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3)
2023(8284)
2022(7194)
2021(6723)
2020(6008)
2019(13685)
2018(13268)
2017(25735)
2016(14386)
2015(16292)
2014(16424)
2013(16337)
2012(15378)
2011(13575)
2010(13801)
2009(12692)
2008(13215)
2007(11971)
2006(10158)
2005(9043)
作者
(41555)
(34816)
(34774)
(33436)
(21844)
(16612)
(16118)
(13558)
(12805)
(12445)
(11724)
(11680)
(11114)
(10997)
(10959)
(10895)
(10857)
(10317)
(9998)
(9981)
(8738)
(8515)
(8486)
(7967)
(7840)
(7820)
(7733)
(7702)
(7126)
(7082)
学科
(56038)
经济(55978)
管理(45390)
(42248)
(35146)
企业(35146)
(30561)
方法(28909)
数学(25778)
数学方法(25573)
(16423)
(15964)
财务(15950)
财务管理(15893)
中国(15318)
(15195)
企业财务(15180)
财政(13186)
地方(11882)
业经(11628)
(11572)
(10960)
银行(10923)
(10775)
(10638)
(10400)
贸易(10396)
(10290)
农业(10148)
(10087)
机构
大学(203057)
学院(201839)
(82420)
经济(80663)
管理(76607)
研究(67515)
理学(65959)
理学院(65218)
管理学(64205)
管理学院(63819)
中国(52712)
(48581)
(42092)
科学(41731)
(37302)
(35140)
财经(34634)
中心(31846)
研究所(31534)
业大(31438)
(31341)
(31274)
农业(29551)
北京(26156)
经济学(25763)
财经大学(25507)
(25058)
师范(24789)
(24093)
经济学院(23587)
基金
项目(131920)
科学(102638)
基金(95468)
研究(95193)
(83378)
国家(82681)
科学基金(70003)
社会(60257)
社会科(57112)
社会科学(57090)
(51840)
基金项目(51115)
自然(44939)
教育(44236)
自然科(43877)
自然科学(43862)
(43451)
自然科学基金(43120)
资助(38798)
编号(38700)
成果(32574)
(30006)
重点(29993)
(27562)
(27155)
课题(26441)
科研(26065)
教育部(25648)
创新(25458)
(25001)
期刊
(88574)
经济(88574)
研究(60566)
(44379)
中国(39808)
学报(34705)
(32959)
科学(29343)
大学(25904)
学学(24591)
管理(24511)
农业(21871)
(19474)
金融(19474)
教育(18426)
财经(17677)
技术(15705)
经济研究(15095)
(15058)
业经(13510)
财会(12208)
问题(12024)
(11837)
会计(11368)
(11290)
技术经济(10099)
理论(9799)
(9657)
统计(9361)
商业(8834)
共检索到301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庆杰  余春宏  
当前,关于财务报告中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已相当丰富,对于会计信息虚假披露原因的分析已涉及到公司自身特征、国家的制度因素等多个方面。但对于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因素方面(这里是指会计信息舞弊的主体,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人和始作俑者)的研究相当缺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胡华夏  韩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领域中的财务舞弊行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复杂程度上都愈发猖獗,而且变得日益国际化。据《商业周刊》报道,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公司财务丑闻曝光的范围和规模超过了大萧条以来的任何时期,1995~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关亭  
本文选择1999—2004年度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影响财务报告舞弊的压力和机会因素,发现避免T处理、退市是其主要压力,股权集中度较高、独立董事比例较低、董事会会议次数较少、董事会成员持股量较少、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监事会无效、变更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则为财务报告舞弊提供了机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晶晶  
近几年,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愈演愈烈。这些舞弊行为的发生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使投资者丧失了信心和积极性,歪曲了企业的价值,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文章从公司治理、政府监管、外部审计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角度,结合我国现状对财务报告舞弊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建立在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上的定量识别方法和建立在法律法规界定的漏洞、公司信用评价等基础上的定性识别方法,即定量识别和定性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识别,以提高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率,进而提出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措施。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董红星  
财务报告舞弊大多是组织舞弊,本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实施舞弊的组织是财务报告舞弊的道德责任主体。工具理性和道德冷漠是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组织伦理根源,这种舞弊行为基于组织间合谋得以形成和放大。当财务舞弊由组织来实施时,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转有赖于外部监管和伦理治理的有机结合,组织自身应成为首要的组织伦理建设对象。在组织伦理建设中,应将伦理文化作为组织伦理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伦理制度化保障伦理文化落地,以在组织内形成有效的伦理气氛,提高员工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推理能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慧璇  朱君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其长期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选择2000~2011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被处罚的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22家,共计237个统计样本,从行业特征、舞弊类型、舞弊并发性和持续性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进行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多集中于制造业,在舞弊类型上以推迟披露为主并具有并发性,在舞弊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丁友刚  郝玉芹  
舞弊风险的评价是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告审计中能否有效查出舞弊的关键环节。学术界对这个方面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舞弊警戒信号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准确评价舞弊风险水平的能力。本文主要就财务报告中的舞弊动因与警戒信号等问题作深入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大楷  
在证券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无论是资本市场相当发达的美国,还是资本市场起步不久的中国,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都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以1996—2006年间受到中国证监会或财政部公开处罚的94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存在的压力、机会、借口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据此,论文提出了治理舞弊的"四不为"对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革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资本市场和会计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研究领域,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借鉴企业舞弊三角理论,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发展了经典的企业舞弊三角论,解释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形成机理,试图为我国财务报告舞弊的综合防范与治理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光勇  
审计作为防范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社会经济机制之一 ,其本身的健康运行十分重要 ,审计合谋的存在使得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体系失去了最后屏障。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共生有其内在机理与外界环境条件。压力、机会与集体理性辩解构成审计合谋需求方———财务报告舞弊的一般机理 ,契约机制的激励失衡、无序竞争的生存压力、对“干净”审计意见的寻租则形成审计合谋供给方的生成机理 ,二者的耦合导致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形成共生系统;契约诚信的缺失、市场监管体制的缺陷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未能最终完成则是中国会计市场中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存的特殊外界因素。基于审计合谋控制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 ,必须从审计意见供给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美珍  
以银广夏舞弊案为例,分析行业政策频繁变化者、盈余减去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差值指标为负数者、一些非同寻常的大额和获利丰厚的关联方交易者、内部控制制度混乱者,其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居大。在治理对策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审计委员会”是首要环节;“衡量内部控制结构、评估管理阶层的诚信、现场调研及利用专家工作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是基础;“合理划分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强化CPA的鉴证职能”是外部背景;“启动民事赔偿机制”是法律保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经理人员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已不能完全解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大股东控制了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获取私人收益,财务报告舞弊是隐瞒大股东行为的手段。本文以截至到2005年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与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性,从股权制衡与培育大股东诚信义务方面提出了治理大股东行为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管新成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危害极大。本文力求较系统地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动机、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以及识别、遏制舞弊的方法,旨在对信息使用者有所帮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钟远文  王玉蓉  
本文在对财务舞弊的国内外文献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剖析了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政府行为缺失等影响因素,提出加强政府法律法规建设的完整和及时性,提高其行为透明度,完善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建立监管理体系等,是解决我国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