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4)
- 2023(7692)
- 2022(6265)
- 2021(5665)
- 2020(4763)
- 2019(10684)
- 2018(10521)
- 2017(19520)
- 2016(10628)
- 2015(11943)
- 2014(11861)
- 2013(11438)
- 2012(10406)
- 2011(9418)
- 2010(9486)
- 2009(8845)
- 2008(8922)
- 2007(8297)
- 2006(7424)
- 2005(6636)
- 学科
- 济(39595)
- 经济(39525)
- 管理(35971)
- 业(28889)
- 企(24895)
- 企业(24895)
- 方法(14252)
- 财(13685)
- 制(13507)
- 中国(12975)
- 数学(12019)
- 数学方法(11828)
- 农(11446)
- 业经(10914)
- 地方(9161)
- 体(9071)
- 银(7890)
- 银行(7879)
- 体制(7672)
- 务(7641)
- 财务(7603)
- 环境(7583)
- 财务管理(7582)
- 行(7523)
- 融(7391)
- 金融(7389)
- 农业(7201)
- 企业财务(7189)
- 学(7145)
- 划(6842)
- 机构
- 大学(145776)
- 学院(145255)
- 济(58920)
- 经济(57531)
- 管理(53815)
- 研究(49749)
- 理学(45217)
- 理学院(44677)
- 管理学(43899)
- 管理学院(43586)
- 中国(38903)
- 财(31821)
- 京(31291)
- 科学(28563)
- 所(24072)
- 江(23899)
- 财经(23499)
- 中心(23338)
- 农(21701)
- 研究所(21256)
- 经(21243)
- 业大(19709)
- 北京(19592)
- 院(18855)
- 范(18791)
- 师范(18590)
- 州(18555)
- 经济学(18446)
- 财经大学(17306)
- 省(16766)
- 基金
- 项目(96008)
- 科学(75719)
- 研究(73292)
- 基金(68810)
- 家(59666)
- 国家(59157)
- 科学基金(50839)
- 社会(46995)
- 社会科(44495)
- 社会科学(44485)
- 省(38090)
- 基金项目(36139)
- 教育(34413)
- 划(31633)
- 自然(31084)
- 自然科(30321)
- 自然科学(30314)
- 自然科学基金(29769)
- 编号(29695)
- 资助(27100)
- 成果(25434)
- 制(24017)
- 重点(22184)
- 课题(21795)
- 部(21644)
- 发(20729)
- 创(20355)
- 国家社会(19760)
- 创新(19180)
- 教育部(18885)
共检索到235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正式启动市场准入管理方式改革,明确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的推出,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国家治理理念引领下的重大制度创新,标志着我国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审批制投资管理体制走向终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伟欣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积极推动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制定工作,着力构建"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然而,文章通过对当前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在体制机制、政府协调、市场监管等层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三张清单"的顺利推行,并就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悦 许永斌 汪顺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市场竞争活力。作为关键性战略信息,创新信息的披露兼具成本与收益,而在负面清单政策的冲击下,企业究竟会顾及专有成本而抑制创新信息披露,还是出于战略性考虑,增加创新信息披露呢?基于微观企业创新文本信息数据,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增加企业创新信息披露以发挥其战略性价值。而横截面检验发现,当创新信息披露成本更低或披露收益更高时,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创新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分析则表明,管理层竞争感知增强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提升是上述影响的关键作用路径。此外,对同行信息外溢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同行创新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有利于改善总体的创新信息披露环境,并提升目标企业创新水平。文章从企业创新信息披露环境的视角考察了负面清单政策的微观效应,为我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优化创新信息环境提供了直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天蕙 高凌云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我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自引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来,我们不断对其进行优化,旨在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更好吸引外资。但实践中仍存在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先行先试成效不明显、行业分类不规范导致的外资准入前和准入后障碍等问题。应在适当借鉴发达经济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加大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先行先试探索、建构合适的行业分类标准、提高负面清单透明度、减少外资准入前准入后障碍、明确负面清单的法律地位等措施,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晓楠 李振宁
投资准入在国际条约层面既可按欧式投资协定依"东道国法律"准入外资,也可按美式投资协定依"负面清单"准入外资,所体现的是一国投资市场的开放程度。我国正在尝试在国内法领域采用"负面清单"模式准入外资,国际规则层面的"负面清单"制度可以为国内规则层面的"负面清单"制度设计和理念提供借鉴。"负面清单"内规定的限制措施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改革外资准入备案制提高准入透明度与便利性,尽可能参照"棘轮机制"增强投资准入规制的稳定性,协调好内资与外资、国内负面清单与国际负面清单的关系。
关键词:
投资准入 负面清单 棘轮机制 备案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思奇 牛倩
文章聚焦USMCA投资负面清单制度,通过美墨加贸易协定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之间的比较研究,剖析国际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的最新演进和美墨加三国在不同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投资利益博弈,为中国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及参与国际投资协定谈判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琳娜 尹昌斌 陈世雄
[目的]旨在依据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按照"生态红线"和"底线约束"的要求,明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农业产业准入门槛,加强区域资源管护和生态治理。[方法]以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农业资源承载力、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剖析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背景、意义及其内涵,基于"减规模、转方式、控规模、退出生产"要求探讨负面清单编制原则以及禁止类、限制类农业产业目录与管控条件的编制方法,重点分析农业资源超载、生态环境退化典型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管控对策。[结果](1)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实施节水保水型耕作方式,限制冬小麦种植面积;(2)在中—重度重金属污染区实施3~5年休耕,在轻微—轻度重金属污染区域,实施清洁去污型休耕模式,优先种植生物量高、吸收积累作用强的富集型植物;(3)在长江中下游传统双季稻主产区,适度调减双季稻田,实施"双改单",控制水网密集区生猪、奶牛养殖规模;(4)在生态严重退化区,实行生态修复型休耕,种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护耕作层的植物;(5)在东北黑土区,适度调减水稻种植面积,增加食用大豆生产,推进种养结合;(6)在生态保护发展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舍饲半舍饲。[结论]采取开展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试点、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保障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建明 姚鹏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中国首次采用负面清单模式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其负面清单制度也分为仅涉及投资领域的第一类负面清单和同时覆盖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的第二类负面清单两种类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负面清单不符措施在清单A、清单B中的数量和涉及的行业分布特征可以发现,使用第二类负面清单的国家在不符措施数量上普遍多于第一类负面清单国家,且前者不符措施主要覆盖服务业,后者则重点关注农业、矿业和制造业。对中国而言,应在RCEP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优化服务业和非服务业的比例、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构筑更加完善的负面清单法律支撑体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伟
"负面清单"(Negative list),是一国政府在引进外资时,对那些与国民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即本国不允许外商企业投资或有限制要求的领域和产业,以清单形式公开列明,清单以外领域则充分开放。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则是一份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特别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锐兰 李玉芳
负面清单制度是行政审批制度的新形式和改革突破口。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更是积累了先行先试的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表现出穷尽性、前瞻性、双向指导性和待遇公平性等特征,并具有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界定行政审批边界、倒逼政府简化行政审批职能等作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于2 0 1 3年9月正式发布,2 0 1 4年7月做第一次修改。但仍存在内容繁杂、表述清晰度不足,法律地位不明确等自身缺陷;以及辐射范围狭窄、行政管理方式陈旧和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目前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仍处于探索和改进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文本质量;消除负面清单"形式化"的嫌疑;保证未来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实现负面清单的动态管理;完善配套实...
关键词:
负面清单 上海自贸区 行政审批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满平
目前,实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已日益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投资准入制度。本文借鉴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在上海自贸区施行"负面清单"的实践,通过分析能源行业中存在的行政性垄断和价格管制可以认为,在能源行业中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助于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提高效率。同时,文章提出了在实行该制度时还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市场准入 负面清单 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荣珍 贾瑞哲
负面清单制度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明显特征之一。目前,中国不仅正在建立外资管理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还将在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中应用这一制度。欧盟与加拿大签订的《全面经济贸易协定》(CETA)是欧盟与发达经济体在该制度框架下的全面实践,也彰显出加拿大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外资开放领域的态度和政策。文章通过分析CETA投资协定附件I、附件II中负面清单制度的设置,将欧盟、欧盟28个成员国及加拿大的不符措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新特点及不足之处,形成对中国进行投资协定谈判的几点启示与借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元红
目前,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成为国际投资管理和外资准入的新趋势,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广泛实践。2019年3月15日,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首次把这种管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但由于我国引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时间不长,在推进过程中尚存在与该制度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透明度方面与国际标准仍有差距等不足之处,因此,总结近几年我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悦 许永斌
以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通过增加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企业所处地区政府干预程度较高以及市场竞争较激烈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市场准入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可以显著改善企业产品市场表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问责与避责间的关系是责任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问责导致避责的机制亟待探究。以X县早稻生产政策过程为例,基于“行动-制度-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上级问责与基层避责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干部避责行为是上级问责制度与基层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作为责任者的基层干部面对上级问责压力和农民抗拒压力的理性选择。为贯彻落实非粮化整治政策,上级通过责任分配、责任考核和督查问责制度,给基层干部施加了巨大的早稻生产责任压力。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中稻种植模式为主导的、较为稳定的生产秩序,拒不执行早稻生产政策。承受双重压力的基层干部只能采取责任兜底的属地化机制、利益交换的市场化机制和联合避责的科层化机制来规避上级问责风险。作为行动者的基层干部运用自由裁量权,通过隐匿信息、集体负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既有的制度-环境,再造了基层治理结构。
关键词:
问责 避责 风险 责任政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