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2)
2023(4259)
2022(3473)
2021(3480)
2020(2843)
2019(6503)
2018(5879)
2017(11378)
2016(6366)
2015(7154)
2014(6942)
2013(7033)
2012(6378)
2011(5152)
2010(5462)
2009(4903)
2008(5353)
2007(4712)
2006(4177)
2005(3788)
作者
(15476)
(12982)
(12921)
(12448)
(8412)
(6117)
(5883)
(4893)
(4765)
(4632)
(4412)
(4283)
(4271)
(4203)
(3930)
(3848)
(3838)
(3784)
(3703)
(3673)
(3167)
(3061)
(3049)
(3018)
(2885)
(2868)
(2861)
(2831)
(2563)
(2468)
学科
(32108)
管理(30480)
(29486)
(29485)
企业(29485)
(20664)
经济(20620)
(16897)
财务(16887)
财务管理(16839)
企业财务(16284)
财政(12162)
方法(9970)
(9737)
(9235)
数学(8567)
数学方法(8535)
(7184)
(7011)
中国(6885)
体制(6720)
(5863)
业经(5581)
公司(5139)
农业(4875)
制度(4703)
(4703)
收入(4567)
地方(4334)
(4175)
机构
学院(81469)
大学(80634)
(33450)
经济(32824)
管理(32499)
(29645)
理学(27916)
理学院(27679)
管理学(27461)
管理学院(27290)
研究(23224)
中国(20935)
财经(18944)
(17182)
(15509)
财经大学(13976)
(12808)
科学(11744)
(11562)
中心(10888)
商学(10625)
商学院(10559)
经济学(10250)
会计(9845)
北京(9786)
(9774)
研究所(9405)
财政(9387)
经济学院(9338)
(8909)
基金
项目(47850)
科学(38154)
研究(37150)
基金(35953)
(29769)
国家(29461)
科学基金(26594)
社会(24618)
社会科(23431)
社会科学(23424)
基金项目(18953)
(18136)
教育(17236)
自然(16333)
自然科(15982)
自然科学(15978)
自然科学基金(15751)
编号(14851)
资助(14676)
(14599)
成果(13167)
(11711)
(11317)
重点(10508)
(10479)
教育部(10407)
国家社会(10316)
人文(10302)
项目编号(10184)
(10135)
期刊
(39177)
经济(39177)
(32728)
研究(28304)
中国(18414)
管理(13101)
财经(10514)
学报(10343)
财会(10305)
(9950)
金融(9950)
会计(9949)
(8816)
大学(8699)
科学(8423)
学学(8353)
(7928)
(7099)
财政(7099)
经济研究(7092)
通讯(7019)
会通(7014)
教育(6578)
(6157)
业经(5456)
(4974)
农业(4899)
技术(4868)
(4811)
问题(4542)
共检索到134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和丽芬  张旭蕾  王巧义  
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脱困后其业绩如何提升并保持相应增长,当前的学术界研究极少涉及。本文针对2003~2013年被ST的上市公司脱困后5年的业绩进行研究后发现:产业结构调整、机构投资者持股、关联交易对公司脱困后的业绩提升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公司治理对脱困后业绩未能发挥作用。因此,困境公司脱困以后其业绩的提升需要公司与外部的共同努力:公司应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重组效率、增加资本密集指数,外部则需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规范关联交易、强化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洁  
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股权特征与财务困境公司脱困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对财务困境公司的业绩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国有产权虽然对脱困也存在积极影响,但相关度不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晓静  李晨雨  
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众多企业面临着衰败、倒闭或者破产。截至2009年4月1日,我国沪、深两市共有142家上市公司宣布推迟披露2008年年报,占上市公司总数的近10%,大大超出了投资者的预期,其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导致企业实际报表数字与预期相差较远。由此,财务困境的识别及防范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吕长江  韩慧博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财务困境间接成本及其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以后业绩变化的情况,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间接财务困境成本显著为正,从总体来看,公司的间接困境成本大约为企业价值总额的25%-36.5%之间,资本结构对这种业绩的变化所引起的困境间接成本具有显著影响。负债率越高的企业,在困境期内将损失越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玲  曾志坚  
本文以2000年重组公司为例,采用ROI、EPS、ROE指标,结合资本结构对非ST公司与ST公司的重组绩效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用一个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对ST公司的重组绩效进行了验证,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不管是非ST公司还是ST公司重组的绩效并不理想,资本结构需要调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虹雁  沙俊  许未  
选取沪、深两市20102014年首次被ST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配对样本检验法和独立样本检验法对样本进行检验,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并确定可有效测度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脱困的相关指标。研究发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营运能力的总资产周转率、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和发展能力的净资产同比增长率等财务指标可有效测度ST上市公司是否脱离财务困境;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控股股东性质为国有企业时,ST上市公司更容易摆脱财务困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章之旺  
本文以行业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困境的替代变量,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公司业绩之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采取保守融资策略的竞争对手,选择高杠杆的公司丧失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本文的实证结果为财务困境成本的存在提供了新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琼  柯大钢  
ST公司在脱离困境后的长期绩效如何,是投资者、债权人和证券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以ST后第一年就实现了摘帽的35家公司为样本,选取这些公司摘帽前一年、摘帽当年和摘帽后第一年至第三年共五年的财务指标,运用定比和环比分析方法考察了其长期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这些ST公司虽然从盈利能力上看经过重组达到了摘帽的要求,但实际上在重组摘帽后资金严重不足,没有持续发展能力,从长期看其业绩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和丽芬  许聪  张旭蕾  
ST公司的不同重组选择方式会对其脱困后的业绩水平产生影响。放弃式重组在脱困当年、脱困后第1至2年的业绩最好,内部重组在脱困后第3至5年的业绩水平最高。放弃式重组获得最高水平的中长期脱困业绩,内部重组获得居中水平的长期业绩,支持性重组则获得了中等水平的中期业绩和最低水平的长期脱困业绩。因此,ST公司确定重组脱困策略时应分析困境形成原因,明确重组目的,选择合适的重组方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丽琼  
以1998-2002年期间被ST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根据其ST两年后的摘帽情况分为摘帽与没有摘帽两组,比较这两组公司在争取摘帽过程中采取重组战略的频率、强度,结果表明,摘帽公司比没有摘帽公司更积极、更多地采纳了有前景的、扩张的和聚焦在外部市场的兼并收购战略,而没有摘帽公司则忙于剥离、置换等激进战略。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摘帽公司采取的兼并收购有助于其摘掉ST的帽子,而没有摘帽公司采取的资产剥离、资产置换等战略并没有增加摘帽的几率,另外,负债程度对于ST公司的摘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翠平  
指出了热力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困难的思路和办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瞿世民   周祖根  
上海只有成为航运中心,才能真正成为贸易中心;只有成为贸易中心,才能真正成为金融中心.然而,今天,上海港货物总吞吐量在下降,外贸吞吐量在下降,货物中转量在下降……发展前景确实可忧.为此,专家们在思考,在探索,在呼吁:科学拟定建港方案,切实落实建港方案,迅速将上海真正建成世界级的航运中心.这是急中之急,重中之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辉  崔飚  
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与正常经营的公司有着内外环境的差异,它导致公司治理对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影响都不相同。以中国2000年~2006年发生财务困境的19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中国公司治理因素对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的股权制衡度与公司财务困境成本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管理费用率与财务困境成本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两职合一、高管持股比例和违规行为与财务困境成本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对财务困境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并摆脱财务困境有所帮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舜  吕亚洁  
公司对冲是金融公司和非金融公司内部很重要的行为。在ModiglianiandMiller1958的假设下,公司对冲是一项多余的政策,然而,不完全市场的存在能解释公司对冲的原因诸如税收、财务困境、债务的代理成本、外部融资成本、管理激励等。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回顾了非金融公司对冲减少财务困境成本的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章之旺  吴世农  
文章选择沪深股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经济困境、财务困境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经验关系。研究发现,在所处行业经历经济困境时,最高财务杠杆的两组公司销售增长率比最低财务杠杆的两组公司要低9%,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则要低3.2%,换言之,当出现行业经济下滑时,选择高财务杠杆的公司将丧失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在考虑了经济困境的影响之后,文章支持财务困境对公司业绩存在负面影响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