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3)
2023(6536)
2022(5469)
2021(5109)
2020(4452)
2019(9763)
2018(9593)
2017(18386)
2016(10224)
2015(11420)
2014(11423)
2013(11339)
2012(10474)
2011(8956)
2010(9188)
2009(8800)
2008(9454)
2007(8382)
2006(7393)
2005(6980)
作者
(27087)
(22764)
(22414)
(21805)
(14592)
(10819)
(10290)
(8587)
(8561)
(8341)
(7677)
(7631)
(7495)
(7407)
(7380)
(6858)
(6658)
(6625)
(6552)
(6450)
(5681)
(5551)
(5333)
(5232)
(5168)
(5142)
(5109)
(5067)
(4514)
(4417)
学科
管理(44510)
(38335)
(36809)
经济(36720)
(35786)
企业(35786)
(32254)
(18117)
财务(18097)
财务管理(18045)
企业财务(17364)
(16153)
方法(15791)
数学(13602)
数学方法(13515)
财政(13430)
(11301)
(10687)
中国(10588)
体制(10079)
业经(9049)
(8943)
(8258)
银行(8253)
(7660)
制度(7657)
(7639)
(7547)
(7432)
金融(7430)
机构
大学(140830)
学院(139977)
(60054)
经济(58806)
管理(54016)
理学(45688)
理学院(45276)
管理学(44777)
研究(44696)
管理学院(44495)
(44210)
中国(37602)
财经(29908)
(28803)
(26980)
科学(23192)
(22394)
(22178)
财经大学(21989)
中心(20481)
经济学(19118)
研究所(18700)
北京(18377)
(17767)
经济学院(17165)
(16912)
业大(16214)
(16107)
(16012)
商学(15794)
基金
项目(85029)
科学(67847)
研究(64270)
基金(63949)
(53999)
国家(53562)
科学基金(47182)
社会(42716)
社会科(40570)
社会科学(40555)
基金项目(33374)
(31944)
教育(29670)
自然(29300)
自然科(28646)
自然科学(28638)
自然科学基金(28171)
(26462)
资助(26181)
编号(25319)
(23233)
成果(22233)
(20266)
重点(18977)
(18598)
教育部(18147)
国家社会(18027)
(17871)
课题(17544)
人文(17476)
期刊
(70333)
经济(70333)
研究(49109)
(44231)
中国(31985)
管理(22230)
学报(18671)
(18221)
金融(18221)
财经(16729)
科学(16613)
(16330)
大学(15472)
学学(14724)
(14042)
财会(12396)
会计(12208)
教育(11739)
经济研究(11486)
技术(10591)
农业(10067)
业经(9418)
(9164)
问题(8718)
(8694)
财政(8694)
通讯(8324)
会通(8312)
(7071)
理论(6960)
共检索到229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玲  
终极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有利益侵占动机,特别是当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小时,其侵占动机越强烈。财务报告透明度是一个能综合代表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产出变量,能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抑制终极控制股东的利益侵占动机。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对终极控制股东利益侵占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越高,终极控制股东的利益侵占比例越低,并且当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较小时,财务报告透明度对利益侵占的治理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加大企业内外部治理力度以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是抑制终极控制股东利益侵占的重要制度安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昊  
高透明度的财务报告能够缓解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文章以股市大跌期间的股票回报率衡量投资者保护程度,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替代变量,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透明度的财务报告能够减少投资者在股市大跌期间的损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秋  
承袭La Porta等(1999)的终极控制权论,实证考察了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以及终极产权性质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增加了终极控制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和能力,并进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和透明度;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与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更加严重,其主动提高透明度的动机更小,信息透明度更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终极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进而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内部重要的代理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终极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对利益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所有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低;终极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高;终极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利益侵占水平就越高。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关终极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亮亮  吕翠玲  
以2002~2009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720个观测值为样本,实证研究终极股东控制权防守和利益侵占动机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极股东控制权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度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考虑控制权防守和利益侵占动机的交互影响后发现,相对于高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度组,终极股东控制权与资本结构在低偏离度组中更敏感,相对于高控制权组,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度与资本结构在低控制权组中更敏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忠海  周晓苏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2552个公司年度为样本,以FASB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基础,对财务报告透明度进行了实证度量,研究了控股股东动机与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避亏动机、再融资动机和高管更换动机能够显著降低财务报告透明度,而且这三种动机并没有对控股股东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控股股东的扭亏动机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的掏空与扶持行为,从而显著提高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加强市场监管,能够显著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洪彬  朱晓英  李晶晶  
本文以2010年至2011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财务报告透明度、独立审计与大股东资金占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报告透明度对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有积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这一结论仅在低审计质量样本中成立;在高审计质量中,该结论并不成立。因此,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对于审计市场尚不太成熟、审计质量普遍不太高的我国证券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小林  林昕  
本文采用2001年至200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17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大股东侵占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化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更高;而存在大股东侵占现象的公司,其信息披露透明度更低;董事会独立性越强,规模越大,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大股东制衡效果越高,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国有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比民营企业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进营  
财务报告作为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信息的最重要渠道,在保护投资者知情权、进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财务报告在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红  杨凌霄  
金字塔股权结构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之中,并以其复杂的结构降低公司透明度,隐藏终极股东身份,发挥放大控制权的杠杆效应,加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以2008年至2010年我国大宗股权转让事件为样本研究金字塔结构与终极股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字塔形态特征和内部权力结构对终极股东利益侵占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对大股东的监管势在必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由控制性股东一股独大而引发的利益侵占问题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遏制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控制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无限重复序贯博弈模型,可以揭示机构利润函数投资者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等因素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能力,从而全面考察机构投资者在防范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由控制性股东一股独大而引发的利益侵占问题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遏制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控制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无限重复序贯博弈模型,可以揭示机构利润函数投资者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等因素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能力,从而全面考察机构投资者在防范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肖成民  
以往文献主要关注制度质量这一制度环境特征对公司会计与财务行为的影响。文章将制度弹性概念引入会计与财务分析,在对制度弹性进行一般性描述和来源分析的基础上,以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为例,阐释了制度弹性对公司行为的影响,并指出了建立和维持政治关系是控股股东寻求和利用制度弹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制度弹性概念的引入将有助于会计与财务研究更全面地解读制度环境对公司行为的影响,以及公司行为与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