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7)
2023(11351)
2022(10253)
2021(9807)
2020(8184)
2019(19036)
2018(19222)
2017(35848)
2016(20101)
2015(22691)
2014(23115)
2013(22573)
2012(20341)
2011(18292)
2010(18221)
2009(16533)
2008(15897)
2007(14036)
2006(12149)
2005(10469)
作者
(59418)
(48986)
(48756)
(46365)
(30952)
(23793)
(22153)
(19457)
(18681)
(17767)
(16956)
(16464)
(15675)
(15434)
(15119)
(15080)
(14947)
(14549)
(14034)
(13924)
(12393)
(11993)
(11808)
(11167)
(11162)
(10970)
(10941)
(10766)
(9969)
(9819)
学科
(70626)
经济(70547)
管理(56753)
(50636)
(42671)
企业(42671)
方法(33260)
数学(28071)
数学方法(27688)
(20104)
(19904)
中国(18532)
(17945)
业经(16385)
地方(15843)
环境(15106)
理论(14733)
(13516)
农业(13398)
(12309)
(12133)
财务(12063)
财务管理(12031)
(11938)
贸易(11929)
技术(11725)
教育(11550)
(11543)
(11409)
企业财务(11334)
机构
学院(277129)
大学(276202)
管理(107980)
(96162)
经济(93565)
理学(93159)
理学院(92077)
研究(90662)
管理学(90152)
管理学院(89689)
中国(66208)
科学(62308)
(60670)
(48567)
业大(46888)
(46846)
(43973)
研究所(43047)
(41417)
中心(41372)
北京(38811)
(37963)
农业(37729)
师范(37586)
财经(35436)
(34426)
(33833)
技术(33084)
(32008)
师范大学(29976)
基金
项目(194149)
科学(148951)
研究(139918)
基金(136055)
(120226)
国家(119228)
科学基金(100530)
社会(81828)
(78345)
社会科(77165)
社会科学(77143)
基金项目(73443)
自然(68439)
自然科(66638)
自然科学(66621)
(65826)
自然科学基金(65370)
教育(64461)
编号(58812)
资助(56280)
成果(47343)
重点(43794)
课题(41227)
(41073)
(40282)
(39668)
科研(37531)
创新(36883)
计划(36678)
大学(35924)
期刊
(108362)
经济(108362)
研究(76831)
中国(52183)
学报(50675)
科学(44060)
(43759)
管理(38337)
大学(37241)
教育(35750)
学学(34804)
(33277)
农业(30448)
技术(25512)
业经(19737)
(19528)
金融(19528)
图书(18118)
林业(16127)
(15779)
财经(15614)
科技(15461)
经济研究(15409)
(14293)
理论(13961)
问题(13830)
资源(13790)
业大(13348)
实践(13252)
(13252)
共检索到398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优先流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近年来被应用到不同科学领域,但目前仍然没有国际认可的标准定义。以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为基础,该文利用自制实验仪器,开展室内土柱实验,与野外实地示踪影像分析相结合对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进行优先流研究。研究采用示踪标定及示踪影像等方法,结合作者前期雷诺数计算分析,判定出研究区域土壤水分流动有优先流现象发生,并初步判定优先流类型是管流。同时采用驻留力矩分析穿透曲线(BTC)的平均穿透时间以及蔓延扩散和拖尾程度,结果表明优先流的穿透曲线具有不对称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开展优先流研究是土壤水运动机理研究由均质走向非均质领域的标志,可以有效解释早期水文学研究所困扰的不符合达西定律及对流--弥散方程等重大问题,但它在常规手段下难以获取。该文利用自制实验仪器,在研究区域开展室内土柱实验,系统分析研究区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及优先流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4个演替阶段的土壤水分运动的壤中流过程主要表现为优先流,而土壤中的基质部分,则表现为不动区域。一旦优先流路径形成,土壤将不再阻拦水入渗,导致随后的降雨入渗穿过前面已经湿润并存在的优先流路径。优先流路径是研究区域水分在土壤中运移的主要途径,只要降雨雨强不停止,水将始终沿着优先流路径向下运移。运用综合染色示踪及影像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以长江上游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土柱装置,以KNO3和KBr作为示踪试剂,采用集中输入(脉冲输入)和稳定均匀输入(阶跃输入)两种基本类型,通过淋洗液和出流液的浓度和体积变化获得穿透曲线对研究区域优先流及溶质优先迁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是优先流及优先迁移的典型区域,其优先流运移过程可以分成5个区域,土壤优先流过程引起溶质的快速大量迁移,导致土壤深层和地下水中溶质浓度快速提高,增加了深层土壤污染的程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春华  关文彬  吴建安  程根伟  罗辑  
林冠截留能力是反映森林与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研究充分考虑林冠结构特征与降雨特性 ,采用机械布样与林分叶面积指数相结合方法 ,观测了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暗针叶林群落林内降雨 .结果表明 ,林内降雨量与林外降雨量线性相关 ,其回归系数可用来估计林冠蓄水蒸发系数 ,而截距可以用来估计林冠蓄水容量 ;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 .在原有预测季节或生长季林冠截留模型基础上 ,引入单场降雨平均强度 ,用叶面积指数修正林冠透水系数 ,建立新的林冠截留概念模型 ,能够较好地预测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单场降雨的林冠截留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晖  关文彬  薛肖肖  谢春华  
雨滴速度、雨滴动能等参量都与土壤侵蚀关系密切。充分考虑林冠结构特征与降雨特性,观测了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暗针叶林群落的林内降雨,采用经验公式和雨谱法计算出降雨雨滴的动能和势能。结果表明:雨滴终点速度与雨滴直径和雨滴动能的大小均成正比;在小雨强时,林冠可以增加降雨落地时的动能,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林外的2倍以上;林冠对降雨势能的消减量与降雨量和林冠截留量有显著相关关系,不同月份的降雨特征不同、林冠截留特征不同,致使林冠对降雨势能的削减能力也不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清科  陈丽华  张东升  谢春华  
为探索森林生态系统树木根系固土力学机制 ,对长江上游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主要树种进行了根系抗拉试验 .结果表明 :各树种根系在受拉情况下 ,峨眉冷杉 (Abiesfabri)、冬瓜杨 (Populuspurdomii)根系为典型的弹性断裂 ,而杜鹃根系为脆性断裂 .但各树种根系在断裂或完全拔出之前 ,根系变形量、最大形变率依次均为冬瓜杨 >杜鹃 >峨眉冷杉 .由于各树种根系形态特性及生物学的特性 ,在弹性形变范围内根系的弹性模量并不是一个常量 ,随根径的增加而增加 .根系的抗拉强度与根表面积、根径成正相关 ,即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 ,其固持土壤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由于冬瓜杨、杜鹃根系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文彬  王自力  陈建成  张秋岩  汪西林  
为研究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作者选择我国亚热带自然垂直生态系统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贡嘎山地区 ,应用市场价值、影子价格、机会成本等方法 ,首次评价了贡嘎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定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 .结果表明 ,贡嘎山地区涵养水源价值为 71 0 175亿元 ,保持土壤减少侵蚀价值为 2 16 5 7亿元 ,固定CO2 减轻温室效应的价值为 4 2 6 14亿元 ,净化空气的价值为10 7 0 332亿元 ,4项合计的价值平均每年为 184 4 778亿元 ;最后对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金花  张洪江  余新晓  张东升  赵玉涛  
为了研究贡嘎山冷杉 (Abiesfabri)纯林林下地被物及林地土壤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方面的作用 ,该文通过对贡嘎山 4种林龄的冷杉纯林 (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 )林下地被物持水特性及林地土壤物理实验 ,得到不同林龄林下地被物最大持水量、吸水速度等水文特征参数及林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物理特性参数 .结果表明 ,成熟林林下苔藓层持水量最大 ,为其风干重的 343 5 % ,过熟林林下的为 2 84 5 % ,中龄林林下的为 2 82 5 % ,幼龄林林下的为2 5 0 % 成熟林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其风干重的 30 1 8% ,过熟林林下的为 2 2 6 4 %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常富  程根伟  鲁旭阳  范继辉  肖飞鹏  
林窗模型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有效工具。应用贡嘎山森林演替模型(GFSM)模拟气候变化对贡嘎山东坡冰川退缩和泥石流迹地森林演替过程的影响,并根据IPCC第4次评估报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3种气候变化情景(B1、A1B和A2),比较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森林树种组成、优势树种径级结构和林地土壤碳氮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维持目前气候状况不变时,贡嘎山东坡冰川退缩和泥石流形成的迹地,经过典型的川滇柳、冬瓜杨和桦树先锋群落演替阶段,最终将恢复为冷杉林。若气候变化情景(A1B和A2)发生,繁殖能力和耐性较强的树种,如高山松和桦树,可能取代喜冷湿环境的冷杉,成为这一地区的优势树种。届时,森林生物量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辑  程根伟  李伟  何祖慰  
对贡嘎山东坡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冷杉林营养元素分布和生物循环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冷杉成熟林和中龄林N、P、K总积累量依次为 172 0 0 76、2 10 3 2 90、174 8 2 2 9kg hm2 ;N、P、K的归还量依次为 6 6 5 77、34 85 0、33 917kg (hm2 ·a) ;存留量依次为 73 75 9、95 387、81 6 0 3kg (hm2 ·a) .冷杉林保持N、P、K能力强 ,N、P、K循环速率比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低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伍振  
关键词: 贡嘎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建华  董建新  高立杰  高宝嘉  李兰会  
2005—2006年夏季在河北塞罕坝地区运用固定样线法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人工针叶林恢复形成的40年生人工针叶林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并同自然恢复形成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和天然针阔混交林进行比较。共记录鸟类39种,分别隶属于8目17科。结果表明:人工针叶林恢复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鸟类群落具有重要影响;人工针叶林鸟类物种数为(4.14±0.60)种.hm-2,密度为(26.21±7.64)只.hm-2,均高于或显著高于(P=0.018)天然阔叶林,且密度与天然混交林无显著差异(P=0.902),人工针叶林中的沼泽山雀和黄眉柳莺的密度有了显著提高,分别从(2.78±0.67)只.hm-2和(1.21±0.4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东东  吴勇  陈盟  王春红  
利用不同的方法对贡嘎山黄崩溜沟水文站实测日径流资料进行了基流分割,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基流指数的均值、均方差、变异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对黄崩溜沟基流过程和地表径流、基流的滞后时间进行了分析。黄崩溜沟基流分割指数为0.65~0.74,平均值为0.71;枯水期,黄崩溜沟地表径流量相对降雨量滞后时间为2.7~14.5d,平均滞后8d,基流量相对地表径流滞后0.7~3d,平均滞后1.8d;丰水期,黄崩溜沟地表径流量相对降雨量滞后时间为0.7~3.7d,平均滞后1.8d,基流量相对地表径流滞后0.9~2.6d,平均滞后1.5d;考虑流域整体,计算黄崩溜沟流域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为0.16~0.28。研究表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乔沙沙  周永娜  刘晋仙  景炬辉  贾彤  李毳  杨欣  柴宝峰  
【目的】分析环境与空间因素在寒温性针叶林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中的作用,为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Lp)、青杄林(Pw)以及油松林(Pt)4个土壤细菌群落(LpMC1、LpMC2、PwMC和PtMC)的结构,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探讨细菌群落结构与森林类型和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在该区域的森林土壤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浮霉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其强  马和平  钱登峰  叶彦辉  韩艳英  边巴多吉  
【目的】探讨藏东南原始林生长季土壤呼吸特征,以了解藏东南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方法】在色季拉山东坡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中各设置典型样地3块,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取土样测定其理化特性,以此分析2种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1)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呈近似"n"型,日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3.25±0.74)和(2.95±0.62)μmoL/(m2·s);不同月份下2种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7月>8月>6月,同月份下为林芝云杉林大于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