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0)
- 2023(7220)
- 2022(5876)
- 2021(5606)
- 2020(4780)
- 2019(10819)
- 2018(10434)
- 2017(20413)
- 2016(11034)
- 2015(11903)
- 2014(11883)
- 2013(11682)
- 2012(10854)
- 2011(9259)
- 2010(9618)
- 2009(8762)
- 2008(9441)
- 2007(8528)
- 2006(7410)
- 2005(6752)
- 学科
- 济(41796)
- 经济(41760)
- 管理(41713)
- 业(40528)
- 企(36261)
- 企业(36261)
- 财(30237)
- 方法(19066)
- 务(16938)
- 财务(16920)
- 财务管理(16870)
- 数学(16516)
- 数学方法(16361)
- 企业财务(16298)
- 财政(12619)
- 制(11930)
- 中国(11705)
- 政(10135)
- 农(9609)
- 业经(8851)
- 银(8851)
- 银行(8843)
- 策(8522)
- 地方(8486)
- 行(8133)
- 体(7991)
- 学(7921)
- 融(7705)
- 金融(7705)
- 体制(6988)
- 机构
- 大学(151546)
- 学院(151350)
- 济(62855)
- 经济(61492)
- 管理(58787)
- 理学(50489)
- 理学院(49943)
- 研究(49324)
- 管理学(49167)
- 管理学院(48863)
- 财(41867)
- 中国(39978)
- 京(30817)
- 财经(29057)
- 科学(28740)
- 经(26292)
- 所(25191)
- 江(22913)
- 农(22399)
- 中心(22188)
- 研究所(22104)
- 财经大学(21436)
- 业大(19731)
- 北京(19328)
- 经济学(19212)
- 州(18465)
- 院(18007)
- 商学(17605)
- 商学院(17468)
- 农业(17429)
- 基金
- 项目(96379)
- 科学(76493)
- 基金(72317)
- 研究(68493)
- 家(63031)
- 国家(62494)
- 科学基金(54294)
- 社会(44577)
- 社会科(42496)
- 社会科学(42476)
- 基金项目(37656)
- 省(36164)
- 自然(36096)
- 自然科(35310)
- 自然科学(35302)
- 自然科学基金(34711)
- 教育(31743)
- 划(30762)
- 资助(30198)
- 编号(26240)
- 部(22059)
- 成果(21986)
- 重点(21695)
- 性(20312)
- 创(19984)
- 教育部(19280)
- 发(19039)
- 国家社会(18697)
- 科研(18658)
- 人文(18656)
共检索到23606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敦力 魏霄
本文依据企业契约论的观点,将财务战略视作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与要素所有者缔结的一种内生性不完备财务契约集,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受制于战略性财务契约缔结和履行的实际状态,具有状态依存特征。研究发现,企业财务战略的可实现性能够通过专用性资产的投资规模进行信号传递和解读,事前较大规模的专用性资产投资不仅能增强财务契约的可置信性,提高缔约效率,而且有助于财务战略的稳定性贯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毅 程新生 武毓涵
控制性股东向上市公司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产生了资产专用性问题,资产专用性的特性使资产投资方的违约成本增加。控制性股东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上市公司进行专用性投资,向契约各方传递了一种可置信承诺,承诺对契约的履行,减少投机行为以保证契约双方的利益实现。然而,资产专用性的行为效应存在着噪音,两权分离是一个研究视角,随着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加大,控制性股东因为获得超额收益而不惜牺牲中小股东的利益,使约束力减弱。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可置信承诺 行为 约束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蒂莫西·弗莱 沈永福
没有人会质疑有保障的产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使用两组来自俄罗斯公司管理层的原始调查数据,评价了影响产权安全的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大多数管理者认为,在处理同私人部门之间的纠纷时,国家仲裁法庭可以起到作用,但是很少有管理者指望在其与政府官员发生冲突时这些法庭也能够保护他们的权利。不过,这些管理者相信,国家仲裁法庭能够约束政府官员的投资冲动,甚至控制政府机构的可视效能。因而,加强对政府部门的控制可以增强产权的安全性并提升国家能力。这些结论深化了对诸如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有保障的产权的起源、国家能力的本质、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和法律改革程序等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可置信承诺 产权 俄罗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莹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政治集权下的财政分权改革。财政分权增强了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激励,导致地方政府间争夺经济资源的竞争。这种竞争提高了救助低效率国有企业的机会成本,可以作为一种承诺机制,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国有企业 硬预算约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帅萍 孟宪忠
近年来,供应商管理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大多数企业长期以来忽视供应商管理,却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实事。对此,文章利用供应商战略组合模型找出了供应商管理的核心问题,并从委托代理模型中分析了企业与供应商中的机会主义及其对应的交易困境,指出走出困境的方法在于受到市场与规范约束的可置信承诺。文章试图发掘中国企业实践和理论间距大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供应商管理 汽车企业 机会主义 承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英武 高彦彦
本文把期权式合约的思想引进订单农业,分析订单农业的自我履约机制。期权式合约可以使农户的收益"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从而有效地降低农户的违约风险。但是这种绩效的前提是企业做出的承诺必须是可置信的。通过向农户进行专用性投资,企业可以显著地提高自身承诺的可置信程度,从而建立"互相锁定"的关系,促进签约双方形成有效的自我履约机制。
关键词:
订单农业 期权式合约 可置信承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德胜 李维安
网上拍卖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囚徒困境问题,而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也不是很完善,在法律不完善的环境下,卖方和拍卖网站建立了商盟等制度来增进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商盟以其集体声誉作为抵押向买家承诺商盟成员不会欺骗卖家;如果商盟成员有欺骗行为,商盟会对成员进行处罚。商盟的存在增强了买家可以实施的惩罚力度,加强了声誉机制的作用。本文从而说明了在公共秩序缺失的情况下,私人部门自发地设计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提供可置信承诺,从而保证了契约执行;私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替代公共秩序的作用。
关键词:
集体声誉 可置信承诺 网上拍卖 商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志刚
本文通过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比较了股东价值导向下管理人员基于激励合约设计的努力程度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下基于讨价还价合作博弈分享产出制度下的管理人员努力程度。我们证明,给定其他条件相同,如果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结合形式成为决定企业性质的关键,选择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激励合约设计将更为有效;如果人力资本之间的结合形式成为决定企业性质的关键,则选择基于讨价还价的控制权分享将更为有效。上述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多合伙制企业以基于讨价还价的控制权分享形式出现,而很多外部投资者聘请管理人员经营的现代公司则以激励合约设计形式出现的现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来福
本文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典型事实,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与实证研究,分析了公众预期对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文章的结论表明,由于政策效果的事前不可观测与事后执行当中的逆转,房地产调控政策成为不可置信的承诺;在社会公众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政策承诺的不可信导致调控政策失效;预期与政策承诺的不可信是房价的G ranger因,且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预期与政策承诺的不可置信性对房地产价格有着长期的正向动态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渐增加。
关键词:
预期 不可置信的承诺 房地产业政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凌玲 章璐璐
知识员工大多具有较强的职业承诺和较弱的组织承诺。如何一体化提升知识员工的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一直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以培训作为切入点,以385名知识员工为样本,将职业承诺作为中介变量、内部可雇佣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培训对知识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正向影响知识员工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职业承诺在培训与组织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可雇佣性正向调节培训与组织承诺、职业承诺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窦炜 Sun Hua 方俊
以我国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重组交易事件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在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交易中是否具有更低的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以及选聘独立财务顾问是否有助于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的不利影响。同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特征独立财务顾问的差异及经济后果。研究结论显示:管理层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更大可能会对目标企业虚高的业绩承诺水平和盈利能力过于乐观,因而在并购交易完成后更容易面临业绩承诺不可靠的风险;整体而言,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并没有使目标企业的业绩承诺不可靠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独立财务顾问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风险过滤职能;选聘独立财务顾问确实能显著提高存在管理层过度自信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可靠性,说明独立财务顾问确实能有效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区分独立财务顾问的特征后发现,选聘目标企业所在地的独立财务顾问能更有效地缓解业绩承诺不可靠问题,但高声誉的独立财务顾问并没有呈现出更大的优势,表明上市公司在选聘独立财务顾问时,更注重地域特征,而非高声誉的独立财务顾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兴宇 王满
业绩承诺协议是并购重组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契约安排,关系着并购重组活动的成败。因此,对业绩承诺协议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签订了业绩承诺协议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考察并购方董事会财务专业性对业绩承诺协议方式与方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并购方的董事会财务专业性强,会降低业绩承诺协议中的业绩门槛,更多地要求股权补偿和补对价的补偿条款,且这种作用关系在签订单向业绩承诺的情况下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会财务专业性可以通过影响业绩承诺协议的上述设定最终提升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有关业绩承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还对防范重大资产重组中业绩承诺协议所隐藏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鲍群 赵秀云
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角度考察企业储备财务柔性的真实动机,研究发现,供应商的关键客户的关系交易越集中,其储备财务柔性的动机越强。进一步,基于企业间关系专用性投资特性来辨别承诺性和预防性动机后发现,随着企业关系交易集中度的增加,企业保持较高的现金柔性水平偏向于对风险的预防,而保持较高的负债融资柔性水平偏向于对关键客户的战略性承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利 陈立新
文章对公司破坏性创新战略的资源承诺障碍、资源承诺推动要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论述了基于威胁认知的资源承诺机制所带来的管理行为刚性特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磊 陈靖 董明
目前,应用有限资源进行快速、准确、合理的实时承诺与履约客户订单是大部分生产企业运营的痛点问题。本文在可承诺量的预分配策略与占用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可承诺量的释放策略,并考虑两客户等级建立三阶段模型用于生产资源不足场景下企业实时决策订单承诺。数值分析发现可承诺量预分配策略、占用策略与释放策略可以提高企业对优质客户的服务水平,降低订单到达的波动性对利润的影响。同时,可承诺量的释放策略可以在保证对优质客户的高水平服务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由于预留资源而带来的利润损失。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