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8)
- 2023(13061)
- 2022(11346)
- 2021(10770)
- 2020(9180)
- 2019(20960)
- 2018(20561)
- 2017(39772)
- 2016(22029)
- 2015(24483)
- 2014(24210)
- 2013(24125)
- 2012(21938)
- 2011(19295)
- 2010(18930)
- 2009(17278)
- 2008(17126)
- 2007(14612)
- 2006(12581)
- 2005(10748)
- 学科
- 济(79792)
- 经济(79694)
- 管理(70193)
- 业(67082)
- 企(57837)
- 企业(57837)
- 方法(40600)
- 财(37612)
- 数学(35421)
- 数学方法(35081)
- 务(22189)
- 财务(22131)
- 财务管理(22075)
- 农(21348)
- 企业财务(21118)
- 中国(20998)
- 学(18278)
- 业经(18023)
- 制(16741)
- 地方(16480)
- 贸(14882)
- 贸易(14875)
- 易(14453)
- 农业(14165)
- 财政(13636)
- 技术(13398)
- 理论(13260)
- 和(12880)
- 环境(12659)
- 体(11979)
- 机构
- 大学(302818)
- 学院(300895)
- 管理(122496)
- 济(115354)
- 经济(112908)
- 理学(107561)
- 理学院(106422)
- 管理学(104611)
- 管理学院(104101)
- 研究(97507)
- 中国(72261)
- 科学(63755)
- 京(63640)
- 财(61025)
- 农(53074)
- 所(49738)
- 业大(49525)
- 财经(45918)
- 研究所(45341)
- 中心(43980)
- 农业(42023)
- 江(41945)
- 经(41817)
- 北京(39755)
- 范(36827)
- 师范(36349)
- 院(35258)
- 财经大学(34268)
- 州(34172)
- 经济学(33527)
- 基金
- 项目(213440)
- 科学(166097)
- 基金(155417)
- 研究(149930)
- 家(137446)
- 国家(136318)
- 科学基金(116662)
- 社会(93580)
- 社会科(88738)
- 社会科学(88713)
- 基金项目(84242)
- 省(83211)
- 自然(79257)
- 自然科(77399)
- 自然科学(77375)
- 自然科学基金(75990)
- 划(70484)
- 教育(68050)
- 资助(63735)
- 编号(60125)
- 成果(47463)
- 重点(47422)
- 部(46395)
- 创(44526)
- 发(43754)
- 科研(41900)
- 创新(41509)
- 课题(40303)
- 计划(40215)
- 教育部(39423)
- 期刊
- 济(119395)
- 经济(119395)
- 研究(86199)
- 学报(54705)
- 中国(53007)
- 财(52016)
- 农(46418)
- 科学(46366)
- 管理(42317)
- 大学(40243)
- 学学(38360)
- 农业(32087)
- 教育(27079)
- 融(22780)
- 金融(22780)
- 技术(22744)
- 财经(22018)
- 经济研究(19984)
- 业经(19714)
- 经(18492)
- 业(16592)
- 科技(15548)
- 版(15466)
- 问题(15420)
- 财会(15326)
- 图书(14773)
- 理论(14566)
- 会计(14505)
- 业大(14307)
- 技术经济(13810)
共检索到426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丹
财务报告问询函作为重要的一线监管措施,从多个渠道影响着公司财务决策。本文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通过发挥治理效应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同时通过加剧融资约束提高现金持有,且治理效应渠道效果强于融资约束渠道。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收函企业投资不足现象得到改善,研发投入以及现金股利支付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在高收函频率、低公司治理水平情形下更明显。财务报告问询函降低现金持有水平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企业价值。文章将现金持有动机理论的应用范围拓展到了一线监管领域,揭示了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机制,为监管转型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决策问题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财务报告问询函 现金持有 治理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超 罗昆 王玉法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4-2022年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当问询函内容越详细、问题数量越多时,对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作用便越显著;第二,问询函涉及现金、负债、会计政策、估值、利润调整、合规、担保和诉讼类等事项的词汇比例越高,其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便越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后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会损害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经营业绩;第四,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将降低同地区其他公司的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这种震慑效应在非核心城市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为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制度的治理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问询函的制度设计和监管实践,充分发挥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志南 韩超
基于中国A股2014—2019年的样本数据,考察了财务报告问询函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显著提升投资效率,且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能够显著抑制投资过度,但不会显著抑制投资不足,机构投资者持股在财务报告问询函的上述影响中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文将财务报告问询函引入了投资效率的理论研究,为相关监管机构出具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企业提升投资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雪松 王琬婷 李闻
以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研究交易所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CFO离职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报告问询显著提高了CFO离职的概率,且针对前一年年报或当年季报/半年报的收函总数越多,CFO离职概率越高。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差、外部制度环境好的情况下,财务报告问询对CFO离职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财务报告问询主要提高了执行能力较弱CFO的离职概率,CFO离职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同时,当继任CFO执行能力较强时,股价崩盘风险会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制度能够发挥信息和监管效应,通过高管人员CFO的变更,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问询函 CFO离职 信息披露 股价崩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云虹 王高婧 王皓左
费用粘性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鲜有文献从财务报告问询函角度探究其对费用粘性的影响。选取2015—2021年沪深北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企业费用粘性的监管效果及其潜在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能显著降低企业费用粘性,且这一效果主要通过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得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企业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在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降低企业费用粘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淑萍 缪晴 甦叶
基于非处罚性监管的视角,考察财务报告问询函对收函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直接效应,以及与收函公司具有联结关系的公司会计稳健性的间接影响即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能提高收函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并对与收函公司具有审计师联结和高管联结关系的上市公司(简称“关联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产生积极的监管效应;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异质性会导致问询函监管效应的差异,即在交易所监管力度较强和社会信任环境更好时,财务报告问询函对收函公司及具有审计师联结关系的关联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影响更明显,但对具有高管联结关系的关联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海林 付文博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业务关系、资金关系和信息关联。企业被交易所问询会影响外界对它的风险判断和感知,进而可能影响下游客户管理层对本企业经营风险、发展稳定性和未来业绩的预期,引起客户管理层语调的变化。研究发现,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问询函监管能够通过供应链传导到下游客户,提高客户管理层语调的积极性。分析也发现,交易所对企业监管问询改善了下游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提升和优化客户信息环境影响了客户的管理层语调。而且这种影响还因客户企业的性质、客户在被问询企业的采购占比、客户管理层的自信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本研究证明了交易所一线监管的治理作用可以通过供应链向下游企业传导,具有治理溢出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群 沈丽萍 袁蓉丽
证券监管机构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问题所发出的年报问询函,能够影响企业的超额现金持有水平。笔者以2015—2018年中国大陆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阶段模型、PSM+DID模型实证检验了年报问询函对超额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年报问询函能够减少超额现金持有;在管理层权力较低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年报问询函对超额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较为稳健;当年报问询函包含的问题数量越多、年报问询函需要中介机构发表核查意见时,年报问询函降低超额现金持有的力度较强;年报问询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超额现金持有。本研究将针对年报问询函经济后果的学术探讨拓展到企业超额现金持有研究领域,揭示了年报问询函对超额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有关年报问询函经济后果和超额现金持有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文献,为证券监管机构、公司管理层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年报问询函的监管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运森 邓祎璐 李哲
从证监会的各类行政处罚性监管转向证券交易所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是近年来监管改革的趋势,本文以交易所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检验了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对审计质量的改进作用。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收到问询函后的年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提高,且不同问询函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当问询函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发表核查意见,涉及内部控制、风险和诉讼等内容以及问题数量越多或公司延期回函时,审计质量提高的程度更大;问询函对审计质量的改进作用还受到产权性质和政治关联的显著影响;此外,企业在收到问询函后事务所要求的审计费用提高。
关键词:
问询函 审计质量 交易所监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运森 邓祎璐 李哲
与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证监会监管不同,本文主要关注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有效性。以上交所和深交所信息披露直通车改革的推行为契机,以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公司收到问询函监管后盈余管理行为得到抑制,且针对前一年年报或当年季报/半年报的收函总数越多或同一财务报告被问询次数越多,则当年的盈余管理降低幅度越大,同时问询函细分特征及问题分类也会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降低;进一步地,问询函的监管作用依赖于产权性质和信息环境,对于国有企业和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监管效果欠佳。结论表明,交易所通过问询函监管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监管机构应加强以问询函为代表的一线监管,突出交易所作为一线监管的主体,从而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创新监管方式"和"防范重大风险"的要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敏 陈柯帆 闫明杰
与证监会的各项处罚性监管措施不同,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属于非处罚性监管,以问询的性质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其信息披露。本文以2014—2017年5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实证检验了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缩小样本,以收到问询函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当年收到问询函的数量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收到的问询函越多,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仲怀公 王垒
现有研究重点探讨了财报问询函与审计行为的关系,非财报问询函对审计行为的影响尚不得而知。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寻非财报问询函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的非财报问询函数量越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非财报问询函更有利于形成客观的审计意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财报问询函通过揭示企业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决策。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低、信息披露质量低以及没有超额配置审计师的样本中,非财报问询函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以问询函类型为切入点,深化了监管问询函与审计行为的相关研究,也为探索构建“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协同监管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新力
美加对公司财务报告分解问题的新论●李新力早在197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就在第14号声明“企业分片的财务报告”中要求企业提供分解的报告。1979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但是规定只有在产业和地域分片、主要客户和出口销售等情形下才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慧婷 王皓左 吕学振
本文基于监管问询这一创新型监管方式,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监管问询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对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中更显著;年报问询函在降低企业持现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监管问询和现金持有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机构加大问询监管力度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问询函 现金持有 代理动机 治理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永怀
文章采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9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动态调整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GMM)从动态视角实证分析非财务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顾客和员工)如何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结果表明:供应商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影响显著且负相关,顾客对现金持有影响显著且正相关,员工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不明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