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6)
2023(10874)
2022(9313)
2021(8724)
2020(7700)
2019(17688)
2018(17268)
2017(33815)
2016(18696)
2015(21098)
2014(21470)
2013(21569)
2012(20504)
2011(18376)
2010(18737)
2009(17847)
2008(18214)
2007(16514)
2006(14263)
2005(12976)
作者
(57647)
(48273)
(48034)
(46228)
(30672)
(23438)
(22072)
(18688)
(18238)
(17449)
(16618)
(16425)
(15660)
(15636)
(15554)
(15068)
(14809)
(14135)
(14123)
(14079)
(12291)
(12084)
(11828)
(11112)
(11042)
(10858)
(10826)
(10652)
(9943)
(9730)
学科
(77720)
经济(77628)
管理(58150)
(54284)
(45056)
企业(45056)
方法(37535)
(33905)
数学(32804)
数学方法(32469)
(21173)
(20557)
中国(20358)
(18458)
(18201)
财务(18171)
财务管理(18111)
企业财务(17346)
业经(14894)
地方(14282)
财政(13771)
(13308)
贸易(13306)
农业(13236)
(12954)
银行(12913)
(12908)
(12639)
理论(12592)
(12151)
机构
大学(282251)
学院(276676)
(110867)
经济(108455)
管理(100686)
研究(96655)
理学(85914)
理学院(84880)
管理学(83178)
管理学院(82669)
中国(73860)
科学(62076)
(61624)
(60279)
(54468)
(52157)
研究所(46932)
财经(45391)
业大(44671)
中心(44246)
(43681)
农业(43367)
(41079)
北京(37850)
(36334)
师范(35887)
经济学(35099)
(34007)
(33865)
财经大学(33493)
基金
项目(178651)
科学(138646)
基金(130234)
研究(124535)
(116144)
国家(115190)
科学基金(96277)
社会(78530)
社会科(74434)
社会科学(74408)
(68759)
基金项目(68237)
自然(63950)
自然科(62424)
自然科学(62397)
自然科学基金(61318)
(59247)
教育(57801)
资助(54851)
编号(49104)
成果(41877)
重点(40923)
(40533)
(36871)
(35908)
科研(35323)
课题(34474)
计划(34213)
教育部(34037)
创新(33709)
期刊
(122409)
经济(122409)
研究(83442)
中国(58789)
(54629)
学报(53258)
(48296)
科学(45029)
大学(39134)
学学(36806)
管理(34951)
农业(31901)
教育(26912)
(25338)
金融(25338)
财经(24646)
(21127)
技术(20815)
经济研究(20146)
业经(18521)
(16875)
问题(16857)
(15879)
统计(13735)
图书(13656)
(13607)
财会(13474)
技术经济(13356)
理论(13018)
会计(12955)
共检索到421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常鹏翱  
在财产权负载他物权的权利叠加情形,他物权扣减了财产权的权能,财产权会因适格的消灭事由发生而相对于财产权人消灭,但相对于他物权并不消灭,此即财产权相对消灭论。在土地使用权设立抵押权后,该土地被依法认定为闲置土地并被无偿收回时,应适用财产权相对消灭论,结果是土地使用权消灭,但抵押权持续存在,这不仅符合民法原理和规范,还能通过行政法中比例原则、公益利益、行政处罚和信赖保护的检验,具有正当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佑宁  
问题某市甲公司通过出让方式取得该市某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以其为抵押物从银行取得贷款。后因甲公司未及时偿还贷款,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求实现抵押权。法院判决支持了银行的诉讼请求,并在公开拍卖后向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现该块土地涉嫌构成闲置土地,对此有两种处理意见:一种认为应当在核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铁琚  
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时,土地使用权上设置的抵押权的实现,一直以来困扰多方。本文从所有权理论法理视角对无偿收回的性质进行分析,尝试厘清抵押权实现问题的法理机制,探索抵押权实现的路径。作为一家之言,本文部分观点或有一定争议性,仅供探讨和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唐晓晴  
财产权正当性论题的基础是荒野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荒野,然荒野是无主之地,处法外之维。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最终转化为对土地及其它资源的索取,欧洲历史上的拓荒运动引发了学者对财产权正当性论题的思辨交锋。追溯至罗马法,先占或者加工取得所有权是正当且符合自然理性的;在自然理性根据下,格劳秀斯和普芬多夫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将财产权正当性基础建立于推定所有人"同意";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以物上附着"劳动"论证财产权的正当性,其财产权理论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当代学者以私有财产权与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为视角论证财产私有的正当性。二十一世纪的财产建制,当考虑社会资源的紧缺,以及对人性的反思。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倪受彬  黄宇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虽然《民法典》第1133条在涵盖《继承法》第16条的基础上,增设第四款"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使信托出现在《民法典》的条文当中,但纵观全典,其不仅对遗嘱信托与继承法的衔接未继续予以细化规定,而且未在更为基础的物权编、合同编,抑或是总则编对信托进行吸收。因此,我国目前在法律制度上可谓采取了一种将信托作为民事特别法、单行法的立法模式。无法回避的现状是,我国信托法制发展至今,信托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尤其在信托财产归属、财产权结构、信托财产独立性的解释上仍存较大争议。如何引进信托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我国《信托法》已实施20年,信托基础理论的争议始终与实践遭遇的各种法律障碍密切相关。如何构建起能凝聚共识的信托法财产权结构,如何衔接《信托法》与正式颁布的《民法典》,是否需要对我国《信托法》进行更新和完善,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信托财产权学说进行分析,并运用所有权权能理论进行探究,最终得出如何在一物一权的前提下理解信托财产权及其独立性的思路,并对信托财产权与物权法定原则的冲突提出较为妥善的选择方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霏  
A公司拥有一块商服用地使用权,并将上述土地使用权抵押给B银行用于贷款担保。抵押权存续期间内,A公司未通知B银行即与C公司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将上述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C公司。其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效力如何?解答一、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物的,转让行为无效我国《物权法》第191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袁健  李炯  
土地兼具资源和资产双重特性,若能既将土地配置于最佳用途、最佳用地强度和最佳用地时效,促使土地效用的最大化,又能通过合理产权的设定,促使土地顺畅流通及资金融通,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理应是土地制度创新的基本理念。但在构建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当下,在法律法规不甚完善和明确的情况下,纷杂的产权设定与严格的用地监管难免出现一些冲突和矛盾。其中,以土地抵押权保障和闲置土地监管的冲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健  李炯  
研究目的:分析并协调解决土地抵押权保障和闲置土地监管的冲突,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土地抵押权设定和保护有利于地尽其利,闲置土地监管着力解决地尽其用,二者在土地抵押权设立条件、限制土地收回及收回补偿等方面存在冲突。研究结论:遵循兼顾资产流动和促进用地、公共利益优先、信赖保护、参与救济、物上代位等原则,加强土地供后监管、严防新增限制土地;规范土地登记、促进土地金融信息共享;积极制度创新,防控闲置土地处置风险;准确认定事实,依法处置闲置土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鸿良  
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与管理宋鸿良(浙江省海盐县土地管理局)一、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可见,所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晓明  
阅读提示:行政许可持有人基于行政许可准入决定获得了行政许可权利,但这并不代表其就获得了"护身符",可以不受任何制约地根据自身的意愿任意地开展行政许可活动。行政许可制度所承载的公共利益维护特点决定了行政许可持有人还应当继续履行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义务,即"后行政许可义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曲健  
收回土地使用权,是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管理中所采用的一种手段。明确行使这一权力的方式和依据,对土地管理部门正确行使权力,实现依法行政十分必要。本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和依据作些探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收回土地使用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