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8)
2023(9376)
2022(8093)
2021(7562)
2020(6479)
2019(14743)
2018(15076)
2017(29150)
2016(15699)
2015(18039)
2014(17807)
2013(17148)
2012(15385)
2011(13833)
2010(14165)
2009(13336)
2008(13130)
2007(11870)
2006(10459)
2005(9602)
作者
(44004)
(36852)
(36762)
(34938)
(23338)
(17332)
(16744)
(14227)
(13969)
(13384)
(12551)
(12466)
(11817)
(11767)
(11404)
(11293)
(10995)
(10760)
(10758)
(10638)
(9297)
(9015)
(8861)
(8505)
(8381)
(8274)
(8223)
(8221)
(7457)
(7144)
学科
(61197)
经济(61108)
管理(53281)
(46344)
(41254)
企业(41254)
方法(29323)
数学(25447)
数学方法(24887)
(19369)
(16287)
中国(15895)
业经(15188)
(14238)
理论(12919)
(12154)
财务(12104)
财务管理(12073)
(11714)
企业财务(11435)
(10989)
(10638)
贸易(10628)
技术(10388)
(10371)
(10330)
银行(10317)
地方(9886)
(9763)
(9736)
机构
大学(222067)
学院(221676)
管理(88850)
(86675)
经济(84770)
理学(76207)
理学院(75431)
管理学(73848)
管理学院(73418)
研究(68574)
中国(52663)
(46491)
(44298)
科学(41400)
财经(34271)
(34010)
(33442)
中心(32764)
(31272)
(30890)
业大(30844)
研究所(30001)
北京(28943)
(27627)
师范(27362)
(27148)
经济学(26474)
财经大学(25401)
(24867)
技术(24290)
基金
项目(148557)
科学(118346)
研究(109217)
基金(108526)
(93971)
国家(93295)
科学基金(81737)
社会(69437)
社会科(65863)
社会科学(65846)
(58732)
基金项目(56802)
自然(53278)
教育(52184)
自然科(52165)
自然科学(52154)
自然科学基金(51217)
(48904)
编号(45539)
资助(44841)
成果(38015)
重点(33235)
(32729)
(31613)
(31586)
课题(30922)
(30097)
创新(29547)
项目编号(29162)
教育部(28776)
期刊
(94537)
经济(94537)
研究(62405)
中国(47155)
(36989)
管理(34567)
学报(33086)
科学(29670)
(28352)
教育(27185)
大学(25557)
学学(23633)
技术(21729)
(19353)
金融(19353)
农业(18722)
财经(17256)
业经(15320)
经济研究(15259)
图书(14914)
(14741)
问题(11946)
统计(11928)
理论(11396)
(11302)
技术经济(10753)
情报(10656)
实践(10351)
(10351)
财会(10284)
共检索到33187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娟丽  雷宏振  
负面信息在网络群间的传播一直存在机制模糊性。文章在基于复合群体传染病SIS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负面信息传播的兴趣性引入传播吸引力阀值,通过数学建模构建出一种对网络群间负面信息传播的扩散机制模型,并对该模型传播趋势进行概率分析。研究发现网络群的结构与其受到的吸引力刺激程度是决定负面信息传播能否消失的关键因素,即网络群中网络社区的节点度值越大,负面信息继续传播的概率越大;吸引力刺激程度越小,负面信息传播消失的概率越大,而吸引力刺激程度可以通过影响网络群对负面信息的兴趣度和与信息发送者的网络群间的关系度来降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智涛  付宏  李辉  
[目的/意义]探讨网络知识社区中知识主体的交互作用,以及知识的传播问题,拓展网络知识传播扩散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网络知识社区的运行机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多主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知识传播扩散的仿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结构、知识转移能力、知识分享意愿、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结果/结论]小世界网络更容易加速知识传播;知识转移能力越强,则知识增长率越快;分享意愿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有生命知识主体与非生命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与知识的传播效率呈正相关。[局限]未来考虑不同网络知识社区的定位、设计机制、激励机制等差异性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待实证数据的检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姬晓辉  卢小根  
科技型小微企业集群组织结构是一个开放演化、适应性的复杂网络系统,从而其知识传播和扩散具有新的特点。文章首先构建反映集群组织结构变化的NW小世界网络模型,以特征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参数来反映其组织结构特征和知识传播的关系;其次,结合科技型企业知识吸收的五大特征要素建造网络多维度的知识扩散模型。经模型检验发现,密切的战略联盟关系和知识交流频率能显著地提高网络中的知识扩散量,降低特征路径长度,提高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忆瑞  徐小峰  
动力是网络空间信息扩散能否实现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着信息扩散的方向和规模。对其进行研究,目的是解决是什么原因,哪些因素促使信宿采纳应用扩散信息,进而实现信息扩散。基于此,文章对影响网络空间信息扩散的内源动力、外源动力和阻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空间信息扩散的动力模型进行了构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海欣  
在考虑负面口碑及其与其它因素交互的前提下,文章针对不同情景构造了相应的消费者创新采纳决策模型。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存在口碑效应的创新扩散与不存在口碑效应的创新扩散在过程与最终扩散程度上存在不同;随着负面口碑的增大,创新的扩散过程与最终扩散程度均会受到抑制;不同的网络结构也将影响最终扩散程度,并明显改变创新扩散过程;此外,局部世界大小也是影响创新扩散一个要素。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姣  孙林  王尽晖  张欣  
【目的/意义】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间需要认清信息系统所处阶段,而信息系统接受模型的适用性相对局限,所以组织间信息系统扩散模型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方法/过程】通过收集国内外信息系统接受模型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发现信息系统接受模型的研究现状,并采用时间序列的方式分析各模型的适用性变化规律。【结果/结论】从组织与个人视角抽取影响因素,在适用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组织间信息系统扩散模型,并对因素间关系进行解释,提高组织间信息系统扩散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纲  巴志超  
为探究科研合作网络中知识扩散的演化规律和动力机制,引入复杂网络和超图数学理论构建一种基于科研合作超网络的知识扩散演化模型。通过再现真实的网络组织知识传播行为,揭示科研合作网络中不同网络结构特征、结点偏好性选择、知识增长老化以及知识扩散途径与知识传播扩散过程的动态关系。考虑不同个体知识自我增长以及知识吸收能力,采用网络平均知识水平、知识扩散速率、知识均衡程度作为衡量知识扩散效果的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科研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平均知识水平和知识扩散速率;结点知识存量偏好性选择比结点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庆林  
自巴斯模型问世以来,许多学者对其模型进行了大量的修正,但对具有网络外部性产品的扩散模型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在介绍巴斯模型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消费者效用函数并引入愿付价格的概念,设定效用大于厂商定价的潜在需求者为实际需求者的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修正扩散模型。然后依据消费者的实际感受价格随着累积采用者的增加而下降的网络外部性,提出了针对网络外部性产品的修正扩散模型。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魏莹  李锋  
【目的/意义】系统性分析知识扩散相关的模型和过程。【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知识分享型网络平台-“知乎”网络上知识扩散的实例数据抓取和分析,提出了能够更加真实反映知识扩散的网络演化模型和扩散模型。进而,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知识扩散模型中相关参数对知识扩散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结果/结论】通过知识扩散实例的数据抓取和分析,确定了以BBV加权网络演化模型和Bass扩散模型为主的知识扩散模型。通过参数分析,确定了BBV加权网络中网络权重和Bass模型中外部影响因子能够显著加速知识扩散。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忽略了这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0901016)项日负责人:刘德海博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近年来管理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结构复杂性、信息匮乏或过剩、矛盾对抗性、难以预测的高度突发性、事态发展不确定性和决策时间紧迫等高度复杂性的非常规边界特征。"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扬  许晓明  
本文在回顾西方主要学术期刊近三十年来发表的组织制度扩散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释了组织制度扩散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层面以及内在演化逻辑,并指出了现有组织制度扩散理论的一些不足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三大发展趋势,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以及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普适性的组织制度扩散理论研究整合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征  孙虹  
隐性知识一般通过工作经验、技艺、组织文化等方式在工作人员的头脑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并通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实践而得以表现。隐性知识的传播网络存在不对称现象,它是由许多的个体所组成。一般来说,网络密度,出度、入度中心势,中介中心势等是衡量隐性知识网络不对称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对隐性知识传播网络的反映也各有不同。文章通过平均场理论分析了隐性知识传播行为,构建起隐性知识网络传播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仿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新  邓贵仕  佟斌  
本文考虑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舆情传播模型。模型假设网络中每个个体的初始状态只有两种情况,并且在单位时间步内只选择一个邻居进行交流,并以概率λ接受该邻居的意见。解析结果显示存在概率λc使得网络中持某种观点人数比例的期望值是一个常数,而其它状态下系统中所有个体的意见都会达成一致。本模型有助于衡量某给定社会网络中舆论传播的快慢程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建华  周斯琦  
[目的/意义]探究个体决策的有限理性对于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从网民心理的微观层面来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方法/过程]以病毒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引入考虑个体心理参照点的前景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求解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进行数值仿真对基本再生数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论]网络舆情传播扩散规模,与微博用户接触到的接触消极微博内容的比例β、相关舆情事件评论或转发中传达负面情绪的评论内容占比p、被感染网民的自愈率q等有密切关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邢梦珏  曹吉鸣  冯晓威  刘聪  
为探究创新扩散失败的原因及作用机理,在创新扩散微观模型中引入负面口碑,建立个体在社会互动影响下的决策模型,并进行小世界网络中的多智能体仿真分析,研究网络结构、抵抗领袖比例、意见领袖创新性和社会规范约束力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负面口碑的创新扩散曲线呈“S”形变化,但扩散深度受限;高度聚集的社会网络更有利于创新扩散。抵抗领袖比例越高,创新扩散速度和深度越小,且负面口碑作用范围越大;当抵抗领袖比例高于意见领袖比例时则会导致扩散失败。意见领袖创新性的提高可以缓解负面口碑的消极影响并促进创新扩散。社会规范约束力对创新扩散深度的影响随网络结构变化呈现不同态势。研究不但丰富了现有创新扩散理论,而且对开发创新推广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