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0)
2023(11732)
2022(9782)
2021(9352)
2020(7692)
2019(17305)
2018(17072)
2017(32359)
2016(16678)
2015(18433)
2014(17361)
2013(16374)
2012(14529)
2011(12650)
2010(12271)
2009(11046)
2008(10219)
2007(8566)
2006(6892)
2005(5371)
作者
(40468)
(33822)
(33643)
(32080)
(21283)
(16027)
(15102)
(13202)
(12932)
(11541)
(11438)
(11290)
(10456)
(10419)
(10162)
(10086)
(9910)
(9818)
(9652)
(9558)
(7963)
(7945)
(7911)
(7908)
(7693)
(7453)
(7251)
(7161)
(6588)
(6501)
学科
(63084)
经济(63022)
管理(52200)
(50567)
(45372)
企业(45372)
方法(31443)
数学(26048)
数学方法(25668)
中国(17447)
技术(17427)
(16943)
业经(16431)
(16057)
理论(13250)
技术管理(12607)
(11397)
(10910)
农业(10889)
财务(10877)
财务管理(10858)
(10829)
地方(10792)
(10723)
(10397)
贸易(10387)
企业财务(10272)
(10099)
(9522)
环境(9292)
机构
大学(215262)
学院(215226)
管理(90399)
(89361)
经济(87809)
理学(79589)
理学院(78838)
管理学(77600)
管理学院(77165)
研究(62723)
中国(46985)
(42022)
(40649)
科学(35744)
财经(33284)
中心(30750)
(30594)
(30179)
(28257)
业大(28192)
经济学(28146)
师范(28033)
(26963)
(25870)
经济学院(25359)
财经大学(25228)
北京(25210)
研究所(24584)
商学(24548)
商学院(24312)
基金
项目(156022)
科学(126865)
研究(118971)
基金(115619)
(98738)
国家(97882)
科学基金(87397)
社会(79525)
社会科(75224)
社会科学(75209)
基金项目(61713)
(61493)
教育(56240)
自然(54585)
自然科(53463)
自然科学(53451)
自然科学基金(52524)
(51126)
编号(47468)
资助(43950)
(38874)
成果(37130)
创新(35365)
(35130)
重点(34575)
国家社会(33408)
(33202)
课题(31886)
教育部(31599)
人文(31335)
期刊
(89986)
经济(89986)
研究(60792)
中国(40174)
管理(35388)
(32862)
教育(28358)
科学(27556)
学报(27491)
大学(23194)
(22732)
学学(21552)
技术(21276)
(16577)
金融(16577)
财经(16571)
农业(15677)
业经(15558)
经济研究(14918)
(14336)
科技(12218)
问题(11503)
技术经济(11048)
商业(9630)
(9609)
财会(9528)
图书(9512)
(9508)
理论(9431)
现代(9314)
共检索到300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战雄  
本文研究了负责任创新实现的现实性依据,结果发现,共担责任与合作责任等为负责任创新的实现提供了概念前提,历史合力论和关系理性等为其提供了思想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孕生及现代信息与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冬云  张宝香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论述,自始至终贯穿和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原理,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哲学依据;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关于文化的社会功能及作用的基本观点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来源;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基础。困此,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就要成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忠实履行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成  
文章依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逻辑主线,述明了物质概念从何而来、马克思如何从异化劳动的角度阐明物质的理念、国民经济学利己主义的物质范畴如何在私有财产的扬弃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解放这三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表明了马克思物质概念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方法论指导以及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具有"不过时"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陆昱瑾  
生活方式是与生产方式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条件,生活则是生产的目的;随人类生产方式发展而形成的城市也是一种具有变革性的生活方式。"地摊经济"或说城市中的非正规经营现象,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看都是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活方式演进的一部分内容。地摊经济热背后隐藏着城乡关系、人的价值实现与未来城市生活方式变革等更加深层的问题,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活方式视角进行总体把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文娟  
人类社会总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实现发展的。对共同体的理解和思考,不仅需要从宏观角度加以整体把握,更需要从微观层面上对个人进行关照。对“现实的个人”的关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价值旨归。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了“真正共同体”的存在基础,并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真正共同体”的根本价值目标。面对现代共同体中个人发展的现实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从重建共同感、修复交互性和重塑主体性入手,以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实现“真正共同体”远大理想奠基,以此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王越子  
现代主流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契约"性质的,并建构交易费用范畴来分析企业内部的契约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中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而被认为是一种法权关系和交易关系。事实上,企业契约背后隐含着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表现为复杂的权力支配关系或层级关系,而不是平等的交易关系。因此,企业是"权力"性质的。深化认识企业的"权力"性质,可以从企业权力分析的历史向度问题以及企业权力的内生性质等方面来拓展。这是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企业权力现象及其权力关系演变的视角或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健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标志性著作。它酝酿于1845年春,成书于1846年5月。当时,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对工人运动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其中"真正的社会主义"和施蒂纳的无政府主义对德国工人运动的危害更为严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①34,于是这部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就应运而生。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初  
前苏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化主要表现在斯大林时期,而斯大林对唯物史观的教条化与苏联早期的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密切的联系,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唯物史观做了简化处理,并固定而形成了教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时家贤  郭玉伟  
马克思恩格斯在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中创立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从整个发展过程看,历史唯物主义经历了三重语境。第一重语境:通过"哲学信仰清算"确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重语境:通过"政治经济学"诠释,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从抽象到具体形态的转换,使历史唯物主义最初概念、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具体化,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生存、发展的规律;第三重语境:通过提出"历史合力论"完成了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洽,使得上层建筑中那些隐含的、不被重视的观念范畴显性化,使国家、市场、社会等观念备受关注,从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体系。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宏政  杜晓雯  
自然伦理包括两个向度,即"抽象人性论向度"和"历史唯物主义向度"。在抽象人性论向度上,自然伦理坚持从人性出发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坚持自然中心主义立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抽象人性论向度,开创了自然伦理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马克思的自然伦理在根本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他通过"摆脱物的依赖"和"历史辩证法"扬弃了抽象人性论,打开了自然伦理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爱龙  
福柯和奈格里的生命政治陷入了绝对权力与抽象主体的两极对立之中。与之相反,历史唯物主义所确立的实践逻辑将生命政治牢固地锚定在生命政治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充分敞开权力生产与主体生产的存在论根据。在实践逻辑的意义上,资本所建构的生命政治生产体系将个体置入个人权利之"解放"与社会治理之"规训"的张力中。一方面,生命政治生产宣告了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破产,使资本对个体的规训达到了"全景敞式"的高度;另一方面,生命政治生产开启了另类解放模式,致力于将最原始的生命存在——身体建构为最崇高的生命形式,将一向作为政治之否定环节的自然生命扬弃为政治的肯定环节。因此,生命政治生产"自由奇点"的降临依赖于新型共同体的建构。以劳动为中介,个人权利与社会治理才能实现历史的和具体的统一,身体才能实现存在论的翻转,从被奴役的"赤裸生命"翻转为表征自由个性的"类存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书刚  
先进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建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党的先进性做了新的概括 ,全面具体地规定了党的先进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精神条件和灵魂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最高标准和宗旨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洪卫  雷博华  
詹姆斯·奥康纳对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有其独到的认识和创新之处,他认为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劳动”这一概念,不仅是实现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联姻的关键,也是其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通过“社会劳动”,奥康纳肯定了历史唯物主义中内含的生态学基因,也在继承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基础上以外在完善和补充的方式将文化和自然因素引入到历史唯物主义中,构建起“社会劳动、自然和文化”的三位一体理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对我们思考全球化时代下经济、生态问题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洪卫  雷博华  
詹姆斯·奥康纳对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有其独到的认识和创新之处,他认为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劳动”这一概念,不仅是实现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联姻的关键,也是其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通过“社会劳动”,奥康纳肯定了历史唯物主义中内含的生态学基因,也在继承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基础上以外在完善和补充的方式将文化和自然因素引入到历史唯物主义中,构建起“社会劳动、自然和文化”的三位一体理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对我们思考全球化时代下经济、生态问题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