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8)
2023(4078)
2022(3487)
2021(3217)
2020(2645)
2019(5610)
2018(5665)
2017(10747)
2016(5666)
2015(6133)
2014(5613)
2013(5203)
2012(4315)
2011(3882)
2010(3952)
2009(3888)
2008(3530)
2007(3209)
2006(2677)
2005(2462)
作者
(14209)
(11775)
(11490)
(10917)
(7300)
(5555)
(5247)
(4364)
(4336)
(4091)
(3831)
(3831)
(3593)
(3532)
(3501)
(3479)
(3449)
(3444)
(3395)
(3245)
(2840)
(2760)
(2724)
(2682)
(2618)
(2596)
(2559)
(2507)
(2309)
(2298)
学科
(17772)
经济(17754)
管理(14188)
(13116)
(10965)
企业(10965)
方法(6709)
(5886)
中国(5543)
数学(5403)
数学方法(5317)
(5236)
贸易(5234)
(5088)
(4875)
业经(4734)
(4699)
(4662)
银行(4658)
(4433)
(4130)
金融(4129)
理论(3762)
农业(3750)
地方(3435)
(3176)
财务(3164)
财务管理(3157)
(3111)
(3071)
机构
学院(70230)
大学(66850)
(27730)
经济(27118)
管理(25495)
研究(23338)
理学(21582)
理学院(21372)
管理学(20931)
管理学院(20804)
中国(19924)
(13698)
科学(13359)
(13082)
中心(11674)
(11574)
(10800)
(10618)
研究所(10281)
财经(10163)
业大(9273)
(9139)
(9128)
师范(9054)
(9027)
(8608)
北京(8453)
农业(8439)
技术(8298)
经济学(8140)
基金
项目(45564)
科学(35790)
研究(35444)
基金(32064)
(27496)
国家(27278)
科学基金(23516)
社会(21967)
社会科(20804)
社会科学(20800)
(18709)
教育(16651)
基金项目(16423)
编号(15787)
(15287)
自然(14534)
自然科(14211)
自然科学(14208)
自然科学基金(13935)
资助(13042)
成果(12543)
课题(10717)
重点(10390)
(10350)
(10096)
(9855)
项目编号(9783)
(9500)
创新(9369)
(9228)
期刊
(32977)
经济(32977)
研究(21516)
中国(13532)
(10852)
金融(10852)
(10780)
(10141)
管理(9846)
教育(9210)
学报(9057)
科学(8520)
农业(7189)
大学(6880)
业经(6822)
学学(6453)
经济研究(6202)
技术(5770)
财经(4582)
(4334)
国际(4195)
商业(4037)
(3962)
问题(3609)
(3548)
理论(3538)
职业(3420)
图书(3285)
实践(3248)
(3248)
共检索到108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刚   朱庆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书琪  
文章对当前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和分析。首先,揭示了负利率对居民收入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其次,从国际和国内双重经济环境出发,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央行维持负利率的原因;最后,从利用二次分配手段、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掌控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在不加息条件下解决负利率问题的三种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峰  何晓贝  
负利率政策自从在欧元区和日本实施以来一直备受争议。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存款作为银行体系资金来源的特性,存款利率难以突破零下限,因此负利率环境将导致银行净息差收入减少,对银行盈利和信贷供给带来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中银行并不依赖存款发放贷款,因此负的存款利率不会损害银行业的存款和信贷供给。本文基于信用货币理论和贷款创造存款机制(LCD)建立了一个微观基础的DSGE模型,对存款利率零下限在负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进行量化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存款利率零下限严重阻碍了负利率的传导,这可能是欧洲和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恒宇  吴俊  张宗益  
针对理论和实务界所担忧的利率市场化所激化的存款竞争风险问题,本文基于一个两期空间竞争模型,将为传统理论所忽略,但对我国银行业吸储行为有深刻影响的银行间市场批发资金融资引入经典存款竞争框架,通过对银行融资组合行为的数理建模,明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的作用机理,并据此导出了维护系统安全的制度建设建议。研究发现:当无银行间市场约束时,存款竞争在整体上会导致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增加;而在该约束条件下,竞争通过降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高存款市场份额银行的风险,使银行体系呈现出更强的稳定性。这启示监管当局建立及巩固银行间市场约束机制可作为未来利率市场化环境中实现银行长期稳定的一个有效路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维俊  
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对利率手段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看,还远不适应。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需要加以重点研究解决哪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当前应当突出考虑的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如何建立商业银行的问题,二是如何实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把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看,就有一个关于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如何确定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的改革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明兴  付红艳  
1993年7月1日,德国联邦银行将其贴现率降低半个百分点达到6.74%,抵押贷款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而达8.25%。29日抵押贷款利率又降至7.75%。这是继去年9月15日和今年2月4日、3月18日以来,德意志联邦银行又一次下调利率。无疑其目的在于刺激陷入低谷的德国经济和进一步巩固欧洲汇率机制。然而这一努力却在突如其来的一场货币投机中几乎断送掉了欧洲汇率机制。目前,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何去何从近期内的核心焦点就集中在德国利率走势的问题上。本文即对此做一简要经济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芃兴  韩凯  
国际金融危机后,日本和欧元区相继施行负利率政策,欧洲中央银行于2014年6月11日将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1%,日本中央银行从2016年2月16日起将政策目标利率下调至-0.1%,其目的是为对抗通缩。2019年,低利率或负利率再次引发关注,日本中央银行将政策目标利率持续维持在-0.1%,欧洲中央银行已将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5%,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超常规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下,全球大约有16万亿美元的国债转向负利率。负利率的存在进一步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雄  
利率市场化只是影响利率的一个因素,利率最终的走势还是要取决于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了解存贷款利率的变动过程对研究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利率分析模型,研究了在受到管制和完全放开两种情形下的存贷款利率均衡。结果表明:我国资金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利率弹性都比较小,存款利率放开将导致存款利率迅速上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市场分割状况将改善,私人部门贷款利率将趋于下降,公共部门贷款利率将趋于上升。未来应积极关注存贷款利率走向变动带来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传奇  洪正  
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启时期正是银行经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银行经营结构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7年中国105家银行数据,本文验证了银行经营结构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类非利息收入影响存款利率的方向不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低了存款利率,而其他经营收入提高了存款利率。(2)存款负债占比越高,存款利率越高,且这一作用在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更明显。(3)非利息收入和存款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存款负债减弱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其他经营收入、存款负债增强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4)影子银行规模越大、存款利率越高,但这一作用随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扩大而减弱。随着利率"双轨制"的逐步取消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银行需尽快完善存款定价机制,防范利率风险。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李海斌  李庆泊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之后,人民币存款定价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解决好存款定价面临的新问题及新挑战是当前各家银行亟须关注的问题。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李海斌  李庆泊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之后,人民币存款定价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解决好存款定价面临的新问题及新挑战是当前各家银行亟须关注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我国银行的存款实际利率水平已连续10个月为负值,今年7、8、9三个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都超过了5%。目前,我国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约为-4%,五年期贷款实际利率约为-0.1%,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实际利率均为负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卫丽娟  
利率风险是市场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市场风险的总量和结构。目前我国基准利率市场化还尚未开始,影响利率的市场因素仍不明朗,利率风险将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业最主要的市场风险。对商业银行表内业务的缺口管理和表外业务的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可以使商业银行有效规避和降低利率风险,在此前提下,获取最大收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颖  
本文研究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以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为例,基于敏感性压力测试的方法,测试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遭遇潜在利率风险时,其风险抵抗及应对能力。研究表明,压力测试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测量极端潜在风险的方法,对于利率风险的规避具有定量分析的意义。目前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处于短期内为利率敏感性负缺口,此类情形在利率升高时将面临利润下降的风险。商业银行应考虑加快业务创新,全面加大发展中间业务,增加非利差收入,抵消因利率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收益减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丹  
利率市场化是渐进性的过程,而我国商业银行处于一个复杂的生存环境之中,既面临着阶段性风险也面临着恒久性风险。本文结合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阶段性利率风险和恒久性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二者在我国已经存在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