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6)
2023(11085)
2022(8906)
2021(7906)
2020(6437)
2019(14360)
2018(14018)
2017(27168)
2016(14408)
2015(16041)
2014(16024)
2013(16176)
2012(14929)
2011(13291)
2010(13758)
2009(12947)
2008(13220)
2007(12156)
2006(10998)
2005(10485)
作者
(41656)
(34831)
(34708)
(32414)
(22293)
(16554)
(15616)
(13380)
(13204)
(12537)
(11837)
(11467)
(11361)
(11101)
(10779)
(10418)
(10308)
(10067)
(10013)
(9884)
(8687)
(8655)
(8453)
(8076)
(7981)
(7880)
(7762)
(7668)
(6985)
(6886)
学科
(79700)
(75883)
经济(75801)
(74090)
企业(74090)
管理(62660)
业经(29511)
方法(25811)
(25799)
(24783)
中国(20727)
地方(19467)
(18666)
财务(18649)
财务管理(18632)
农业(18484)
技术(17904)
数学(17822)
数学方法(17743)
企业财务(17615)
(15331)
(14869)
(14036)
(13892)
理论(12496)
(12314)
贸易(12300)
(12273)
企业经济(12101)
(11968)
机构
学院(217323)
大学(207466)
(97344)
经济(95644)
管理(90140)
理学(76210)
理学院(75494)
管理学(74820)
管理学院(74395)
研究(69235)
中国(56637)
(46277)
(44202)
科学(38317)
(35520)
财经(35432)
(34780)
(34364)
(31937)
中心(31559)
研究所(30230)
经济学(28434)
(28428)
北京(28159)
业大(27910)
农业(26706)
商学(26605)
商学院(26371)
经济学院(25623)
财经大学(25584)
基金
项目(132046)
科学(107029)
研究(101961)
基金(95843)
(80781)
国家(79909)
科学基金(71508)
社会(67458)
社会科(64088)
社会科学(64072)
(54739)
基金项目(50429)
教育(45143)
自然(43606)
(42995)
自然科(42647)
自然科学(42640)
自然科学基金(41964)
编号(41186)
资助(37884)
(34556)
(33455)
成果(31949)
(31659)
重点(29122)
发展(28917)
课题(28714)
(28614)
创新(28531)
(28406)
期刊
(122013)
经济(122013)
研究(67417)
中国(47529)
管理(41577)
(40045)
(34272)
科学(26856)
学报(24067)
业经(23980)
农业(23714)
(23146)
金融(23146)
技术(22293)
教育(21049)
大学(19762)
学学(18843)
经济研究(18689)
财经(18132)
(15772)
问题(15329)
(15068)
技术经济(14203)
商业(12921)
现代(12119)
(12036)
世界(11829)
财会(11759)
经济管理(11688)
会计(10391)
共检索到346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关健  尹静怡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讨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与营销投入的机制差异,以及媒体关注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随着实际绩效和期望目标间负向差距的扩大,企业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大幅度显著增长,且营销投入增长幅度更大;②来自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对两者的影响大于历史负向绩效期望差距的影响,且行业压力和资本市场压力对研发投入、营销投入的影响显著不同;③当绩效不佳企业受到的媒体关注度更高时,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蒋楠  郑晨  
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的创新指数排名已由第17位跃至第14位,但是从构成创新指数的指标来看,政府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密  
以"营改增"为代表的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通过调整税基优化企业支出结构、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从微观数据分析出发,对比"营改增"前后企业生产函数中税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利用2009—2016年wind数据库上市企业年报数据以及CSMAR上市企业系列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评估"营改增"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政策效应。研究显示:"营改增"显著激励了企业研发投入,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的政策效应更加明显。政策效应因企业异质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特大城市的民营企业的政策效应更强,完善企业研发费用抵扣制度是"营改增"政策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莉  程田源  
鉴于已有相关研究中缺乏基于同群效应作用的“认知—比较—行动”管理逻辑视角,基于2009—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绩效期望差距的中介效应视角切入,构建“同群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绩效期望差距—焦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理论模型,分析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绩效期望顺差和绩效期望逆差都在同群效应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绩效期望逆差(或顺差)越大,实际绩效低于(或高于)行业期望绩效越多,越有可能开展(或中止)绿色创新;市场不确定性与环境规制均正向调节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中燕  周泽将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乃至推动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自主研发投入。基于此,笔者以2008—2015年间的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研发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检验了高技术行业和高管政治关联对研发投入与国际化经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投入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与非高技术企业相比,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更强;高管政治关联削弱了研发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笔者认为:为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应当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兼顾高技术行业与非高技术行业的平衡发展,但要注意控制高管政治关联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蕙馨   于梦晓  
本文以2010—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前景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探究绩效期望差距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行业竞争程度和高管风险偏好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顺差对产品导向型服务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负向影响;高管风险偏好强化了绩效期望顺差对产品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正向影响,削弱了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绩效期望落差与服务化行为的关系受产权性质异质性的影响;并且,产权性质不同,行业竞争程度、高管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企业选择服务化转型的时机以及厘清服务化行为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丽娜  贺小刚  贾植涵  
经营困境是大多数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但在"穷困"状态下,企业是否会增加研发投入,目前,学者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以财务困境、期望落差、组织下滑三种情况衡量企业穷困状态,基于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穷困"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穷困"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2)环境不确定性在"穷困"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起到部分正向调节作用,即环境不确定性加强了财务困境和期望落差状态下企业研发的动力,但在组织下滑时该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羽  邝国良  
针对FDI进入以及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对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行为会有怎样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技术水平内资企业的研发策略,认为外资进入后将促进技术领先的本土企业提高创新投入,但却阻碍落后企业的创新投入。文中以通过DEA模型测算的内外资技术差距、以及技术差距与外资比重和勒纳指数的连乘项作为主要自变量,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检验了技术差距对本土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预期假说,并且技术差距越大,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作用越强,而市场势力的正向作用会有所降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樟生  徐承浩  赵馨子  叶二子  
面对实际绩效与期望水平之间的落差,企业如何反应备受关注。本文从绩效反馈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利用2010~2021年上市制造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探讨不同期望绩效落差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对外合作和机构关注两种信息不对称情境下的权变作用,研究发现:(1)不同期望绩效落差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历史期望绩效落差带来负向影响,行业期望绩效落差带来正向影响;(2)对外合作程度强化了历史期望绩效落差对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3)机构关注度强化了行业期望绩效落差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引导企业管理者有效利用内外部信息规划创新投入具有一定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日新  江伟钦  
政府在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广东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政府视企业自身研发强度为资助参考,对企业当期的研发资助具有明显的诱导效应;较高的区域基础研究投入、应用研究投入,能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还未对广东工业总产值增长起较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晨  杨蕙馨  
绩效期望落差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会如何选择模仿学习对象以降低创新风险?基于上述两个问题,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结合企业行为理论和同群效应理论,探索企业绩效期望落差与技术创新间的关系以及所选择的模仿学习对象的创新行为对上述关系的调节影响。回归结果发现:相较于绩效期望顺差,企业在绩效期望落差下更有动机从事技术创新;同行公司、董事连锁公司的创新行为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强化了绩效期望落差与技术创新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地理区位、领导企业特征、产权性质影响了其对模仿学习对象的选择;企业在绩效期望落差下对同行公司、董事连锁公司创新行为的模仿学习提高了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时机以及模仿学习对象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政府制定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芳芳  李海舰  
基于高管行为整合理论,本文分析高管团队重组与高管薪酬差距的关系及其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效应,并基于CEO变更状况对以上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重组与高管薪酬差距呈负相关,且高管团队重组会削弱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支持作用。这充分印证了当高管团队处于重组情境时,为了抑制该情境所引发的晋升斗争行为,企业会倾向于缩小高管薪酬差距以促进高管团队加速行为整合、顺利开展研发合作。此外,相对于CEO未发生变更,CEO发生变更时高管团队重组负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健忠  
董事长和CEO关系对企业研发投入至关重要,鲜有文献对此进行详细探究。本文以代际年龄差距作为研究董事长-CEO关系的突破口,深入研究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董事长-CEO之间存在代际年龄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代际年龄差距可以降低CEO离职的业绩敏感性,进而激励CEO进行研发活动;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与董事长-CEO代际年龄差距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但是,以上结论不适用于国有企业。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回
[期刊] 预测  [作者] 康华  程成  朱文璟  
如何激励风险厌恶型的高管开展高风险的研发活动一直都是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基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背景,以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企业高管之间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经营风险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整体而言,CEO级与VP级高管(副总经理级)的薪酬差距与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第二,经营风险会显著调节CEO级与VP级高管的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第三,经营风险对CEO级与VP级高管的薪酬差距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显著不同;第四,基于国企子样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经营风险对CEO级与VP级高管的薪酬差距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央企、省属国企和市县国企中显著不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春城  吕慧  
本文利用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门槛模型检验财政补贴和研发投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激励效应是显著的,但存在明显的双重门槛效应,当财政补贴强度在0~0.0211时,财政补贴对研发投入的贡献度最高,此时补贴强度每提高1%,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边际效应会增加0.628;从企业规模视角来看,当企业规模介于0~20.5358时,财政补贴效果最优,此时财政补贴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边际效应为0.51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