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0)
2023(7158)
2022(4869)
2021(4072)
2020(3039)
2019(6463)
2018(6080)
2017(11408)
2016(5818)
2015(6528)
2014(6381)
2013(6152)
2012(5689)
2011(5054)
2010(5382)
2009(5442)
2008(4226)
2007(3998)
2006(3557)
2005(3271)
作者
(15953)
(12925)
(12902)
(12386)
(8023)
(6087)
(5979)
(5119)
(4891)
(4583)
(4298)
(4269)
(4123)
(3981)
(3933)
(3883)
(3880)
(3720)
(3680)
(3620)
(3156)
(3105)
(3073)
(2972)
(2937)
(2886)
(2877)
(2821)
(2651)
(2590)
学科
(26061)
经济(26042)
(24385)
金融(24384)
(21367)
银行(21366)
(20821)
(18463)
管理(18140)
(17926)
企业(17926)
中国(15337)
业经(13474)
中国金融(10886)
(9398)
产业(8977)
信息(8484)
(8418)
方法(8369)
总论(8215)
信息产业(8163)
理论(7172)
(7110)
财务(7096)
财务管理(7084)
企业财务(6791)
地方(6726)
(5971)
数学(5393)
数学方法(5346)
机构
学院(80016)
大学(77725)
(33295)
经济(32525)
管理(29096)
中国(27080)
研究(24494)
理学(24384)
理学院(24165)
管理学(23850)
管理学院(23711)
(18754)
(15270)
(15093)
银行(14622)
财经(14513)
中心(14499)
(14490)
金融(14200)
(13719)
(13119)
科学(12321)
(12059)
人民(11821)
经济学(11411)
(11076)
财经大学(10947)
(10877)
国人(10786)
中国人(10735)
基金
项目(52702)
研究(43040)
科学(41622)
基金(37192)
(30854)
国家(30532)
社会(28520)
社会科(27047)
社会科学(27040)
科学基金(26955)
(21653)
教育(18908)
编号(18827)
基金项目(18758)
(17148)
成果(15936)
资助(14077)
自然(14075)
自然科(13750)
自然科学(13748)
自然科学基金(13488)
项目编号(12674)
课题(12665)
国家社会(12345)
(12071)
(12070)
重点(11795)
(11441)
(11358)
创新(11192)
期刊
(34028)
经济(34028)
(26251)
金融(26251)
研究(25504)
中国(18334)
(15533)
管理(10198)
教育(9685)
学报(9554)
(9157)
科学(7947)
大学(7642)
财经(7177)
学学(7080)
技术(6618)
(6097)
经济研究(6022)
业经(5733)
图书(5702)
理论(5160)
农业(5105)
中国金融(4806)
财会(4806)
实践(4791)
(4791)
书馆(4102)
图书馆(4102)
(3987)
论坛(3987)
共检索到130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玉峰  赵晓明  
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的持续深化,能够有效兼顾商业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目标。但是,由于概念认识不清、金融监管和行业自律不足、消费者金融素养不高等原因,数字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定位和理念不正确,故意掩饰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借贷成本,向不合适的借款人发放不当贷款,此外,金融科技创新也会引发弱势群体"数字排斥"。建立负责任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要从金融供给商、金融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三个维度共同着力,一是要推动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开展负责任的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外在的培养平台与资源等需要通过学生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系列学习活动的组合,构成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学习模式是学生求学目标、高校人才培养平台以及教师引导三者互动作用的结果,也是构建大学生学习模式的逻辑基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兴元  孙同全  董翀  燕翔  
迄今为止中国缺乏系统度量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数评价体系。本文利用网商银行在全国1884个县(县级市、旗)的业务数据和这些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广度、深度与质量三大维度出发,建构了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提出了该指数评价体系各级指标得分的测度方法,测度了2017-2019年这些县域的各级指标得分,较为系统地反映了这些县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研究表明,2017-2019年中国各大地区和各省的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提升较大,但各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提升较大,服务质量提升相对不足;数字贷款和数字授信发展最为迅速,数字支付次之,数字理财和数字保险发展相对迟缓。总体而言,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发展空间巨大,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和法规政策,提升县级政府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提高县域人口数字普惠金融素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婵娟  翟渊明  刘博京  
全世界范围内技术革新的复杂性与技术应用的脆弱性之间正呈现出冲突和矛盾的状态,技术理性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无限担忧。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在伦理道德层面展开对现代科学"技术行为"的探究,建立"负责任创新"模式,合理的避免由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与伦理问题,认清人类本身存在的真实境遇,寻求符合伦理观念的道德规范,并同时解决技术理性带来的人的异化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良  
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将知识理解为个人参与生活世界过程中,创造与生成的过程及其产物。这一课程知识观缘起于对我国课程实践深陷知识观困境的省思、对课程理论学术史中知识观传统的反思与改造以及对传统哲学知识观的重建与超越。理解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基本内涵有必要基于知识与自然、知识与社会以及知识与自我等知识论维度,剖析其教育意义有必要基于个人与知识、教学与知识以及课程与知识等关系层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雨  
黄炎培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缘起于其改良社会落后观念的驱使、职业教育实践的启迪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其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蕴含着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工学结合,注重实用;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敬业乐群,赤诚爱国等思想。其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在当代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着积极的现代价值: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坚持"能力导向",提升教学质量;以深化校企合作为着力点,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教学质量内部治理;以立德树人为任务,坚持"德技并举",引领教学新航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温军  张森  
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统筹因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支撑。中国提出并部署科技自立自强的表层逻辑是受国际复杂环境的倒逼,深层逻辑是国内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科技自身演进的驱动。科技自立自强是自主创新的更高阶形态,可解构成互为依归的两部分:科技自立与科技自强。前者强调逐步实现关键核心科技的自主安全可控,后者则指涉科技论域中的创新力、支撑力、影响力和把控力等四个维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新型举国体制框架内予以科学稳妥有序地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要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开放与创新、守正与创新、强国与世界之间的张力关系,要凝聚理论、文化、科技、制度等方面改革创新的合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海雄  
大学类型的分化始终伴随着大学职能的不断衍生和拓展,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大学服务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教学服务型大学是遵循教育服务的本质属性,以服务理念为指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注重开展应用研究,整个机构及成员全方位融入社会,主动适应内外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现代大学。坚持"多元化""合作式""联动性"的基本导向,开放办学、多元合作,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是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行动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伟雄  张华荣  
作为知识经济的一种高级形态,创意经济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通过对创意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创意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意经济的分析框架,对创意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群  
加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加快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在借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具体而言,应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以产教融合为载体,创设高端产教融合平台;以专业发展为引领,构建特色高水平院校和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联动机制;以内涵发展为依托,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升级;以师资建设为保障,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队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成岗  
1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的新议题及新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社会现实,带来社会治理领域的新变革。人工智能既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又是社会治理的对象。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社会议题,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广泛应用将带来新的社会治理、法律规范及伦理规约问题。就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对人类就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芳芳  史静寰  
学生评价在美国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极其核心和重要的概念。"决定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了什么的学生评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独特的人生记录,成为社会各界评判高等教育质量和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高等教育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美国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院校的教育效能"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已经构建起包括院校、专业和课程等多个层面的学生评价体系。因此,探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评价可以成为分析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和切入点,并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永红  
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通过"负责任金融"教育促进金融健康发展,是一项事关全体人民福祉的基础性工程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金融有责任、有条件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负责任金融"教育促进金融健康发展,是一项事关全体人民福祉的基础性工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浮婷  王欣  
平台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与行为异化行为的频频发生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呈现出治理主体缺位、治理资源分散与治理手段滞后等碎片化局面,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亟需迈向治理共同体思维。本文系统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的理论脉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共同体是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理论的延续与引申,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有效性依赖于治理主体所形成的治理共同体组织运行目标与运行机制的合意性与合理性。更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形成的现实缘由,即宏观社会责任制度供给不足或严重缺失、中观层面的公民社会监督乏力以及微观组织层面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与"社会脱嵌";同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具有治理理念的社会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目标的一致性、治理资源的开放性与治理边界的动态性等多重特征。在平台情景下,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实现过程在于基于分层分类的治理逻辑,推进异质性不同生态位成员的社会责任行为治理,形成主要生态位与扩展型生态位的协同共治的治理机制,最终实现将平台商业生态圈打造为可持续性的社会责任生态圈的共同治理目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海军  王念  赵立昌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实现的金融服务普及和延伸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是金融的互联网与互联网的金融化的双向运动与交互发展。国内互联网金融的热潮与金融抑制的市场体制、"普惠"金融的政策背景及现代技术革命密不可分。而从理论上讲,互联网金融拓展了小微金融理论的应用空间。互联网金融对于中国金融的民主化、内生金融的发展、金融脱媒及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