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3)
2023(5858)
2022(4956)
2021(4578)
2020(3861)
2019(8451)
2018(8457)
2017(16262)
2016(8905)
2015(9915)
2014(9899)
2013(9777)
2012(9021)
2011(8167)
2010(8297)
2009(7968)
2008(8405)
2007(7555)
2006(6853)
2005(6548)
作者
(25269)
(21175)
(20934)
(20223)
(13664)
(10205)
(9584)
(8012)
(7948)
(7666)
(7275)
(7250)
(6921)
(6913)
(6913)
(6477)
(6325)
(6204)
(6120)
(6045)
(5350)
(5078)
(5076)
(4837)
(4787)
(4743)
(4692)
(4653)
(4273)
(4079)
学科
管理(38223)
(34022)
经济(33942)
(31526)
(29186)
企业(29186)
(16709)
方法(14142)
(13580)
数学(12282)
数学方法(12196)
(11933)
财务(11911)
财务管理(11886)
企业财务(11502)
(9460)
体制(8338)
中国(8233)
业经(8164)
(7476)
(7022)
银行(7016)
(6802)
金融(6800)
(6562)
环境(6517)
(6232)
(5843)
资源(5743)
人事(5699)
机构
大学(131310)
学院(129890)
(54890)
经济(53721)
管理(51039)
理学(43169)
理学院(42766)
研究(42391)
管理学(42238)
管理学院(41975)
中国(35175)
(32787)
(27362)
财经(24667)
科学(23260)
(22350)
(21243)
(20101)
中心(19515)
研究所(18514)
财经大学(18477)
北京(17481)
经济学(17360)
(16974)
(15913)
经济学院(15529)
业大(15476)
(15108)
商学(14798)
商学院(14668)
基金
项目(82063)
科学(65667)
基金(61697)
研究(60873)
(52870)
国家(52473)
科学基金(46007)
社会(40396)
社会科(38414)
社会科学(38403)
基金项目(32300)
(30680)
自然(29251)
自然科(28482)
自然科学(28475)
自然科学基金(28025)
教育(27920)
(25761)
资助(25288)
编号(24235)
(21970)
成果(20685)
(19464)
重点(18380)
国家社会(17220)
(17160)
教育部(17160)
(16669)
人文(16464)
(16417)
期刊
(62605)
经济(62605)
研究(40391)
(29494)
中国(29163)
管理(21090)
学报(18412)
(17122)
金融(17122)
科学(16935)
(15422)
大学(14169)
财经(13568)
学学(13227)
(11442)
教育(10929)
农业(9786)
技术(9696)
经济研究(9393)
业经(8756)
财会(8147)
问题(7952)
会计(7472)
理论(6792)
资源(6432)
实践(5956)
(5956)
现代(5927)
图书(5899)
(5892)
共检索到204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江伟  沈艺峰  
本文考察了控制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负债没有发挥控制作用的情况下,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出于剥削的动机,会利用上市公司下属的子公司进行更多的负债融资,从而控制更多的公司资源,对外部投资者进行更多的剥削;而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审计质量和公司类别都会对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下属的子公司进行更多负债融资的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大股东控制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够对大股东掏空产生影响。笔者以2004—2018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中剔除了金融类等特殊类型企业后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从样本总体、区分借款期限以及企业所有制类型三重维度,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企业的债务融资究竟是抑制了大股东掏空还是便利了大股东掏空。从样本总体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控制企业通过增加借款进而导致了大股东掏空的增加。从区分借款期限实证检验发现:缘于还款期限以及对大股东的约束程度不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呈现不同效应。具体而言,两权分离度越高,企业短期借款越少,大股东掏空相应减少;两权分离度越高,企业长期借款越多,对大股东掏空的限制也越多。从区分企业异质性实证检验发现:由于经营机制以及受监管程度的不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国有企业中短期和长期借款的中介效应都显著,而民营企业中短期和长期借款的中介效应都不显著。本研究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大股东控制下的债务融资对大股东掏空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代理理论以及债务融资理论,能够为规范中国的债务融资市场和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培友  奚俊芳  
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主要研究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分离,本文重点分析了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另一种形式即大股东控制,并具体分析了大股东实现其控制的几种主要形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伟  沈艺峰  
文章从负债代理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在我国对债权人保护较弱的情况下,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资产替代来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资产替代的行为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呈倒“N”型的非线性关系;(2)公司投资机会的增加会对大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产生影响;(3)由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比非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替代行为更为严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卫秋  
近年来,关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成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纵观这些文献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仅仅局限于冲突的双方,即仅仅局限于股权融资的主体,而将企业资金来源的另一重要渠道的债务主体———债权人几乎完全置于一边了。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中通常认为债务融资对企业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即利用债务融资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为此,本文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证明,即在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的条件下,债权人有可能保持沉默,坐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甚至与大股东合谋来共同侵占小股东的利益。笔者通过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合谋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柳建华  魏明海  郑国坚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关联交易形式。本文从"效率促进"和"转移资源"的视角对我国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关联投资进行分析。以2002 ̄2004年的样本数据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关联投资与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关联投资并未增加企业价值,而是成为控股股东转移上市公司资源的一种渠道。进一步,当上市公司前一年发实施了IPO或SEO,EBIT较高时,关联投资与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当上市公司ROE为负或3年平均ROE在6% ̄8%之间时,关联投资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说明控股股东会根据上市公司可供转移的资源多寡,通过关联投资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婉君  
研究了2003~2005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大股东控制背景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资本支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够积极发挥监督治理作用,减少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行为,进而提高公司资本支出水平,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立国  易茂安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对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实践差异的理论解释。在缺乏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外部法律,并且存在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托市"行为的基础上,较低的公司治理绩效和证券市场的表面繁荣可以共存。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方向不在于公司股权的分散化,而在于政府改变对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偏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窦欢  陆正飞  
本文采用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上市公司存放在集团财务公司的关联存款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呈现U型关系,即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减少,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会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进一步考察发现,与关联存款占比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关联存款占现金比重高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显著更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颖  
本文从全球公司治理的演变趋势入手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的论述基础上 ,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的治理效率 ,提出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符合公司治理进化方向的观点 ,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国有股减持的政策背景 ,就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转轨方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龙  林琳  
我国上市最基本的代理问题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就以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为前提,通过考察大股东跨期最优条件下的投资行为与股利行为。发现随着投资者保护的增加或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会减少过度投资同时增加股利的发放。随着公司再融资次数和数量的增加,会刺激公司增加投资。该结论为已有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秀梅  
文章选取2005年1235家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模型实证审计意见与大股东控制力的关系。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大股东控制力正相关,与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ST公司、重亏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本文政策建议为:限制金字塔多层和交叉多重持股;实行国有股缩股和累退投票制度;规定更合理的股东大会决议的最低股权数;审计师应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