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0)
2023(5516)
2022(4677)
2021(4661)
2020(3855)
2019(9015)
2018(8551)
2017(17245)
2016(9600)
2015(10663)
2014(10774)
2013(10637)
2012(9892)
2011(8379)
2010(8806)
2009(8281)
2008(8924)
2007(8079)
2006(7313)
2005(6585)
作者
(24334)
(20144)
(19992)
(19391)
(13234)
(9397)
(9318)
(7613)
(7581)
(7573)
(6673)
(6655)
(6596)
(6571)
(6426)
(6132)
(6075)
(5917)
(5886)
(5810)
(5064)
(4957)
(4876)
(4644)
(4621)
(4576)
(4570)
(4549)
(3965)
(3953)
学科
管理(40463)
(39123)
(34851)
企业(34851)
(32044)
(31133)
经济(31082)
(18449)
财务(18427)
财务管理(18375)
企业财务(17714)
方法(13903)
财政(12984)
数学(12260)
数学方法(12102)
(12020)
(10504)
(10341)
中国(10063)
(9099)
(8328)
体制(7461)
(7367)
(7165)
银行(7162)
业经(7086)
税收(6965)
(6908)
(6759)
制度(6758)
机构
学院(126755)
大学(124378)
(53998)
经济(52796)
管理(51426)
理学(43386)
理学院(43058)
管理学(42593)
管理学院(42347)
(40121)
研究(39032)
中国(35562)
财经(26651)
(24835)
(24027)
(20962)
科学(19995)
财经大学(19371)
(19172)
中心(19089)
北京(16167)
研究所(16014)
(16011)
经济学(15836)
(15223)
商学(14677)
商学院(14564)
(14244)
经济学院(14235)
(13942)
基金
项目(72875)
科学(57933)
研究(57326)
基金(53452)
(44194)
国家(43786)
科学基金(38863)
社会(36227)
社会科(34486)
社会科学(34480)
(27509)
基金项目(27304)
教育(26712)
自然(24354)
编号(24114)
自然科(23777)
自然科学(23772)
自然科学基金(23374)
资助(23214)
(22822)
成果(21609)
(17359)
(17098)
课题(16482)
重点(15924)
项目编号(15593)
教育部(15534)
人文(15292)
(15141)
(14879)
期刊
(63673)
经济(63673)
研究(44842)
(39897)
中国(26762)
(20271)
金融(20271)
管理(19926)
财经(14038)
学报(13551)
(13513)
科学(12643)
财会(11824)
教育(11768)
(11733)
会计(11723)
大学(11497)
学学(10909)
经济研究(10602)
技术(9534)
业经(9459)
(8681)
农业(8501)
(8071)
财政(8071)
通讯(7959)
会通(7946)
(7945)
问题(7544)
国际(7150)
共检索到210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增业  
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政策由来已久,有其历史渊源,但是随着各界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认识和定位的进一步清晰,人民银行目前执行的这一政策,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很多缺陷,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志成  
本文结合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独立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质,比较了财务公司内部信用创造与商业银行社会信用创造的差别;分析了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实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理论缺陷,研究了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功能发挥的限制作用。对财务公司实施存款准备金政策,不能对我国货币调控政策起到显著作用,并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基本功能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利少而弊多,因此,宜取消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实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成  
我国财务公司具有与商业银行类似的运行特征,但其信用创造活动因其服务于企业集团、未纳入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而与商业银行并不相同。财务公司主要以集团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为基础进行信用创造,创造的信用主要在企业集团内部发挥货币作用,与商业银行存款不具有同样的货币作用,且信用创造能力有限。对财务公司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不改变其信用创造的性质,反而导致财务公司信用对商业银行信用的替代,不仅改变了统计口径的货币供应量结构,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成  
我国财务公司具有与商业银行类似的运行特征,但其信用创造活动因其服务于企业集团、未纳入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而与商业银行并不相同。财务公司主要以集团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为基础进行信用创造,创造的信用主要在企业集团内部发挥货币作用,与商业银行存款不具有同样的货币作用,且信用创造能力有限。对财务公司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不改变其信用创造的性质,反而导致财务公司信用对商业银行信用的替代,不仅改变了统计口径的货币供应量结构,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巴曙松在实行部分准备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宏观金融调控的传统工具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说,存款准备金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准备金水平及其调整,主要指中央银行对准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蕊  
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是与一个国家的具体制度相联系的,不能全以"猛药"来看待,必要时可以作为一个常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  
本文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平衡式出发,推导出影响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的四个约束条件,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准备金政策的信贷紧缩效应确实存在,其有效性主要受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款规模变化情况以及其他资金来源结构三个因素的影响;由于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和超额存款准备率等方面的差异,紧缩性准备金政策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紧缩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兵超  
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有效工具。但是,从理论和实践可以证明,这一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在商业银行有充裕的超额准备金时,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只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而不改变准备金的总额,因而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都没有影响,或影响都很小;而当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或只有很少超额准备金时,法定准备金比率的上调将使准备金总额增加,从而使货币乘数缩小,但使基础货币增加。于是,货币乘数缩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被基础货币增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所抵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左俊义  王玮  
本文使用GARCH(1,1)模型研究了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宣告对短期利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作用,结果表明准备金政策宣告当日回购利率上升4.47个百分点;准备金政策宣告导致国债综合指数收益率下降、波动率上升,并且导致上证综合指数波动率上升。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准备金政策调整的公布具有宣告效应,有利于中央银行在今后开展目标利率水平的公告操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郑艳文  
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宏观调控"工具箱"的内容,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动性管控的效果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实施及预期效果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应对流动性不断充裕和通胀压力显著加大等挑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少岩  张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直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调整、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常规性货币工具,特别是近些年,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规模和频率都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这种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空间已经不大,必将被利率为主的价格工具逐步替代,在这一过渡时期,对现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推进差别准备金利率,扩大商业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资产的种类,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利率,完善Shibor的形成机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旭丹  
2007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十次上调,市场资金面松紧变化较为频繁,货币政策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充分发挥调控效用,是当前管理当局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对存款准备金调整累积效应的分析,对改革和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以期对货币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牛慕鸿  陈得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各国中央银行依据本国法律赋予的权力,通过规定或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进而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管理和调控制度。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长期处在较高水平,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使用频率和调控力度也明显高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