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9)
2023(6342)
2022(5494)
2021(5294)
2020(4839)
2019(11360)
2018(11229)
2017(22236)
2016(12478)
2015(14449)
2014(14704)
2013(14914)
2012(14138)
2011(12548)
2010(12813)
2009(12113)
2008(12539)
2007(11404)
2006(9670)
2005(8567)
作者
(36098)
(30418)
(30339)
(29138)
(19167)
(14610)
(14104)
(11963)
(11172)
(10907)
(10187)
(10073)
(9703)
(9685)
(9571)
(9523)
(9377)
(9019)
(8726)
(8693)
(7685)
(7558)
(7362)
(6948)
(6943)
(6896)
(6840)
(6711)
(6219)
(6141)
学科
(51003)
经济(50944)
管理(40305)
(37465)
(31184)
企业(31184)
(28986)
方法(26619)
数学(23842)
数学方法(23668)
(14871)
财务(14853)
财务管理(14800)
(14427)
企业财务(14050)
(13832)
中国(13304)
财政(12858)
(10651)
地方(10608)
(10325)
(9734)
银行(9711)
业经(9431)
(9392)
贸易(9392)
(9122)
农业(9061)
(9018)
(9011)
机构
大学(179781)
学院(179075)
(73084)
经济(71486)
管理(67541)
研究(57721)
理学(57615)
理学院(57011)
管理学(56106)
管理学院(55768)
中国(46732)
(43877)
(37220)
科学(35866)
(32509)
财经(30919)
(30916)
(28096)
(27812)
中心(27501)
研究所(27297)
业大(27108)
农业(25652)
北京(23574)
经济学(22750)
财经大学(22555)
(21836)
(21621)
师范(21412)
经济学院(20783)
基金
项目(112281)
科学(86331)
研究(81679)
基金(80340)
(69381)
国家(68808)
科学基金(57881)
社会(50548)
社会科(47867)
社会科学(47847)
(44094)
基金项目(42906)
教育(37672)
自然(37135)
(36854)
自然科(36181)
自然科学(36166)
自然科学基金(35535)
编号(34249)
资助(33701)
成果(28869)
(25605)
重点(25163)
(23302)
课题(22916)
(22564)
科研(22144)
(21809)
教育部(21760)
大学(21343)
期刊
(80549)
经济(80549)
研究(53451)
(41262)
中国(34772)
学报(29322)
(29026)
科学(24873)
大学(21707)
管理(21481)
学学(20591)
农业(18799)
(18408)
金融(18408)
财经(16285)
教育(14714)
技术(14512)
(13780)
经济研究(13058)
业经(12859)
财会(11266)
问题(11254)
会计(10781)
(10276)
(9620)
技术经济(9469)
(9309)
理论(9287)
统计(8665)
实践(8438)
共检索到270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志贞  林庆管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法律角度阐述财产(权利)收益权理财业务的内涵及交易结构安排,分析该项业务存在的法律风险和问题环节,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完善建议。基于财产(权利)收益权理财业务尚存的法律难题,本文认为,在监管法规明确之前,商业银行开展该项业务应采取审慎态度,并合理控制该项业务的规模,防止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中华  
人格权的商业化利用问题是人格权法立法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人格权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格权保护制度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制度框架,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人格财产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了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法律风险,依据风险提出了法律保护路径:通过人格权单独立法对人格财产利益的司法地位予以确认,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利用方式;从人格权的诉前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方面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法律救济途径;从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计算方式、确立全部赔偿制度方面完善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等,旨在为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践提出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昕琦  
理财纠纷法律问题分析2013年以来,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利益界定不清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法律方面的风险。目前,理财纠纷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第一,预期收益纠纷型;第二,私自代售型;第三,银保理财产品纠纷型。目前,对于相关法律问题,我国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谐怡  包长河  
近年来,在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传统理财产品监管逐步加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推出以企业所拥有的特定资产或特定资产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产品结束时通过其出让企业回购,或第三方机构收购上述特定资产或特定资产收益权,实现投资退出的新型理财产品,即资产收益权类理财产品。由于该产品允许基础资产与抵质押物、基础资产收益与还款来源、产品期限与资产期限错配,在客户准入、基础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蓉婕  方兆本  
文章选取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相关计量分析模型,以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数据为样本,采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对货币供给量、利率、期限与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随着利率与货币供给量的提高而降低,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禹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的特点我国针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有规定虽然出台得比较及时,但随着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势必将涌现许多新问题需要更细更深的法律工作来加以明确,银行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仍有待完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裕坤  刘用明  
本文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月度平均收益与相同时期和相同期限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得出标准化协整方程和误差校正模型,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与同时期相同期限的Shibor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后者是前者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在Shibor发挥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用的条件下,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收益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秋君  李巍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理论设计上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但是,近年我国市场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文章选取我国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的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呈现收益与风险非对称且中外资银行的产品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产品收益与风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超  
保理(保付代理)理财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缩影,在满足商业保理公司的融资需求、拓宽公众投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信用风险的分散与传递过程中,交易主体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扩散到投资者身上。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保理理财产品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法律的风险等,进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建议以及如何实施对该类产品监管的意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婷  
2008年,一向颇受投资者青睐的银行理财产品,掀起了"零收益"的轩然大波,各行发售的挂钩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纷纷出现了"零收益",这些事件使银行理财产品陷入了信任危机,引起各方广泛关注,那么,在不可控制的市场波动因素之外,产生"零收益"理财产品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应该如何重塑投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小川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金融理财产品的特点和类别,比较了国内外金融理财产品的定义模式,认为我国应对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统一定义,在具体立法技术上可以参考日本的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江伟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产生,实现了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着力点。但针对目前互联网票据理财的票据质押融资模式,其设质方式、质押对象与质押内容存在着较大法律风险,合规性不足,阻碍着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发展,仍然是互联网票据理财面临的法律主要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票据设质规则,并引入隐名代理规则,克服其法律风险,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导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江伟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产生,实现了投资资金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对接,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着力点。但针对目前互联网票据理财的票据质押融资模式,其设质方式、质押对象与质押内容存在着较大法律风险,合规性不足,阻碍着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发展,仍然是互联网票据理财面临的法律主要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票据设质规则,并引入隐名代理规则,克服其法律风险,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导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健康发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晶君  曾晓愉  
虚拟财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财产之一。网络运营商拥有虚拟财产所有权,用户、玩家拥有虚拟财产使用权。网络运营商与用户玩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大小、法律保护的强弱主要根据双方合同的约定,应区分虚拟财产的类型,予以不同程度的保护。此外,此种保护模式也有利于网络运营平台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平台运行规则,有利于因经营不善退出市场时,用户对虚拟财产的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