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2)
- 2023(6110)
- 2022(4959)
- 2021(4863)
- 2020(3914)
- 2019(8862)
- 2018(8569)
- 2017(15716)
- 2016(8134)
- 2015(9357)
- 2014(8501)
- 2013(8445)
- 2012(7955)
- 2011(7398)
- 2010(7225)
- 2009(6899)
- 2008(6748)
- 2007(5794)
- 2006(5107)
- 2005(4587)
- 学科
- 济(39049)
- 经济(39017)
- 管理(26112)
- 业(24420)
- 企(22028)
- 企业(22028)
- 方法(17280)
- 中国(14536)
- 数学(13798)
- 数学方法(13740)
- 技术(11500)
- 贸(10005)
- 贸易(9995)
- 易(9863)
- 业经(9431)
- 技术管理(9165)
- 农(8331)
- 财(8049)
- 制(7688)
- 银(7219)
- 银行(7212)
- 行(7057)
- 和(6729)
- 融(6519)
- 金融(6519)
- 理论(6042)
- 环境(5842)
- 出(5777)
- 关系(5738)
- 学(5328)
- 机构
- 大学(117510)
- 学院(114548)
- 济(60812)
- 经济(60159)
- 研究(44889)
- 管理(44161)
- 理学(38010)
- 理学院(37602)
- 管理学(37311)
- 管理学院(37066)
- 中国(36325)
- 财(25754)
- 京(25130)
- 科学(22821)
- 所(21390)
- 经济学(20806)
- 财经(20802)
- 研究所(19468)
- 经(19335)
- 中心(19122)
- 经济学院(18716)
- 北京(16550)
- 院(16051)
- 财经大学(15708)
- 江(14817)
- 农(14146)
- 科学院(13873)
- 范(13830)
- 师范(13755)
- 商学(13290)
- 基金
- 项目(76420)
- 科学(62719)
- 基金(59394)
- 研究(58148)
- 家(51888)
- 国家(51542)
- 科学基金(44397)
- 社会(41887)
- 社会科(39754)
- 社会科学(39747)
- 基金项目(30359)
- 省(25862)
- 自然(25647)
- 教育(25552)
- 自然科(25152)
- 自然科学(25146)
- 自然科学基金(24761)
- 资助(23584)
- 划(22882)
- 编号(20286)
- 国家社会(19403)
- 创(19154)
- 部(18946)
- 中国(18909)
- 创新(18309)
- 重点(17395)
- 发(16992)
- 教育部(16934)
- 成果(16848)
- 人文(15736)
共检索到177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翔
国家身份是一国在国际社会角色扮演与对外交往活动中的"标签"。1949年以来,基于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中国的角色身份经历了多重变迁,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式样与格局。随着中国崛起步伐的加快以及融入国际体系的加深,负责任大国逐渐成为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的新取向。当前,中国已经在促进国内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积极推进负责任大国建设,有着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包括中国实力水平的更大提升、中国责任意识的更高增强、中国与体系的良性互动以及国际秩序的安定现状。当然,建成负责任大国还有着一系列的障碍,集中体现在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固有战略疑惧、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以及中国的周边安...
关键词:
国家身份 负责任大国 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存刚 王瑞领
结构-单元模式的国家身份理论是体系理论。它既重视国际体系的结构因素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又考虑了国际体系的构成单元对国家身份的塑造。在将这一模式用于解释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平、发展等国际体系层次的文化结构,有助于塑造中国合作型的战略文化。而抱持这一战略文化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实践,可以破除不利于社会主义大国地位上升的陈旧理念,可以破解中国和平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难题。同时,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实践也已引起了中国观念的深刻变化。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则是这些变化的国内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廖苗
近年来,"负责任研究与创新"逐渐成为欧美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热议概念,它强调科技创新过程的伦理和社会影响,并试图通过协商参与对创新进行综合治理。我国既往科技管理体制中的科学主义、发展主义及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等特征不利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理念的实行。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社会公众、科技共同体、企业和政府针对创新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为负责任研究与创新在中国落地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该理念在中国的推行还面临着如何平衡责任与创新、加强各行动主体间的沟通合作以及推动公众参与科技治理等诸多挑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2021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询意见的函》提出拟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更名行动的利弊与褒贬在短期内恐难评说,且尚未真正落地,但毋庸置疑的是,又一次,我们身处学科变革的路口。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婵娟 翟渊明 刘博京
全世界范围内技术革新的复杂性与技术应用的脆弱性之间正呈现出冲突和矛盾的状态,技术理性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无限担忧。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在伦理道德层面展开对现代科学"技术行为"的探究,建立"负责任创新"模式,合理的避免由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与伦理问题,认清人类本身存在的真实境遇,寻求符合伦理观念的道德规范,并同时解决技术理性带来的人的异化问题。
关键词:
负责任创新 科学技术治理 新伦理生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丽萍 刁文芳 石雅芳 韩昕媛
[目的 /意义]分析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人员的负责任评价(RRA)新取向,以期为“破四唯”指导下的我国科研评价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过程]以传统评价体系“唯与责”的背离为切入点,以全球研究理事会(GRC)《2021年RRA报告》、欧盟《研究评价系统改革报告》等典型内容文本为数据源,采用WordSmith提取关键词及词丛,并进行可视化。[结果 /结论]分析认为,基于同行评议定性判断与负责任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多种研究产出、活动的质量与贡献认定成为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人员RRA的基本框架与准则,其中,小同行评议与分类评价成为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等不良学术驱动因素的核心规则和必由之路;元评价则为提高科研人员评价质量、优化指标与方法提供了循证依据。研究指出:此框架将利于纠偏基于产出的价值观,促进早期职业生涯科研人员(ECR)职业道路的差异化与多元化以及研究生态系统功能的最大化,推动包容、健康的研究创新体系的建立,同时为我国科研人员评价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开放科学 科研人员 负责任评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芦文龙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由"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整体思想可以深入领会习近平完整的新战略思想,具体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如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战略、生态扶贫战略和民生导向战略等,既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思想来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也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基础——多学科视角探索具体经济活动乃至改革过程。基于此,2016年5月11日,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大连哲学研究基地和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成岗
1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的新议题及新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社会现实,带来社会治理领域的新变革。人工智能既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又是社会治理的对象。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社会议题,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广泛应用将带来新的社会治理、法律规范及伦理规约问题。就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对人类就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治理 新技术 伦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阳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是基于国家长远发展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视角,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新部署。
关键词:
研究与创新 老年人 科技创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谷慧敏 李彬 吕点点
<正>近年来,新兴科技在旅游中的应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最近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类新型人工智能被认为能够催生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新组织和新岗位~((1)),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者体验、旅游目的地管理与市场营销、旅游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变革与创新~((2))。然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科技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的“盲区”、技术过度应用带来的人类在存在论方面的伦理问题~((3)),以及在旅游中的体验、服务、运营、监管等方面的伦理困境,需要旅游学术界充分关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文章基于“基础要素—服务方式—业务体系—伦理内核”的分析路径,指出生成式AI对公共文化机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重构文化资源体系、拓宽个性服务边界、赋能专业支持体系、再塑专业伦理内涵。进一步地,作者通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条款的解读和国际图书馆界专业行动的分析,强调公共文化机构应当指导用户“批判性且负责任地使用”生成式AI,并基于负责任创新的理念促进这一技术应用的落地,争取打造创新示范案例,为构建具有包容性的数字时代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公共文化服务 负责任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房宏君
负责任创新(RI)是当前国内外创新领域研究的重要前沿和关键热点。为了有效探索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文章基于近几年国外较为前沿的负责任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了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这一重要概念,科学探析其内涵、本质与特征并在科学界定相关变量维度基础上,构建了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驱动高新企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模型,深入挖掘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驱动高新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理和中介路径,丰富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体系,为科技人才负责任创新驱动高新企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桂波 赵一秀
欧盟统一的科技政策始于20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在提高欧洲社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实施的科技研发计划将"负责任创新"纳入政策框架,实现了科技政策由"经济驱动"向"责任架构"的转型。当前,中国正处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欧盟科技政策转型及其相关实践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负责任创新 欧盟 科技政策 转型 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桂波 赵一秀
欧盟统一的科技政策始于20世纪80年代,长期以来在提高欧洲社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实施的科技研发计划将"负责任创新"纳入政策框架,实现了科技政策由"经济驱动"向"责任架构"的转型。当前,中国正处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欧盟科技政策转型及其相关实践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负责任创新 欧盟 科技政策 转型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