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8)
- 2023(12607)
- 2022(11232)
- 2021(10853)
- 2020(9029)
- 2019(21120)
- 2018(21253)
- 2017(42425)
- 2016(23293)
- 2015(26281)
- 2014(26604)
- 2013(26260)
- 2012(24481)
- 2011(22382)
- 2010(22601)
- 2009(20962)
- 2008(20613)
- 2007(18179)
- 2006(16299)
- 2005(14591)
- 学科
- 济(89435)
- 经济(89322)
- 管理(65306)
- 业(61904)
- 企(50246)
- 企业(50246)
- 方法(41464)
- 数学(36143)
- 数学方法(35687)
- 农(25643)
- 中国(25296)
- 财(23357)
- 学(19700)
- 业经(19419)
- 制(18770)
- 贸(18629)
- 贸易(18621)
- 易(18149)
- 地方(17335)
- 银(16704)
- 银行(16662)
- 农业(16641)
- 行(15941)
- 理论(15328)
- 融(15037)
- 金融(15035)
- 和(14541)
- 策(14411)
- 务(13987)
- 财务(13918)
- 机构
- 大学(336284)
- 学院(333890)
- 济(133396)
- 管理(131964)
- 经济(130293)
- 理学(113468)
- 研究(113293)
- 理学院(112205)
- 管理学(110317)
- 管理学院(109718)
- 中国(86627)
- 京(72106)
- 科学(69121)
- 财(64577)
- 所(57634)
- 研究所(52210)
- 农(51909)
- 财经(51112)
- 中心(50571)
- 江(48787)
- 业大(47802)
- 北京(46369)
- 经(46314)
- 范(45322)
- 师范(44973)
- 院(40756)
- 农业(40747)
- 州(39952)
- 经济学(39382)
- 财经大学(37886)
- 基金
- 项目(219396)
- 科学(171654)
- 研究(163542)
- 基金(158004)
- 家(136540)
- 国家(135383)
- 科学基金(115252)
- 社会(100361)
- 社会科(94955)
- 社会科学(94931)
- 省(84376)
- 基金项目(83737)
- 教育(75282)
- 自然(74868)
- 自然科(73034)
- 自然科学(73013)
- 划(72038)
- 自然科学基金(71697)
- 编号(68461)
- 资助(66273)
- 成果(57691)
- 部(49302)
- 重点(48691)
- 课题(47080)
- 发(46632)
- 创(44998)
- 项目编号(42143)
- 教育部(42136)
- 创新(41912)
- 科研(41649)
- 期刊
- 济(147993)
- 经济(147993)
- 研究(103994)
- 中国(59960)
- 学报(49934)
- 管理(47997)
- 农(47511)
- 科学(46702)
- 财(46076)
- 教育(38756)
- 大学(37724)
- 融(35622)
- 金融(35622)
- 学学(35221)
- 农业(33174)
- 技术(27723)
- 财经(24259)
- 业经(24244)
- 经济研究(23475)
- 经(20550)
- 问题(19749)
- 图书(18354)
- 理论(17937)
- 贸(16589)
- 实践(16470)
- 践(16470)
- 业(16247)
- 技术经济(15845)
- 现代(15676)
- 科技(15261)
共检索到495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永刚
汇率在经济运行中作用的凸显,推动了学术界对货币状况指数(MCIs)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功能研究、缺陷研究、应用研究为线索,对MCIs的研究脉络作了系统分析,并试图通过分析,对MCIs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货币状况指数 货币政策 货币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晶晶 何德旭 宋贺
本文分析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负利率货币政策,探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从理论机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存在受限的操作空间;从实施效果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效果并不明确;从现实条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更多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中国目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具备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但应增强对负利率货币政策的客观认识。
关键词:
负利率货币政策 零利率下限 货币政策空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郭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衰退,在用尽传统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引导市场预期、扩张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与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等非传统货币政策。从理论来看,通过信号渠道与资产组合平衡渠道,非传统货币政策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刺激经济复苏;从实证来看,实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护主要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产出与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仍在8%以上,这表明,仅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教授的货币政策思想--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系统的总结。一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二是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三是美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选择。最后本文对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进行简要的总结并从中引申出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的启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 本.伯南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波 朱恩涛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规程中作用不可替代,利率政策效果一直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高度关注。本文在货币政策操作规程的框架下,国外文献研究主要从货币内生有效论和货币外生弱有效论,国内研究则从有效论、无效伦和局限论等角度来归纳利率政策效果,并总结了规范性和实证性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基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率政策效果未来研究若干主题。
关键词:
利率政策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新凯恩斯主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闵远光
利率平滑是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也正逐渐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利率平滑操作是宏观经济均衡价格发现机制,可以平滑经济波动,降低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稳定金融市场,减小经济调整成本,减少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增强货币政策可预测性。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和改善利率平滑操作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惺惟 谷牧青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基础货币因不再适合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角色,而应逐渐被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所取代。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市场性、基础性、传导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角度验证了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利率走廊"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控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利率走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宫芳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手,主要探讨美联储审慎的货币政策在美国“新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美联储在1998-1999年以利率为主线、以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并具体剖析了其主要特点,最后对我国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就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利率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赵昕 战德坤
本文利用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的理论模型及其修正的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过去16年中的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cCallum规则及其修正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性,而通过控制修正模型的相对变化率的波动区间,可以实现对货币政策适宜程度的有效控制和平稳运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薇 Sampawende J.-A.Tapsoba 李丽丽
中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市场化,这对货币政策的环境产生了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份报告研究了金融业改革渐进过程中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通常会导致货币需求函数的结构性转变,如金融创新和自由化改变了货币供给对实际收入和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报告对中国的研究发现,2002-2008年期间货币需求、收入和利率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在2008年之后消失了,这期间也是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和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时期。报告认为,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的有效性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下降了,凸显了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价格型调控)的重要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志刚 史焕平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针对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的联合运行而具有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首次建立双阈值变量的麦克勒姆规则,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对增长和通胀的反应随着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联合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转换,转换时机发生在经济增长率为8.8%和通胀率为3.17%处。(2)基于8.8%的通胀率和3.17%的增长率的基准,样本期内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划分为3种机制。央行在经济萧条机制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并以经济增长和通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在经济过热机制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并以高通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央行偏好高增长、低通胀机制,该机制中货币政策对增长和通胀的反...
关键词:
麦克勒姆规则 机制转换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秉坤 郭辉铭
1992年以来,我国央行多次调整货币政策基调,实施了稳健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为揭示这些货币政策基调的实质性内涵,尤其是刻画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转向的内在规律,本文使用多区制门限模型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反应关系,考察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对通胀变化依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简单线性或三区制门限回归模型,双区制门限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我国货币政策的真实动态过程,即当通胀率高于1.4%时,中央银行实施相对从紧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胀或管理通胀预期;而当通胀率低于1.4%时,中央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来分析当期型、前瞻型和后顾型三种利率规则的福利效应。福利的测度为代表性家庭的终身效用,计算出了不同利率规则下的福利成本,其主要发现有: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小;名义利率对产出变化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大;利率平滑在三种利率规则下对福利成本分别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些结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