(1679)
自然科学基金(1643)
(1641)
(1555)
创新(1496)
项目编号(1456)
(1343)
(1319)
成果(1306)
(1302)
企业(1289)
期刊
(4311)
(3906)
经济(3906)
研究(2618)
财会(2063)
会计(1649)
通讯(1541)
会通(1540)
管理(1344)
财经(1123)
中国(1040)
(947)
学报(885)
(863)
经济研究(844)
大学(821)
业经(815)
学学(814)
(781)
金融(781)
之友(729)
技术(704)
(662)
科学(626)
技术经济(601)
与会(574)
财务(574)
月刊(561)
(555)
(548)
共检索到13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虎  郭奕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底层支撑,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机遇。财务部门作为企业数据、指标算法和效益验证的管理者,将从后台走向前台,引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布局发力“财务的数字基建”。财务的数字基建,包括在财务组织重构、流程优化、运营模式创新、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打造财务能力中心、财务数字化转型,“三步走”搭建财务数字化的路径,将财务部门打造成企业全域数据汇集的中心,将经营数据转化为信息与知识,可视化地呈现给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为企业风险管理、经营预测、战略决策提供服务,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决胜的关键赋能引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虎  郭奕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底层支撑,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机遇。财务部门作为企业数据、指标算法和效益验证的管理者,将从后台走向前台,引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布局发力“财务的数字基建”。财务的数字基建,包括在财务组织重构、流程优化、运营模式创新、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打造财务能力中心、财务数字化转型,“三步走”搭建财务数字化的路径,将财务部门打造成企业全域数据汇集的中心,将经营数据转化为信息与知识,可视化地呈现给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为企业风险管理、经营预测、战略决策提供服务,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决胜的关键赋能引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亮  
在数字化变革浪潮中,企业需从海量繁杂的数据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智能化数据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管控各类风险、改善员工用户体验,进而实现价值创造。本文以财务领域为例,从应用背景、应用模式、应用实践、价值成效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DU+RPA深化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企业财务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歆  徐元国  
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广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对中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和营商环境正向调节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扩展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窦斌   王悦  
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其自身运营效率,对整体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效应如何,是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基于Word2Vec神经网络语言模型,构造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量化指标,并结合国有上市企业的经营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机制和外部效应。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提升管理能力、增强创新能力三个渠道促进其生产效率的提升,呈现出显著的赋能效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整体经济的外部效应体现在对其他企业转型的溢出效应,以及应对宏观经济冲击的稳定器效应。本文还发现,通过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柔性和适应性创新能力,以及加强管理层激励和加大政府补助力度,可以实现更好的转型效果。上述发现不仅从量化的角度检验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自身赋能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论证了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也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途径,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大鹏  王节祥  
已有研究关注到平台赋能可以弥补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不足,但平台要如何推进赋能,其背后的机制尚待深度剖析。通过分析阿里巴巴淘工厂平台赋能服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探索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平台赋能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消除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互补创新三个阶段。平台通过生产要素在线化和订单可视化消除信息不对称,提升平台用户体验;通过产能在线和供需匹配推荐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通过流程重塑和智能优化实现互补创新,提升企业业务全链路协同水平。平台赋能不是平台企业的单边输出,而是平台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双边共创。研究结论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选择以及政府相应政策的制定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日  
<正>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现实要求,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加速推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并涌现出各类数字化财务管理技术的应用场景,极大地提升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在此背景下,由鲍凯博士编著的《数字化财务:技术赋能+财务共享+业财融合+转型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23年版)一书,基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视角,
关键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本文论述了新质生产力与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新质生产力在传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为:新质生产力从劳动者要素、技术要素、数据要素三个方面赋能财务数字化转型,财务数字化转型又通过形成财务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财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尚新  
数字经济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借鉴资源依赖的观点,考察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创新的影响,并以中国A股商贸流通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正向促进商贸流通企业的创新活动。此外,数字经济正向推动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有积极的显著影响。同时,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中具有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霞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主并方数字化赋能视角,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发起了更多的并购活动,并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并购中发挥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当信息环境较差时,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决策和并购绩效影响更强,当并购代理冲突较高时,数字化转型企业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并购支付溢价,这是由于数字化转型为并购带来了更多元的融资方式。数字化转型能缩短并购交易时长,提高并购成功率。此外,被并方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发生并购的概率越高且并购绩效越好。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对评估数字化转型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并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昌军  
基建财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应将其全面纳入到企业管理范围内,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从筹资到还贷、从筹建到生产、从投入到产出的完整、连续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体系。基于此,文章对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琛   马连福   张晓庆  
数字时代核心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角色愈加关键,如何激励其进行持续高质量的智力投入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研究问题。文章以2014—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建设,核心员工更可能被纳入激励范围。机制检验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管理者短视倾向以及提升智力资本投入,从而推动上市公司构建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基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设计的拓展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强化了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的激励导向特征,主要体现在各类限制和对赌条款的引入。此外,实施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和企业价值,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核心员工激励,而非管理层激励。文章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激励制度设计的赋能效应,为数字经济时代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曙畅  胡熠  栾佳锐  
文章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与机制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不仅体现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上,还体现在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且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改变竞争格局三条路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彩凤  郭淑娟  
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实施;金融科技、高管任期及社会网络嵌入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行业竞争程度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领导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前摄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而跟随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非重污染行业中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可通过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虎  高子桓  韩爱华  
本文系统梳理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产业链关联的理论机制,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和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来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关联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产业链关联水平的提升,且存在滞后效应,利用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倾向匹配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维度、不同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内部生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两种渠道来影响产业链关联,由于数字化转型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幅度更大,最终均表现为促进产业链关联。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关联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数字经济政策以及有效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