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0)
2023(5529)
2022(4439)
2021(4091)
2020(3413)
2019(7436)
2018(7096)
2017(13495)
2016(7209)
2015(8190)
2014(8343)
2013(8366)
2012(8194)
2011(7343)
2010(7764)
2009(7387)
2008(7308)
2007(6419)
2006(5965)
2005(5457)
作者
(20507)
(17299)
(17220)
(16729)
(11117)
(8048)
(7806)
(6616)
(6514)
(6221)
(6150)
(5657)
(5655)
(5580)
(5538)
(5139)
(5126)
(4974)
(4905)
(4748)
(4638)
(4231)
(4112)
(4089)
(4008)
(3933)
(3595)
(3519)
(3506)
(3395)
学科
(54329)
经济(54301)
管理(25783)
(23027)
(19375)
(17022)
企业(17022)
地方(16119)
方法(15295)
数学(13691)
数学方法(13625)
财政(12113)
地方经济(11558)
(11287)
中国(11223)
(10133)
财务(10130)
财务管理(10089)
企业财务(9716)
(9648)
(8958)
业经(8304)
(7925)
(7238)
经济学(6862)
(6084)
环境(5995)
及其(5938)
体制(5872)
(5761)
机构
大学(111186)
学院(110362)
(57389)
经济(56453)
研究(41017)
管理(38169)
(34052)
理学(31819)
理学院(31468)
中国(31215)
管理学(31108)
管理学院(30887)
财经(23013)
科学(22074)
(21990)
(21107)
(20681)
经济学(19651)
研究所(18309)
经济学院(17364)
(17110)
中心(17101)
财经大学(16644)
北京(14273)
(14026)
(13699)
师范(13619)
(13072)
(12937)
(12803)
基金
项目(63263)
科学(49467)
研究(47915)
基金(46380)
(39084)
国家(38786)
社会(33281)
科学基金(33024)
社会科(31642)
社会科学(31632)
(23847)
基金项目(23488)
教育(21263)
资助(19491)
(19017)
编号(18337)
自然(18322)
自然科(17830)
自然科学(17825)
自然科学基金(17497)
成果(16271)
国家社会(14588)
(14413)
重点(14391)
(14379)
(13672)
经济(13551)
(13180)
教育部(12901)
课题(12802)
期刊
(72918)
经济(72918)
研究(41908)
(32177)
中国(21663)
管理(15206)
学报(14985)
经济研究(13549)
财经(13441)
科学(12977)
(11938)
(11682)
大学(11667)
学学(11139)
(10746)
金融(10746)
问题(9115)
技术(8740)
业经(8494)
农业(7772)
(7317)
财政(7317)
教育(7138)
会计(6995)
技术经济(6984)
(6865)
财会(6791)
统计(6495)
世界(6253)
经济问题(5867)
共检索到185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龙  
财产侵权最优救济规则是在科斯定理与谈判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司法裁判理论,它最早由美国学者卡拉布雷西与梅拉米德提出,是行为经济学与法经济学发展的产物。最优救济规则以市场交易成本的高低作为行为选择的前提,在实现恢复被害人应有权益的公正目标的同时,力图使纠纷各方的产权总效用(或联合利润)达到最大化。最优救济理论通过在裁判思维中引入效率的概念,使传统上的司法救济途径在评价上增添了可量化的理性标准,从而可以使法官的判决更具说服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湫君  郑友德  
专利侵权诉讼风险是每个从事具有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都可能面临的一种威胁,然而由于专利权的特殊性以及专利技术的复杂性,很多企业在侵权时往往处于不知情状态,遭遇专利侵权诉讼时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本文基于行为法经济学系统解读企业可能遭遇的专利侵权诉讼的发生原因,期望能够给予国家和企业制订全面专利侵权预警策略以有益的指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光宇  李震宇  黄涛  
对环境侵权进行经济学分析,可以导出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应将侵权人造成的外部成本全部内化,赔偿范围不仅应包括目前已有相关规定的财产、人身、精神损害赔偿,还应包括对环境资源经济价值损失、生态价值损害及环境污染后的恢复费用的补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志军  李军  
法经济学通过对汉德公式的边际分析得出了隐藏在过错责任原则背后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各种侵权案件的过错认定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数理结构。法经济学通过均衡分析可以得到单方预防与双方预防情况下侵害人和受害人各自的最优注意水平及最优行为水平的均衡组合,从而揭示了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在各种情况下的激励效果。法经济学通过权衡各种情况下何种归责原则的激励效果更有利于实现效率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来界定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飞  
本文对高空坠物的立法进行了法经济学分析:立法有利于明确界定利益各方的权利义务边界,将损失分配给以最低成本防范这种损失风险的一方;立法应尽可能降低道德风险,并促使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将外部性的内部化,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法经济学并不是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公正,相反公正和效率有时是高度契合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敏  江雷  姜小飞  冯曦  洪运  张利娟  
医疗侵权损害中,医患双方的行为对医疗损害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医患双方对医疗损害的最优预防,现从医方内部责任承担、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医疗侵权赔偿数额中的影响因素、患者减轻损失后的赔偿数额共四个因素对医患双方在预防医疗损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损害赔偿中这四个因素的恰当确定能让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最佳注意,实现对医疗损害的最优预防。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营营  
近期第三人侵害学生人身权事故频发,学校的补充责任再度引发关注。借助侵权法的经济分析工具,在严密论证补充责任的科学内涵、第三人侵权时学校承担补充责任的基础以及学校承担补充责任后是否享有追偿权等问题之后,得出了校方责任保险有助于学校承担补充责任的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芝泉  刘晋浩  
现代食品生产对于科技过于依赖,而且对短期经济利益盲目追求。由于违法成本过低、政府监管不力等,导致食品大规模侵权行为频发。食品侵权行为往往表征为食品大规模侵权行为,食品大规模侵权行为受害人数众多,损害后果严重,具有隐蔽性,呈现常态化的态势。这种大规模侵权行为对传统侵权法运行模式提出了挑战,使侵权归责价值基础变迁,侵权救济制度模式发生变换。因此,对受害者的救济应由单一的侵权救济转向为综合救济,理性实现企业责任,建立行业赔偿基金,从而构建和完善多元化受害人救济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军民  
笔者认为,财产权利的本质是利益,它具有排他性、收益成本性、可转让性三个基本特征,因而,财产权利是一种可以依赖配置原理而得到公正、有效的利用的资源。财产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这种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同样遵循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权利配置与资源配置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权利配置分为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静态权利配置决定了权利的基本结构,其效果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动态权利配置是实现权利配置目标的手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学永  
作为一个刑罚种类,财产刑既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分析财产刑的利弊和实施方法就要对其在刑罚体系中地位进行合理的定位,合理设定适用范围;同时,适当改进执行方式,在贪利犯罪、过失犯罪、单位犯罪等犯罪中全面配置财产刑,充分发挥财产刑的优势。为利于财产刑的执行,我国应推行日额罚金制和罚金易科强制劳役或自由刑制度;应从法经济学视角全面评估财产刑制度设计的利弊,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实现制度设计的最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立新  柴丽杰  
信托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是围绕着对受益人利益的救济而进行的。一个自信的政府理应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保障信托投资人的财产安全,而不能以牺牲效应为代价使我国信托制度徒具信托之名而乏信托之实。我国信托制度当前面临的困境不在于我国是否存在衡平法,更不在于所谓的"双重所有权"结构。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不仅关乎信托制度的构建,而且是一个关乎立法与司法的权力配置、权利与义务谁为本位、法律与衡平的相互关系等法治建设全局性、永久性的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承铎  阎语  
本文从法经济学角度,分别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侵权责任与保险制度的建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侵权责任制度的建构有效地区分了单方事故与双方事故模型,并对这两个模型分别采用不同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这种区分有助于侵权责任制度实现有效的威慑。但我国交强险制度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交强险的费率设定无法做到有效的风险分化;交强险中相应制度设置无法做到对道德风险问题以及逆向选择问题的有效控制。最后,在司法实践中,交强险与侵权责任间存在着错误的互动关系。侵权责任和保险都被法院当作了分散风险的工具。司法实践上对于侵权责任与保险的混同适用,从法经济学角度上而言,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文平  
传统侵权法是以过错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理论 ,该理论强调行为过错的可责性。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传统侵权法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被契约法 (合同法 )替代的现实可能性。法律经济学认为 ,并非所有的侵权都是不好的 ,从而需要被法律予以禁止 ,只有那些得不偿失的侵权才是真正的侵权。在资源稀缺的真实世界里 ,以契约替代侵权 ,将能更好地实行社会正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胜兰  于凤瑞  
财产权制度通过界定农村土地财产权、调整农村土地市场交易行为而成为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核心制度。反观现实中法律制度对农村土地财产权转让的制约,农村土地市场交易受到限制,造成农民财产性收入取得程序、方式以及效力方面的困境。反思大陆法系传统财产权理论,从权利束的法经济学观点出发找寻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基点,以定限物权为核心设计农村土地上的权利束体系,充分发挥财产权的流动性,可增加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方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性的个人财产不均衡,是一个经济层面上的问题。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个人财产不均衡现象进行了深刻认识,并论述了个人财产不均衡现象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