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4)
- 2023(11001)
- 2022(9844)
- 2021(9457)
- 2020(8055)
- 2019(18520)
- 2018(18736)
- 2017(36351)
- 2016(19742)
- 2015(22346)
- 2014(22388)
- 2013(22129)
- 2012(20283)
- 2011(18202)
- 2010(18194)
- 2009(16476)
- 2008(16416)
- 2007(14459)
- 2006(12723)
- 2005(11192)
- 学科
- 济(75948)
- 经济(75857)
- 管理(61109)
- 业(55640)
- 企(47957)
- 企业(47957)
- 方法(36950)
- 数学(31434)
- 数学方法(30987)
- 财(19900)
- 农(19507)
- 中国(19503)
- 学(18036)
- 业经(16957)
- 地方(15185)
- 理论(14491)
- 制(13889)
- 贸(13814)
- 贸易(13807)
- 易(13397)
- 务(13157)
- 财务(13090)
- 和(13069)
- 财务管理(13061)
- 农业(12851)
- 企业财务(12357)
- 技术(12056)
- 银(11791)
- 银行(11750)
- 环境(11641)
- 机构
- 大学(280408)
- 学院(277202)
- 管理(112916)
- 济(104223)
- 经济(101726)
- 理学(97848)
- 理学院(96737)
- 管理学(94874)
- 管理学院(94393)
- 研究(89981)
- 中国(67751)
- 京(60685)
- 科学(58291)
- 财(48499)
- 所(45610)
- 农(44015)
- 业大(42325)
- 研究所(41488)
- 中心(40864)
- 江(40081)
- 财经(38765)
- 北京(38619)
- 范(37288)
- 师范(36940)
- 经(35130)
- 农业(34466)
- 州(33013)
- 院(32670)
- 师范大学(29880)
- 经济学(29709)
- 基金
- 项目(189511)
- 科学(147944)
- 研究(137612)
- 基金(136807)
- 家(119091)
- 国家(118062)
- 科学基金(101514)
- 社会(84132)
- 社会科(79581)
- 社会科学(79557)
- 省(73848)
- 基金项目(73354)
- 自然(67939)
- 自然科(66327)
- 自然科学(66312)
- 自然科学基金(65102)
- 教育(63243)
- 划(62248)
- 资助(56910)
- 编号(56804)
- 成果(46022)
- 重点(41770)
- 部(41315)
- 发(39275)
- 创(38999)
- 课题(38436)
- 科研(36376)
- 创新(36217)
- 项目编号(35624)
- 大学(35583)
- 期刊
- 济(116368)
- 经济(116368)
- 研究(81574)
- 中国(52390)
- 学报(46073)
- 管理(42782)
- 科学(41743)
- 农(39749)
- 财(37052)
- 大学(34867)
- 教育(33185)
- 学学(32457)
- 农业(27893)
- 技术(24569)
- 融(22548)
- 金融(22548)
- 业经(19330)
- 财经(18243)
- 经济研究(17720)
- 图书(17340)
- 经(15417)
- 问题(14639)
- 理论(14614)
- 业(14355)
- 科技(13948)
- 技术经济(13749)
- 实践(13507)
- 践(13507)
- 版(13331)
- 现代(12543)
共检索到405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晓玉
品牌资产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够在很多方面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在频繁爆发的负面营销事件中,品牌资产是否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品牌资产能够减弱和加剧负面营销事件的影响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并从多个视角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苏勇 方凌智 陈云勇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网购和电子商务以及虚拟社区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借助在线平台越来越直观地了解产品和品牌信息,进而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进行购买决策。在整个决策过程中,不仅理性因素发挥着作用,非理性因素或者说情感因素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即消费者会受到自己对品牌的情感驱使并进行购买。对品牌情感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消费者品牌情感是消费者—品牌关系的重要一环,在品牌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消费者对品牌情感的完整运行机制,从消费者对品牌情感的缘起看,品牌体验作为消费者接触品牌的基础,是消费者品牌情感的重要来源,可促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独特感受,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进而产生购买行为,实现企业品牌情感营销的目标。从消费者对品牌情感的延伸看,消费者品牌情感按消费者—品牌情感关系强度大小依次包括品牌情绪、品牌情感、品牌至爱、品牌依恋四个概念。其中,品牌情绪是一种细分的短时情绪,品牌情感是情绪和感情的总称,比品牌情绪范畴更大,两者均属于消费者对品牌的一般情感;品牌至爱属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进阶情感,其描述的情感关系强度远远大于品牌情感和品牌情绪;品牌依恋属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特殊情感,主要描述一种犹如母子关系的情感,带有深刻的家庭文化背景。从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归属看,品牌情感信任能够从情感角度为消费者提供稳定和深层次的情感归属,这种归属一旦形成,就会强烈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同时大幅度提升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使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得异常牢固。为更好地推动品牌情感营销,未来有关消费者对品牌情感产生机制、情感强度、特殊情感、情感归属方面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晓玉 晁钢令
营销中的负面曝光事件是指企业营销过程中发生的关于产品、服务、企业整体或员工个人的具有极大破坏性且传播面非常广的事件。本文对有关企业营销中的负面曝光事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梳理了学者们从归因视角、印象理论视角、管理视角,以及溢出效应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负面曝光事件 归因 印象理论 溢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庄爱玲 余伟萍
品牌负面曝光事件会产生溢出效应,对竞争品牌和品类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聚焦此现象,从消费者信息加工视角,引入品牌联想和联想网络理论,揭示了品牌负面曝光事件溢出的内在机制。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消费者焦点品牌联想、竞争品牌联想和品类联想在负面曝光事件溢出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且联想净值越小,联想独特性越小,消费者对竞争品牌和品类的评价越消极,负面溢出效应越强。
关键词:
品牌负面曝光事件 溢出效应 品牌联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洋 邓富民 方正
近年来,类似于三聚氰胺毒奶粉的负面事件频发。负面事件发生后,如何修复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修复策略划分为情感性修复、信息性修复、纠正性修复三大类,基于公平理论,以品牌资产为因变量,构建概念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情感性修复和信息性修复正向影响感知交互公平,信息性修复正向影响感知过程公平和感知交互公平,纠正性修复正向影响感知分配公平,交互公平和分配公平正向影响修复满意度,修复满意度正向影响品牌资产。
关键词:
负面事件 修复策略 感知公平 品牌资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志鹏 汪涛 赵晶
可爱指的是一种让人疼爱的正面感知。在营销中,一方面,可爱的元素能够帮助品牌或产品和消费者形成亲密的关系,促进销售;但是另一方面,可爱也会带来一系列风险,比如负面影响消费者对品牌或产品的能力感知。此外,有关可爱的塑造方式、作用机制和使用边界也是众说纷纭。当前理论界对"可爱"的关注逐渐升温,可爱要素在营销中的重要性也得到证明,但是关于可爱感知的文献分散在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营销学等学科,缺乏整体性的逻辑脉络。本文对国内外文献中和可爱感知相关的前沿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评述,对可爱感知的塑造、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使用边界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探讨,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可爱感知 营销 婴儿图式 动物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殷志平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回顾了相关文献对雇主品牌内涵和价值的论述,介绍了雇主吸引力及其维度的相关观点,讨论了包括雇主品牌价值主张、市场细分等内容在内的雇主品牌建设过程,并简要阐述了雇主品牌的衡量,最后对雇主品牌理论的意义和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评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庄爱玲 余伟萍
文章研究界定了产品性能型、公司道德型和道德引致产品性能型三类品牌负面曝光事件,引入消费者认知需求,运用自然实验法研究道德关联的两类品牌负面曝光事件对品类和竞争品牌溢出效应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对低认知需求者,道德引致产品性能型负面曝光事件对品类态度和竞争品牌购买意愿的负面溢出效应强于公司道德型事件;对高认知需求者,两类事件溢出效应没有显著差异;道德引致产品性能型负面曝光事件对低认知需求者品类和竞争品牌评价的影响大于高认知需求者,而公司道德型负面事件溢出对不同认知需求水平消费者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凌晨 冯俊文 杨爽 吴鹏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核心是调节网民负面情感,调节网民负面情感的关键是把握负面情感演化的规律。尽管各个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有所不同,但舆情发展的高峰都伴随着网民负面情感的产生和爆发。本研究的目标是得到网民负面情绪与网络舆情应急响应的研究现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前沿方向引导。【方法/过程】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对网民负面情绪和网络舆情应急响应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结论】关于网民负面情绪的研究,目前主要从理论层面关注动因、影响因素,关于网络舆情应急响应的研究,目前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负面情绪 网络舆情 应急响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余伟萍 庄爱玲
本文以产品、道德因素为标准,研究界定产品性能型、公司道德型,以及道德-性能复合型三类品牌负面曝光事件,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三类品牌负面曝光事件对竞争品牌和行业溢出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道德-性能复合型品牌负面事件溢出范围最广,品牌负面曝光事件对竞争品牌的溢出效应具有两面性,且负面溢出比例较大;公司道德型和道德-性能复合型事件对行业仅产生负面溢出,产品性能型负面事件对行业会产生正面和负面溢出。
关键词:
品牌负面曝光事件 行业评价 竞争品牌评价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云 李枭 林晶晶 王琳
品牌美学是由“通往感官世界”的具体元素构成的,其中由视觉元素构成的品牌视觉美学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品牌美学中的视觉元素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庞杂而又零散,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框架。鉴于此,本文在对品牌美学的研究源起及概念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将品牌视觉美学划分为部分层面的视觉元素构成和整体层面的美学表达,并据此展开述评。部分层面的视觉元素研究主要包括色彩、形状、材质和位置,整体层面则分为视觉特征的客观表达和视觉风格的主观感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对视觉元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初步解构了审美体验形成的过程并构建了品牌视觉审美触发反应链。最后,本文提出了品牌视觉美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品牌美学 视觉元素 设计风格 消费体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云 李枭 林晶晶 王琳
品牌美学是由“通往感官世界”的具体元素构成的,其中由视觉元素构成的品牌视觉美学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品牌美学中的视觉元素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庞杂而又零散,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框架。鉴于此,本文在对品牌美学的研究源起及概念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将品牌视觉美学划分为部分层面的视觉元素构成和整体层面的美学表达,并据此展开述评。部分层面的视觉元素研究主要包括色彩、形状、材质和位置,整体层面则分为视觉特征的客观表达和视觉风格的主观感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对视觉元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初步解构了审美体验形成的过程并构建了品牌视觉审美触发反应链。最后,本文提出了品牌视觉美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品牌美学 视觉元素 设计风格 消费体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元昆 周冰倩 杨伯儒
旅游业负面信息层出不穷,要想提升和维护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必须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负面信息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基于S-O-R(刺激-机体-反应)分析框架,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提出旅游目的地负面信息对其品牌资产的作用机制,重点验证顾客心理所有权在该机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能力型及道德型负面信息均能够显著稀释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且两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能力型及道德型负面信息均能够削弱旅游目的地顾客心理所有权,同时顾客心理所有权中介了负面信息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稀释作用。从理论上扩展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前因变量的研究以及负面信息对目的地品牌资产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对于维护与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特别是理解负面信息如何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产生影响具有关键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杰 柴富成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出现以质量危机为核心的产品伤害事件,对企业的品牌资产、市场份额、财务绩效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以往研究指出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个体对产品伤害事件更加包容,缓和产品伤害事件对品牌的负面影响,文章探讨了集体主义的东方人对于基于群体的消费者-品牌情感——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对产品伤害危机中品牌评价的影响。通过两组实验,分别选取中国样本和韩国样本,研究发现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并不能始终维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偏爱,品牌负面信息消极程度调节民族中心倾向对品牌负面信息认知的影响:面对一般消极程度的品牌负面信息,相比国内品牌,消费者对国外品牌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和负面品牌评价,但是当品牌出现重大负面信息时,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均显著高于对国外品牌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文章研究发现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管理和民族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娟 吴芳 张轶
品牌联合作为一种提升品牌资产的有效手段在实业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西方学术界也已经研究多年。然而,我国学术界对品牌联合的关注才刚刚开始。全面梳理与总结西方学者有关品牌联合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指导我国企业的品牌联合实践,同时能够为我国品牌联合的后续研究构建理论基础。文章将从品牌联合及其模式、品牌联合效应及其衡量、品牌联合效应影响因素这几方面对国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品牌联合的未来研究提出我们的构想。
关键词:
品牌联合 联合模式 联合效应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