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2)
2023(11929)
2022(10551)
2021(9924)
2020(8456)
2019(19300)
2018(19276)
2017(37177)
2016(20356)
2015(22927)
2014(22991)
2013(22668)
2012(20740)
2011(18618)
2010(18495)
2009(17197)
2008(16728)
2007(14567)
2006(12855)
2005(11456)
作者
(59565)
(49194)
(49037)
(46692)
(31528)
(23711)
(22206)
(19332)
(18781)
(17671)
(16880)
(16681)
(15717)
(15608)
(15417)
(15064)
(14789)
(14592)
(14101)
(14077)
(12244)
(12213)
(11771)
(11171)
(11121)
(11067)
(10984)
(10914)
(10019)
(9655)
学科
(76029)
经济(75910)
管理(63142)
(57483)
(49472)
企业(49472)
方法(35281)
数学(30137)
数学方法(29787)
(22831)
(20093)
中国(19416)
(19057)
(18037)
业经(17928)
地方(14426)
(14423)
财务(14355)
财务管理(14323)
企业财务(13587)
理论(13495)
(13144)
贸易(13136)
(13062)
银行(13023)
农业(12996)
(12937)
(12895)
环境(12858)
(12770)
机构
大学(291019)
学院(287503)
管理(114814)
(110419)
经济(107842)
理学(99694)
理学院(98595)
管理学(96877)
管理学院(96359)
研究(95592)
中国(70439)
(62056)
科学(60139)
(53586)
(48105)
(46961)
业大(44332)
研究所(43761)
中心(42821)
财经(42497)
(41996)
北京(39054)
(38556)
(37296)
师范(36911)
农业(36804)
(34964)
(33948)
经济学(32754)
财经大学(31723)
基金
项目(199654)
科学(156059)
研究(145749)
基金(144532)
(126057)
国家(125026)
科学基金(107061)
社会(90541)
社会科(85682)
社会科学(85662)
(77795)
基金项目(77158)
自然(70272)
自然科(68590)
自然科学(68574)
自然科学基金(67315)
教育(66469)
(65637)
资助(59451)
编号(59387)
成果(48952)
重点(44433)
(43967)
(41589)
(41516)
课题(40833)
(39184)
创新(38839)
科研(38395)
教育部(37611)
期刊
(121464)
经济(121464)
研究(85217)
中国(54629)
学报(48351)
科学(43386)
(42905)
管理(42596)
(41458)
大学(36673)
学学(34548)
教育(31940)
农业(29749)
(24443)
金融(24443)
技术(23882)
财经(20744)
业经(19290)
经济研究(18342)
(17520)
问题(15599)
理论(15084)
图书(15026)
科技(14585)
(14519)
(14067)
实践(13942)
(13942)
技术经济(13139)
现代(13014)
共检索到417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守发  许应天  金松柱  
本试验首次用β-环糊精制备了贝尼尔缓释剂,并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病的防治上。首次制备兔抗贝尼尔血清,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贝尼尔在动物体内的消长情况.免疫学检测结果表明,该缓释剂的缓释效果比水剂组约延长1倍;本地牛按3mg·kg~(-1)体重剂量,外地牛按5mg·kg~(-1)体重剂量,进行肌肉注射,预防效果达1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应天  张守发  李太元  
珲春市北郊从四平地区购进的奶牛,在购入后一月左右,牛群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下降,随后出现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极及病源体检查,确诊为瑟氏泰勒虫病.用盐酸咪唑苯脲肌注治疗,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强心、补液、健胃、利尿,消炎等对症治疗,病牛在第4时基本康复.追访时血液涂片检查发现,牛红细胞染虫率下降到1%,同时表明了治愈牛有可能复发,应该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佩雅  才学鹏  段志勤  吕文顺  黄振家  赵开元  陈涓  骆学农  靳家声  律光启  
1995年3~7月,我们在甘肃省环县洪德乡耿塬畔村对14个养羊户438只本地土种绵、山羊进行了控制释放塑囊和缓释药弹防治胃肠道线虫的效果试验.438只绵、山羊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101只控制塑囊组;第二组121只缓释药弹组;第三组107只常规组;第四组109只为对照组不投药.试验前4个组虫卵皆为阳性,实施不同方案处理后,对照组一直处在阳性,而且虫卵数不断升高.常规组用丙硫咪唑片驱虫后,第一个月虫卵转阴,从第二个月开始回升为阳性,说明驱虫后2,3月又发生再感染.缓释药弹组驱虫后二个月内虫卵几乎完全为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育峰  贾连东  李君霞  代小冬  杨晓平  王春义  杨国红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成  于在林  吴燕  
应用AciNPV杀虫剂防治杨尺蠖,在地面或空中使用高容量、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洒,均能引起病毒流行病的发生。应用当年,杨尺蠖的种群密度可降低85%~96%。喷洒剂量地面最适为3.0×1011~6.0×1011PIB/hm2,不能低于2.03×1011PIB/hm2;飞机超低容量为3.75×101PIB/hm2,不能低于1.88×1011PIB/hm2。隔带喷洒可降低飞行作业费63.8%。防治适期以1~2龄幼虫占85%左右为最好。防治3~4龄幼虫应加大用量1倍,但保叶效果极差。喷洒时间在16:00以后为好,可避免阳光对病毒的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冰  徐智文  薛羿  刘英胜  严善春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杀虫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本次试验选用的被害树种为馒头柳,采用树干输液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 g/L。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4.5%、41.9%66.0%和59.1%86.4%。防治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组的树干上无新产卵刻痕,吡虫啉处理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燕  张忠山  
研究表明,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晚出苗1~2天,但出苗整齐,麦苗矮壮;种衣剂拌种可明显推迟小麦白粉病的始发期,并减低其在田间的流行速率和强度,抽穗开花期防效仍在90%以上;对小麦秆黑粉、条锈病、纹枯病和地下害虫也有一定防效;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小麦穗粒数增加7.7~13.9粒,千粒重提高3~7g,每公顷增产达15.3%~44.9%;以种衣剂14号(22%)的效果最好,种衣剂14号(8%)次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文样  罗建勋  张玉德  张其才  窦惠芳  王玉英  
从牛瑟氏泰勒虫病疫区采得带虫血液,用冰瓶带回实验室后,立即静脉接种给除脾小黄牛.在感染当日肌内注射地塞注松磷酸钠注射液剂量每天10mg,隔日一次,一直到血液中发现虫体为止.当红细胞染虫率达到22%时,进行虫体超微结构观察.方法是:耳尖取血0.5mL 固定于5mL2.5%戌二醛溶液中,再用1%锇酸固定2h,乙醇逐级脱水,EPONg_(12)环氧树脂聚合包埋,制成超微簿切片,最后用 H-6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片.电镜观察显示:虫体表膜由嗜饿性的外膜和内膜组成,突起的细胞核位于虫体后部.在虫体细胞质内可观察到棒状体,和发育很好的内质网,及游离的核糖体.线粒体被2层膜所包围在裂殖子的细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孟楼  李有忠  雷琼  杨忠岐  
采用木块法饲养花绒寄甲成虫,然后将其所产的卵块保存在5℃恒温条件下,以确定低温保存后花绒寄甲卵的生活力、初孵幼虫的行为学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并比较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与树干打孔注药(氧化乐果)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保存49天与花绒寄甲新产卵的孵化率没有差异,花绒寄甲1龄幼虫在室内可存活1~8天、平均2.26天,爬行速度为6.5~100cm.h-1,平均25.23cm.h-1,室内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其初孵幼虫均能找到光肩星天牛幼虫并进行寄生;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按照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释放15~25粒花绒寄甲卵时其寄生率可达90%;树干打孔注药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揣红运  石延霞  柴阿丽  杨杰  谢学文  李宝聚  
【目的】获得对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乙霉威和腐霉利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微粉剂并确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霉威与腐霉利不同配比混合物对多主棒孢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其协同作用,明确最佳增效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载体、助剂及最优配比,确定其最佳配方后,利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加工成微粉剂,测定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乙霉威与腐霉利以质量比1﹕1、1﹕4进行混配时,对多主棒孢菌株HG09112606、FQ07091401、HG11011509均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19、2.53、1.68;1.99、1.77、1.98,其中1﹕1的混配组合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以质量分数为10%的乙霉威·腐霉利为有效成分,3%的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为分散剂,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为表面活性剂,1%的聚氧乙烯烷基醚为稳定剂,15%的白炭黑和补足至100%的硅藻土为载体而研制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为6.18μm,分散指数95.18%,浮游性指数86.26,含水率1.24%,坡度角67°,热贮分解率4.12%,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在盆栽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药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9.82%,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推荐用量时喷雾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试验中,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用量为100 g a.i./hm~2时喷粉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在用量为300 g a.i./hm~2、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在用量为90 g a.i./hm~2时的喷雾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霉威和腐霉利混配使用对多主棒孢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粒径小,分散指数、浮游性指数高,贮存稳定,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鹏  王文桥  黄啟良  孟润杰  赵建江  马志强  韩秀英  张小风  
【目的】筛选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并确定其在田间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叶盘法测定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不同配比混合物对致病疫霉的毒力并根据Wadley公式计算增效系数,选择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采用流点法、黏度曲线法确定润湿分散剂,通过"湿法"研磨工艺加工不同助剂含量的样品,调节样品的流变学特性,逐步优化配方;确定最终配方后,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加工悬浮剂样品,测定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氟吡菌胺和吡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春萍  李琪  程晋伟  陈洁  宗浩  
为了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固-液连续萃取法提取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的活性物质,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得率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浸膏中楝素的含量为17 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的测定,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7.6%和61.9%。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许真  杨晓沛  苑鑫  陈书霞  
[目的]研究施用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为利用生防菌剂防治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感病的华北生态型黄瓜9930为试验材料,将其播种于未接种放线菌剂的基质,及按1.5 g/L分别混合有密旋链霉菌(Act12)、微白黄链霉菌(T4)、娄彻氏链霉菌(D74)的基质,分别用Mi、Act12+Mi、T4+Mi、D74+Mi表示,待黄瓜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接种1 500 mL~(-1)南方根结线虫卵悬浮液2 mL。为了观察预先接种放线菌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在幼苗接种根结线虫后30 d和58 d统计黄瓜的根结数和根结指数,测定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在幼苗接种后30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结内的巨细胞。采用综合隶属函数值评价3种放线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能力和黄瓜的促生能力。[结果]1)与仅接种线虫的处理Mi相比,Act12+Mi、T4+Mi、D74+Mi处理的黄瓜幼苗根结数分别显著降低了44.56%,39.26%和41.38%,T4+Mi、D74+Mi处理的根结指数也显著降低;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根结数和根结指数也显著低于Mi处理。石蜡切片结果表明,与Mi相比,3种放线菌剂显著抑制黄瓜幼苗根系巨细胞体积扩大,抑制效果依次为T4、D74、Act12。2)与不接种放线菌也不接种根结线虫的对照(CK)相比,接种T4和D74后,黄瓜幼苗地上和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须根数也显著增多;接种Act12的黄瓜幼苗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与Mi处理相比,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地上、地下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升高,Act12+Mi和D74+Mi处理成株期的黄瓜地下鲜质量也明显增大。综上可知,接种T4对黄瓜生长具有较好的促生作用。3)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4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大,其次是D74,Act12的最小。[结论]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生长均具有促生作用,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害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微白黄链霉菌(T4)的促生和防治效果较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富超  朱小兵  龚宁  王涛  
为有效防治茶尺蛾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和褐边绿刺蛾Latoia consocia对上海市崇明县林木的危害,通过喷雾法和浸叶法对这几种害虫进行多种生物和化学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没有化学农药迅速,但随时间推移,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生长调节剂250g·kg-1灭幼脲3号是防治茶尺蛾和樟巢螟的理想药剂;生物制剂10g·kg-1阿维菌素、200g·kg-1除虫脲悬浮剂分别对杨小舟蛾和褐边绿刺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通过试验,筛选出250g·kg-1灭幼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建国  
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使用方便、药效久、效果好、经济易找等特点,深受养鱼户喜爱,但实践中往往方法不当而影响鱼病防治效果。现就几种常见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煎熬法此法多用于治疗鱼病,其方法是取一定量的中草药放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