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6)
2023(9663)
2022(8251)
2021(7632)
2020(6524)
2019(14282)
2018(14046)
2017(26450)
2016(14631)
2015(16310)
2014(15737)
2013(15501)
2012(13728)
2011(11969)
2010(12132)
2009(12077)
2008(12196)
2007(10969)
2006(9845)
2005(9184)
作者
(37943)
(31401)
(31299)
(30127)
(19932)
(14814)
(14337)
(11875)
(11635)
(11438)
(10762)
(10398)
(10204)
(10085)
(9877)
(9626)
(9488)
(9414)
(8989)
(8957)
(7760)
(7682)
(7450)
(7221)
(7169)
(7062)
(7031)
(6903)
(6257)
(6161)
学科
管理(60328)
(48607)
(45041)
企业(45041)
(44365)
经济(44279)
(35355)
(21894)
税收(20441)
(20262)
(18794)
财务(18754)
财务管理(18697)
(18284)
企业财务(17716)
方法(16694)
财政(15651)
中国(14328)
数学(13102)
(12976)
数学方法(12959)
业经(12768)
(12747)
(12002)
(10826)
银行(10817)
体制(10443)
(10391)
(9984)
(9667)
机构
学院(191208)
大学(188329)
(74414)
管理(74150)
经济(72610)
理学(61151)
理学院(60522)
管理学(59754)
管理学院(59353)
研究(58263)
(54300)
中国(49407)
(39057)
财经(36598)
科学(33095)
(32773)
(31962)
(28831)
中心(27398)
财经大学(26656)
(24791)
研究所(24628)
北京(24365)
(24233)
经济学(22820)
业大(22658)
(22517)
(21690)
师范(21467)
(21076)
基金
项目(116275)
科学(91441)
研究(89700)
基金(83720)
(70984)
国家(70389)
科学基金(61433)
社会(56911)
社会科(53954)
社会科学(53942)
(45739)
基金项目(43494)
教育(41311)
编号(38199)
自然(37739)
(37404)
自然科(36816)
自然科学(36809)
自然科学基金(36117)
资助(33731)
成果(32617)
(28548)
重点(26051)
课题(26032)
(25560)
(25353)
(25021)
项目编号(24708)
(23709)
国家社会(23528)
期刊
(91809)
经济(91809)
研究(65386)
(51246)
中国(44358)
管理(31832)
学报(25358)
科学(22824)
(22729)
(20590)
金融(20590)
教育(20536)
大学(20000)
(18896)
学学(18812)
财经(18785)
技术(16014)
(15979)
(15839)
经济研究(14784)
农业(14743)
会计(14540)
业经(14405)
财会(14381)
税务(14055)
问题(10765)
(10129)
财政(10129)
通讯(9455)
会通(9416)
共检索到314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正文  余鹏峰  
离岸信托因其机制灵活性、架构私密性、税收优惠性等特质,往往被贴上逃避税的标签,受到在岸管辖区税法的"围猎"。离岸信托不当然是逃避税的工具,而是兼具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功能的法律设计。随着全球税收透明化和国际反避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离岸信托财产转移功能的负外部性逐渐被消解,规制逃避税的税法网络正在织就。相反,我国税法无法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因此,未来税法对于离岸信托的规制不能仅仅强化反逃避税,而应通过信托实体与程序规则的完善,回应社会对离岸信托财产管理功能的诉求。唯有融贯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功能的税法规制,才能够促进离岸信托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辉  
信托的运行必然涉及信托财产的移转、管理及信托收益的交付等问题,因此信托的有效运行必有赖于信托财产课税问题的解决。但作为英美法固有财产制度的信托,其特殊的双重所有权架构,即受托人的形式所有权与受益人的实质所有权,使得信托财产课税问题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必然要求主要继受民法法系的我国,在相关财产制度,尤其是税收制度上,有所调整,以适应信托法顺利运行之所需。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青云  
随着信托业务的不断发展,以财产保护和转移为目标的财产转移信托在我国已经出现。财产转移信托具有特殊的财产权架构,因而导致其税收法律关系出现较为复杂的变化。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财产转移信托税收制度,信托税收法律关系的变化将产生不利于社会公平、不利于防范避税等一系列负面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按照信托受益人课税和信托主体课税的原则构建相关信托税收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庄伟  
本文就信托公司市场退出过程中的投资者权益保障难的表现、主要原因和信托及信托财产的基本法律性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就将来信托公司市场退出时的信托财产保护制度建设和监管等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恒  
信托是从英美法系中移植到大陆法系中,由于各国文化和法律传统存在差异,对"信托"的描述和规定也有所不同,但都没有脱离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基本理念。建立信托公示登记制度,既是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托物权特性的必然体现。我国应考虑对有关信托公示登记的规定进行修正,以期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龙云  
由于缺乏与《信托法》规定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配套的辅助性法规 ,使得目前我国信托登记面临种种障碍 ,信托业务无法规范开展。本文通过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研究 ,对完善我国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符琪  
信托财产的本质是一项目的财产,在信托财产上体现了现存的和未来的权利义务的总和,因此,信托财产本身具有实体地位,并具有了独立性。这种独立并非指作为客体的财物的可见性,而是指来自外界的对信托财产行使权利的某种阻隔。但是从技术层面考量仍需要确立一个名义主体从事各种与信托财产有关的活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翟宝红  
信托财产的地位问题是信托法律关系的核心,我国《信托法》对信托财产所有权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也存在争论。如果将信托财产归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安排必然会面临理论上的自相矛盾,并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可取的。只有赋予信托财产独立的法人地位,才能理清信托内外部法律关系。同时,对于信托财产主体资格的具体定位以及相应的立法框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守文  
社会财富分配是判断时代好坏的重要标尺,中国社会传统的"均贫富"思想是个人对公平价值追求的体现,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分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分配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合理性。从中国的现实状况看,本文认为,由于差异性分配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社会存在不安全性,因此必须在分配领域进行有效调控。由于财税法实质是作为社会财富分割器存在的,因此,当前调整分配格局,强化分配公平,财税法必须有所作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亚军  王银梅  
通过研究财产税的起源和发展,分析财产税在税制体系、税收原则、税收功能、征管手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指出这些发展和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财产税功能的演变。同时分析在现行经济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下,我国建立完善的财产税税制体系、发挥财产税收入分配的作用、兼顾财政收入和资源配置功能作用的必要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铖钢  
财产是法律发展历史中的核心概念,公共财产与私有财产的分离,是财税法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厘清财税法学产生的源流与嬗变,明晰公共财产与私有财产分离的边界,是财税法学研究理论自洽与制度构建的重要前提。财政税收法律一体化并非是财政法与税法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法理融合。财政税收法律一体化以公共财产权为导管,以财政税收共通的视角审视财税法的相关问题,依此设计财政税收体制及其运行程序,并对公共财产权进行监督,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吴朝霞  
因经济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不同,海峡两岸对财产课税在征税目标、税制体系、税种结构、税制要素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在比较两岸财产税制度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岸财产税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大陆财产税制和两岸财产税协调的若干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朋  
目前,国内对农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的研究略显不足,尤其对信托财产——农地承包经营权研究甚少。文章认为,农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合法性、流通性,能成为信托财产;农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信托财产的权利应该归属委托人而不是受托人;农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信托财产之独立性是指与委托人其他的与信托事务无关的财产相独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