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0)
- 2023(8401)
- 2022(7026)
- 2021(6476)
- 2020(5541)
- 2019(12232)
- 2018(12146)
- 2017(22720)
- 2016(12769)
- 2015(14427)
- 2014(14619)
- 2013(14336)
- 2012(13092)
- 2011(11415)
- 2010(11616)
- 2009(11251)
- 2008(11393)
- 2007(10416)
- 2006(9181)
- 2005(8590)
- 学科
- 管理(47192)
- 济(40976)
- 经济(40887)
- 业(39443)
- 企(35427)
- 企业(35427)
- 财(31860)
- 税(21824)
- 税收(20375)
- 收(20205)
- 制(16981)
- 务(15514)
- 财务(15483)
- 财务管理(15438)
- 财政(15377)
- 企业财务(14674)
- 方法(14620)
- 中国(13994)
- 体(12805)
- 政(12518)
- 农(12011)
- 数学(11868)
- 数学方法(11743)
- 业经(10892)
- 体制(9954)
- 银(9577)
- 银行(9555)
- 学(9366)
- 行(8932)
- 理论(8664)
- 机构
- 学院(173979)
- 大学(173055)
- 济(68815)
- 经济(67229)
- 管理(63077)
- 研究(58120)
- 理学(53013)
- 理学院(52466)
- 管理学(51723)
- 管理学院(51393)
- 财(50110)
- 中国(46542)
- 京(36504)
- 科学(33833)
- 财经(33696)
- 经(30221)
- 所(29672)
- 江(29428)
- 农(26596)
- 中心(26182)
- 研究所(25645)
- 财经大学(24436)
- 北京(23015)
- 业大(22915)
- 省(22204)
- 州(22092)
- 经济学(21612)
- 院(21321)
- 农业(20568)
- 范(20150)
- 基金
- 项目(108851)
- 科学(85003)
- 研究(82665)
- 基金(77975)
- 家(67461)
- 国家(66896)
- 科学基金(57025)
- 社会(52372)
- 社会科(49620)
- 社会科学(49612)
- 省(42791)
- 基金项目(40406)
- 教育(37769)
- 划(35543)
- 自然(34784)
- 编号(34235)
- 自然科(33964)
- 自然科学(33952)
- 自然科学基金(33310)
- 资助(31558)
- 成果(30308)
- 制(26682)
- 重点(24787)
- 课题(24430)
- 部(24322)
- 性(23251)
- 创(22801)
- 发(22336)
- 国家社会(22002)
- 项目编号(21939)
共检索到285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振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的重任。基于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缺欠,要完成这项重任,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方略呢?一、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是现行财政体制的主要矛盾多年来,人们在研究完善我国财税体制中,都是运用完善分税制体制这样一个提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却提出了健全财力与事权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楼继伟
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是包容性很强的表述,也是历来的提法。如何科学合理分配财力和事权,《决定》作出了明确部署。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制约市场统一、司法公正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些应由中央负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深化财税改革提出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的要求。这一表述是建立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形成的"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要求的基础上,但具有更明确的要点、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对我国财税体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深化财税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形成了更清晰的要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够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总体模式的财政体制,是以"经济性分权"形成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在这一体制中,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合理而清晰地明确规定政府的事权即支出职责,以适应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明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宏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的要求,不仅为中央对地方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完善地方上下级政府间财政关系同样意义重大。多年来,围绕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模式,河北省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党的十八大要求相比,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靳继东
财税体制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建立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制度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与支出责任过重是我国财税体制面临的突出矛盾,而以政策性方式调整政府间事权和财力配置关系是导致这一矛盾的重要根源。本文认为,实现政府间事权与财力匹配的关键在于制度化,应按照法治化渠道统筹推进政府间事权、支出责任、财权划分以及财力配置的系统性改革。
关键词:
政府事权 财力配置 法治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财政体制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健全财政体制,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制保障,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现行财政体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坚卫 罗辉
政府之间的事权如何界定,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也是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正视的一个理论与现实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中央十七届二次全会通过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军
本文以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框架的构建作为基本前提,探讨了在此框架下各级政府事权的合理界定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财力初次分配——税种划分和更加注重公平的财力二次分配——转移支付,来实现政府财力与事权的匹配,从而进一步理顺我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
三级财政 匹配 财力 事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少强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不是抽象的口号,而应接足地气,并具体落实到各级政府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之中。要结合政府事权的内在属性和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使用效果,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分类改革。1.下放政府事权,并将相应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转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专项转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佩霞
关于"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实现路径问题,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应将税权下放以增强地方财力。这种观点既不符宪政制衡原则,也缺乏中国具体国情基础。清末财权下放的惨痛经历即是该论断的一个有力佐证。而透过清廷末期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权关系演变,其清晰地昭示出: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要义在于保持宪政制衡;政府间财政权关系的调整路径,还可借助人事权调整实现。所以,本着宪政制衡原则与经济激励相融和的目标要求,以及秉持区域差异与地方主体功能定位的发展导向,我国当下政府间财政权关系的调整,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目标的达成,其实现路径与政策重心应在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而不在于地方自主税权的构建。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要...
关键词:
财力 事权 宪政制衡 转移支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波
一、现行"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市管县体制对增强大中城市实力、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曾起到过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管县体制的弊端也在逐渐显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恩奉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以及各级政府间关系的基本制度,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体制的基本形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我国的分税制体制改革是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万里
长期以来,侧重收入分配一端的财政体制改革造成地方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加大,对财政利益的争夺扭曲肢解了财政体制;公共品供给"结构偏向"问题并未有效解决,事权下放并没有真正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且造成地方政府事实上的权力主体地位,降低中央公共品供给在地方层面的执行效果;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加剧了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因此,单纯侧重收入一方的体制演进弊端凸显,财政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新思维与新突破。事权划分新逻辑的构建就是对上述难题的破解。事权划分新逻辑取决于两个维度:纵向——中央—地方财政分权架构下的纵向公共品供给职责配置;横向——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职责横向分工两个维度,使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即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进
1994年实行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按税种划分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有利于规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渠道。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突出表现在近几年税收连年增收1000亿元左右,增强了宏观调控的财力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