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
- 2023(2050)
- 2022(1667)
- 2021(1676)
- 2020(1532)
- 2019(3364)
- 2018(3322)
- 2017(6345)
- 2016(3726)
- 2015(4238)
- 2014(4304)
- 2013(4366)
- 2012(4120)
- 2011(3247)
- 2010(3360)
- 2009(3016)
- 2008(3514)
- 2007(2981)
- 2006(2637)
- 2005(2316)
- 学科
- 财(22073)
- 管理(16650)
- 业(13682)
- 企(12539)
- 企业(12539)
- 财政(11905)
- 济(9888)
- 经济(9871)
- 务(9733)
- 财务(9731)
- 财务管理(9686)
- 政(9443)
- 企业财务(9297)
- 制(5837)
- 中国(4993)
- 制度(4516)
- 度(4516)
- 方法(4249)
- 税(3964)
- 体(3949)
- 税收(3698)
- 收(3660)
- 体制(3621)
- 数学(3617)
- 地方(3581)
- 数学方法(3555)
- 农(3463)
- 策(3375)
- 银(3116)
- 银行(3116)
- 机构
- 学院(41035)
- 大学(40105)
- 财(20500)
- 济(17362)
- 经济(16943)
- 管理(14725)
- 研究(14007)
- 中国(13327)
- 理学(12020)
- 理学院(11916)
- 管理学(11727)
- 管理学院(11655)
- 财经(11109)
- 经(9933)
- 财政(8683)
- 京(8353)
- 财经大学(7786)
- 政(7571)
- 江(7474)
- 科学(7350)
- 所(7275)
- 中心(7009)
- 省(6848)
- 研究所(5693)
- 会计(5606)
- 北京(5602)
- 州(5501)
- 部(5217)
- 经济学(5209)
- 院(5164)
共检索到79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马梅芝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揭示或表述财务信息的总结性书面文件。财务报告主要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由于财务报告必须遵循公认的会计准则,一般能向投资人提供可靠、相关、真实、公允并具有透明度和可比性的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魏海丽
本文评价了现行财务报告的主要缺陷,然后探讨了改进财务报告的相关问题。认为对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的改进应采用渐进式,并主要从扩充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现行财务报告 改进 及时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海虹 冯雨
21世纪初,美国爆发的财务丑闻掀起了人们对财务报告改革的热议和争论。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级贷危机进一步为会计界人士提供一个思考的契机。FASB和IASB也联合起来对相关问题研究,2008年10月共同发布"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讨论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峻松 王春芳
内部控制缺陷是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按来源的不同,内部控制缺陷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会降低,且无论是运行缺陷还是设计缺陷都会降低其财务报告质量,但设计缺陷降低其财务报告质量的程度更大。与预期不一致的是,内部控制缺陷得到修复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反而进一步降低,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的修复并没有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路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及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财务会计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到了21世纪,社会发展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由于环境的变化,学术界和财务报表使用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传统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决策有用性正在下降,纷纷要求改进甚至彻底改革现行的传统财务报表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家澍 杜兴强
一、改进财务会计与报告:关注公司治理因素 财务报告的改进,作为会计领域内一个令人瞩目的论题,吸引着会计理论及实务界的普遍关注。透过20世纪70年代以来财务会计及财务报告的发展,可以发现财务报告的改进始终在环境变化的需求和会计特有的程序与技术的限制之间踯躅地发展着。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李瑞敬
本文以2012、2013年按照相关规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926家深市主板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与披露后的经济后果结合起来分析发现,在被相关监管机构强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情况下,研究期间样本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财务报告质量会显著影响股票市场反应,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却不会引起市场的显著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告质量 市场反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高良 齐保垒 李留闯
本文以2008年深市494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更不完善;经历审计师变更和财务报告重述的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另外,聘请的审计师质量越高,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小。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齐保垒 田高良 李留闯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如果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无论是管理层无意识的误报财务信息还是出于自身利益的目的故意操纵财务信息,都会降低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利用2007年~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会计稳健性、应计质量和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3个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公司的经营特征和行业特征以及公司是否为国有控股和是否为ST公司后,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和应计质量均显著低于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但是这两类公司财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差别并没有得到很好证实。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齐保垒 田高良
以2007、2008沪深两市219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把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分为经营复杂性、会计风险和内部控制建设三个方面。在控制上市公司是否为国有和是否为ST或*ST后,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更不完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大力 罗果信
以日本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导致审计收费存在"粘性"。研究结果表明: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在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后,审计师对其也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相对于没有整改的公司,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的公司收取了较低的审计费用。研究结论揭示出不仅在美国资本市场,在日本资本市场上也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了审计费用存在"粘性"。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研究,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审计师在实务中对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运用,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和修改审计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寿喜 韩丹
本文从审计意见的四种不同类型入手,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审计意见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发现:多种内部控制风险都存在于财务报告的编制及对外报告阶段,且多数为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是否亏损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正相关。企业当年流通股市值与非流通股账面价值之和的自然对数、年末总收入的自然对数、是否交叉上市、是否为四大国际所处于东部地区的企业与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胡大力 罗果信
以日本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导致审计收费存在"粘性"。研究结果表明: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在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后,审计师对其也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相对于没有整改的公司,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的公司收取了较低的审计费用。研究结论揭示出不仅在美国资本市场,在日本资本市场上也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了审计费用存在"粘性"。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研究,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审计师在实务中对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运用,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和修改审计准则提供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饶晓秋
我国现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审计委托制度,存在着委托人就是被审计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制于被审计人或经营管理者等四个矛盾,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退出了出资者代表的委托人位置。恢复政府这一位置,实行招标制,由政府职能部门组成招标机构,对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招标,建立公开公平招标制度,是解决现存报表审计委托制度缺陷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
年报审计 委托 招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万福 林斌 刘春丽
COSO(2013)内部控制框架扩展了报告目标,更加关注治理问题,强调治理层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文章基于中国情境,以盈余质量为核心,探讨了不同性质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会导致更大的盈余噪音和更多的异常应计,这种负面效应主要由治理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引起,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的作用相对较小,当会计层面和治理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同时存在时,负面影响最大。这些结果支持了COSO新框架更关注治理问题的理念,意味着治理层面内部控制有效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的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