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6)
- 2023(10655)
- 2022(8805)
- 2021(8047)
- 2020(6883)
- 2019(15222)
- 2018(14240)
- 2017(27457)
- 2016(14807)
- 2015(16023)
- 2014(15712)
- 2013(15687)
- 2012(14381)
- 2011(12286)
- 2010(12001)
- 2009(10870)
- 2008(11576)
- 2007(9793)
- 2006(8204)
- 2005(7292)
- 学科
- 济(53902)
- 经济(53839)
- 管理(48049)
- 业(45937)
- 企(38034)
- 企业(38034)
- 财(34250)
- 方法(27488)
- 数学(24798)
- 数学方法(24599)
- 务(18976)
- 财务(18970)
- 财务管理(18909)
- 企业财务(17904)
- 贸(16305)
- 贸易(16300)
- 易(16037)
- 中国(15338)
- 农(14391)
- 财政(13691)
- 出(13352)
- 制(12908)
- 学(12728)
- 政(11153)
- 业经(10918)
- 银(10053)
- 银行(10014)
- 地方(9637)
- 农业(9275)
- 技术(9223)
- 机构
- 大学(202552)
- 学院(202453)
- 济(86491)
- 经济(85025)
- 管理(75931)
- 研究(67627)
- 理学(67096)
- 理学院(66358)
- 管理学(65256)
- 管理学院(64904)
- 财(52898)
- 中国(52349)
- 科学(42527)
- 京(40506)
- 农(40062)
- 财经(37842)
- 所(35461)
- 经(34503)
- 业大(33463)
- 农业(31877)
- 研究所(31686)
- 中心(31064)
- 江(29610)
- 经济学(28346)
- 财经大学(28037)
- 经济学院(26173)
- 北京(24414)
- 院(24240)
- 省(23189)
- 商学(22932)
- 基金
- 项目(141877)
- 科学(111469)
- 基金(107125)
- 家(96717)
- 国家(95955)
- 研究(95110)
- 科学基金(81723)
- 社会(64264)
- 社会科(61387)
- 社会科学(61369)
- 基金项目(57059)
- 自然(54691)
- 省(53937)
- 自然科(53600)
- 自然科学(53581)
- 自然科学基金(52677)
- 划(45664)
- 资助(43537)
- 教育(42886)
- 编号(34129)
- 重点(32223)
- 部(31975)
- 创(29817)
- 科研(28835)
- 发(28680)
- 国家社会(28534)
- 创新(28067)
- 计划(27518)
- 教育部(27287)
- 成果(26620)
共检索到297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淑萍 缪晴 甦叶
基于非处罚性监管的视角,考察财务报告问询函对收函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直接效应,以及与收函公司具有联结关系的公司会计稳健性的间接影响即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能提高收函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并对与收函公司具有审计师联结和高管联结关系的上市公司(简称“关联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产生积极的监管效应;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异质性会导致问询函监管效应的差异,即在交易所监管力度较强和社会信任环境更好时,财务报告问询函对收函公司及具有审计师联结关系的关联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影响更明显,但对具有高管联结关系的关联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丹
财务报告问询函作为重要的一线监管措施,从多个渠道影响着公司财务决策。本文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通过发挥治理效应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同时通过加剧融资约束提高现金持有,且治理效应渠道效果强于融资约束渠道。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收函企业投资不足现象得到改善,研发投入以及现金股利支付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在高收函频率、低公司治理水平情形下更明显。财务报告问询函降低现金持有水平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企业价值。文章将现金持有动机理论的应用范围拓展到了一线监管领域,揭示了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机制,为监管转型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决策问题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财务报告问询函 现金持有 治理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志南 韩超
基于中国A股2014—2019年的样本数据,考察了财务报告问询函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显著提升投资效率,且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能够显著抑制投资过度,但不会显著抑制投资不足,机构投资者持股在财务报告问询函的上述影响中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文将财务报告问询函引入了投资效率的理论研究,为相关监管机构出具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企业提升投资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莹 韩立岩 胡伟洁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我们将公司治理因素分成管理者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两个部分,然后研究管理者可控部分即公司特殊治理水平对财务报告稳健性产生的影响。在整合了各种无条件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控制了其中管理者不可控的部分后得到了公司特殊治理变量。通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数据的分组检验和坏消息增量反应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发现特殊治理水平越高的公司其财务报告的稳健性水平也越高。
关键词:
会计稳健主义 公司治理 特殊治理水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梅蓓蕾 郭雪寒 叶建芳
在重视信息公开,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新形势下,证监会各类行政处罚监管逐步转向交易所非行政处罚监管,问询函机制的作用凸显。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未研究问询函对企业行为的直接影响,而是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研究问询函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发现,同行业企业收到年报问询函会抑制本行业其他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当行业领先者收到年报问询函、行业竞争度越高时,问询函的行业溢出效应越强;非北上广深样本中,同地区企业收到年报问询函会抑制本地其他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法治环境越好、市场化程度越高,问询函的地区溢出效应越强。本文还发现当年报问询函内容与盈余管理相关时,问询函的溢出效应更强。
关键词:
问询函 盈余管理 溢出效应 威慑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运森 邓祎璐 李哲
从证监会的各类行政处罚性监管转向证券交易所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是近年来监管改革的趋势,本文以交易所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检验了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对审计质量的改进作用。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收到问询函后的年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提高,且不同问询函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当问询函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发表核查意见,涉及内部控制、风险和诉讼等内容以及问题数量越多或公司延期回函时,审计质量提高的程度更大;问询函对审计质量的改进作用还受到产权性质和政治关联的显著影响;此外,企业在收到问询函后事务所要求的审计费用提高。
关键词:
问询函 审计质量 交易所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超 罗昆 王玉法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4-2022年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当问询函内容越详细、问题数量越多时,对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作用便越显著;第二,问询函涉及现金、负债、会计政策、估值、利润调整、合规、担保和诉讼类等事项的词汇比例越高,其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便越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后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会损害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经营业绩;第四,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将降低同地区其他公司的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这种震慑效应在非核心城市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为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制度的治理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问询函的制度设计和监管实践,充分发挥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云虹 王高婧 王皓左
费用粘性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鲜有文献从财务报告问询函角度探究其对费用粘性的影响。选取2015—2021年沪深北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企业费用粘性的监管效果及其潜在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能显著降低企业费用粘性,且这一效果主要通过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得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企业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在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降低企业费用粘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敏 陈柯帆 闫明杰
与证监会的各项处罚性监管措施不同,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属于非处罚性监管,以问询的性质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其信息披露。本文以2014—2017年5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实证检验了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缩小样本,以收到问询函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当年收到问询函的数量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收到的问询函越多,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海林 付文博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业务关系、资金关系和信息关联。企业被交易所问询会影响外界对它的风险判断和感知,进而可能影响下游客户管理层对本企业经营风险、发展稳定性和未来业绩的预期,引起客户管理层语调的变化。研究发现,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问询函监管能够通过供应链传导到下游客户,提高客户管理层语调的积极性。分析也发现,交易所对企业监管问询改善了下游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提升和优化客户信息环境影响了客户的管理层语调。而且这种影响还因客户企业的性质、客户在被问询企业的采购占比、客户管理层的自信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本研究证明了交易所一线监管的治理作用可以通过供应链向下游企业传导,具有治理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华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经营行为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经营状况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在公司资产大幅缩水的前提下,会计稳健性自身的矛盾和局限性逐渐显著。本文在财务报告披露公司资产大幅缩水信息这一前提下,对会计稳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财务报告披露公司资产缩水信息与会计稳健性的关联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财务报告在披露公司资产大幅缩水信息的前提下,如何保持会计稳健性。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资产大幅缩水 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法亮
审计任期过长可能会产生审计师自我满足、动力缺失、不严格执行审计程序等问题。为了合理的确定审计任期,提高财务报告的稳健性,本文以"四大"和"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对比样本组,实证检验了审计任期的延长对财务报告稳健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延长审计任期,会降低事务所的风险控制水平,对财务报告稳健性带来消极影响。相比于非"四大"会计事务所",四大"更多地考虑了其市场份额以及信用问题可能带来的损失,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在中长期的审计期中,他们对客户财务报告的稳健程度要求更高。
关键词:
审计任期 风险控制策略 会计稳健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许文静 孔藤藤
发送监管问询函,要求上市公司就相关事项进行说明,是证券交易所实施信息披露监管的重要方式。本文以股价同步性作为衡量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指标,实证分析交易所问询监管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问询监管显著降低了受问询公司的股价同步性,使其股价更多地反映公司层面的特质性信息,提升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第二,问询监管存在溢出效应,与受问询公司同行业,或与其具有审计、董事联结关系的未受问询公司的股价同步性也会随之降低;第三,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问询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信息披露质量低、外部监管弱的公司,问询监管提高股价信息效率的作用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一是进一步完善问询监管制度,不断提升监管治理的效果;二是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通过抓典型、严问责,强化监管震慑效应;三是重点关注信息披露质量弱、外部监督力度低的上市公司,以达到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的目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雪松 王琬婷 李闻
以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研究交易所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CFO离职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报告问询显著提高了CFO离职的概率,且针对前一年年报或当年季报/半年报的收函总数越多,CFO离职概率越高。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差、外部制度环境好的情况下,财务报告问询对CFO离职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财务报告问询主要提高了执行能力较弱CFO的离职概率,CFO离职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同时,当继任CFO执行能力较强时,股价崩盘风险会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制度能够发挥信息和监管效应,通过高管人员CFO的变更,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问询函 CFO离职 信息披露 股价崩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安敏 韩忠雪
以我国2010—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性及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会计稳健性;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财务信息披露 披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