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8)
- 2023(10517)
- 2022(8750)
- 2021(7945)
- 2020(6706)
- 2019(14927)
- 2018(15058)
- 2017(27602)
- 2016(15291)
- 2015(17145)
- 2014(17446)
- 2013(16865)
- 2012(15718)
- 2011(14278)
- 2010(14711)
- 2009(14112)
- 2008(13956)
- 2007(12599)
- 2006(11548)
- 2005(10797)
- 学科
- 济(76913)
- 经济(76814)
- 管理(51483)
- 业(41212)
- 企(36449)
- 企业(36449)
- 财(29951)
- 方法(21971)
- 制(20639)
- 中国(20090)
- 地方(19945)
- 数学(18723)
- 数学方法(18579)
- 体(16352)
- 业经(16153)
- 农(15709)
- 学(14553)
- 务(14445)
- 财务(14413)
- 财务管理(14366)
- 财政(14119)
- 企业财务(13669)
- 银(12894)
- 地方经济(12889)
- 银行(12876)
- 融(12434)
- 金融(12427)
- 体制(12414)
- 行(12271)
- 政(11319)
- 机构
- 学院(217287)
- 大学(216783)
- 济(99156)
- 经济(97127)
- 研究(79393)
- 管理(76940)
- 理学(64205)
- 理学院(63515)
- 管理学(62604)
- 管理学院(62183)
- 中国(61481)
- 财(56653)
- 京(45845)
- 科学(43743)
- 所(40225)
- 财经(39931)
- 经(35825)
- 江(35744)
- 研究所(35305)
- 中心(34908)
- 经济学(32082)
- 农(31665)
- 北京(29445)
- 财经大学(28940)
- 院(28529)
- 经济学院(28356)
- 范(27404)
- 业大(27240)
- 师范(27118)
- 州(27052)
- 基金
- 项目(132092)
- 科学(103666)
- 研究(101240)
- 基金(94446)
- 家(81018)
- 国家(80331)
- 科学基金(68459)
- 社会(66064)
- 社会科(62562)
- 社会科学(62549)
- 省(52089)
- 基金项目(48570)
- 教育(46971)
- 划(42559)
- 编号(40670)
- 自然(40181)
- 自然科(39168)
- 自然科学(39155)
- 资助(38440)
- 自然科学基金(38435)
- 成果(35549)
- 重点(30428)
- 制(30405)
- 课题(30246)
- 部(29854)
- 发(29273)
- 国家社会(27847)
- 性(27307)
- 创(27235)
- 教育部(26202)
- 期刊
- 济(125869)
- 经济(125869)
- 研究(77174)
- 中国(52621)
- 财(50419)
- 管理(32403)
- 学报(31158)
- 农(29523)
- 科学(27747)
- 教育(26452)
- 大学(24879)
- 融(23772)
- 金融(23772)
- 学学(23485)
- 财经(22241)
- 经济研究(21244)
- 技术(19999)
- 经(19242)
- 农业(18919)
- 业经(17826)
- 问题(15691)
- 会计(11642)
- 贸(11399)
- 技术经济(11266)
- 财会(11088)
- 世界(10751)
- 改革(10307)
- 革(10307)
- 经济问题(10100)
- 统计(9938)
共检索到361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文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关系的不断变化,我国民法中财产所有权理论在实际的运用中也得到了发展,本文拟从所有权理论发展的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
财产所有权 主体 地上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宗辉 万泉
福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张宗辉,万泉一、福建林业新格局及其面临的抉择1989年5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三明市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狠抓七年,绿化八闽”的宏伟目标,制定并实施“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和“五个基地一条线”建设规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壮昌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24章末尾,有一段总结性的论述:“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成真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真(北京铁道干部管理学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报告》中提出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长酉
关于建筑业经济体制改革方向问题的王长酉1.建筑业改革得失1.1建筑业的改革成就斐然。改革开放以来,是建筑业在建国后发展最活跃时期,生产能力迅速增强。八十年代十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万亿元,超过前30年总和,机械装备水平有很大提高,机械装备总功...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综述经济研究所白胜玲1993年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1993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维彪
我国医院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市场化取向,是由行政计划型的规范性体制向市场导向型的规范性体制转换。这不是人们主观上可以随意指定的结果,也不是理论家们在理论上演绎的产物,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巨大成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一个社会要能正常运转,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目的,包括生活比较富裕,较长的平均寿命,良好的治安,社会各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不过分悬殊等。这些目的之间各有联系,有的彼此相辅相成,有的又彼此抵触。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目的,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真实购买力都有较快的增长,日子过得宽裕,不那样“紧巴巴”。至于其它的目的则还要靠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